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课文所写的主要情节,《腊八粥》一文(第八册)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写作者的母亲为纪念外祖母,每年煮腊八粥;第二段,写作者为纪念母亲每年煮腊八粥;第三段,写作者的几个孩子为纪念周总理,也要每年煮腊八粥。其中,第三段(由“今年‘腊  相似文献   

2.
春节,也叫过大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儿时的过大年是十分有趣的。每年腊月初八,就算揭开了春节的序幕。这一天,家里要用纯正的米醋,上好的紫皮蒜泡上一坛腊八蒜,还要煮上一锅腊八粥。腊八粥很讲究,五谷杂粮样样俱全,煮熟之后上面还要放上果脯、红糖或白糖,十分好吃。母亲说,粥里东西品种越多,来年的日子越富有。腊八之后,春节的气氛便日渐浓厚。大小店铺  相似文献   

3.
《腊八粥》一文中孩子们说煮腊八粥是为了纪念周总理,这点触及了作者的心思,文章最后写道:“我没有说什么,含着泪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这是文章感情的高潮。这一“无声”的结尾,胜过许多有声的语言,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可有位教师教到这里问学生:如果作者“说”,会说什么?课堂出现了冷场。有两个学生勉强说:“你们纪念周总理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1.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相似文献   

5.
乡下的母亲     
母亲住在乡下,而我,因为当兵而留在城里。母亲每年都千里迢迢从乡下来,以前是想儿子,现在主要是想孙子。 每次来,母亲都是大包小包地拎着,里面不是核桃,就是大枣,再就是孩子的衣服。有一次竟带来一袋煮鸡……  相似文献   

6.
1.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辨析: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等。果树既然属于农作物,果子就属于农产品了。干果是果实的一大类,那么,干果就一定属于农  相似文献   

7.
母亲去世后,我跟着奶奶生活。每次奶奶轻轻摸着我的头时,我就知道她又想起我的母亲了。上学以来,学校每年给我减免课本费,甚至学费。只要有优惠政策都有我的份。奶奶说这是社会对我的关心。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语言平易浅白,简练流畅,人物对话很有个性,极具生活气息。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那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的"煮腊八粥"、"吃腊八粥"画面,犹如两幅工笔国画,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欣赏。你看:那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把下至初学喊爸爸的孩子,上至白胡子的老人,都深深地吸引住了。无怪乎,八岁的八儿,在煮腊八粥的这天,"喜得快要疯了"。你看他,  相似文献   

9.
苦瓜     
<正>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因为它里面的瓤和籽格  相似文献   

10.
先把水烧开     
读中学时,有一次母亲出差,我只好自己下厨解决吃饭问题。可每次煮面条,我都把面条给煮糊了,面条与面条粘结在一起,而面汤就像浓浓的浆糊,吃那面条就像是在吃面糊团。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父亲 1米 75 ,我的母亲 1米 6 8。父亲和母亲谈恋爱时 ,父亲剃着平头 ,母亲留着长发。认识父亲的人说 :“那是谁家的闺女 ,真漂亮 !这傻小子还真有眼光。”认识母亲的人见了说 :“小伙子真是体面 ,这姑娘福气好啊”。秋收的季节 ,母亲没带上什么嫁了过来。父亲和母亲从此生活在一起。父亲很勤劳 ,母亲很贤慧。父亲干完农活就到水田里去捉些鱼虾 ,用荷叶包着拿回家 ,煮了给母亲补身体。母亲怀了我 ,就在家里煮煮饭 ,给公公婆婆端点水。那个小阳春 ,我从娘胎里出来了 ,从此 ,家里多了个我。母亲把我托给了公公婆婆。母亲剪了长发 ,和父亲…  相似文献   

12.
<正>母亲并不是那种贤妻良母型的女人。打我记事起,家中的一日三餐外加夜宵和下午茶都是父亲的事。可是,自从父亲换了工作后,就没有时间给我们做饭了。没办法,我那只会煮方便面的母亲,为了她亲爱的女儿只好学着煮米粥了。在烧焦了几次米饭、烫了几个水泡后,母亲的米粥也煮得不赖了,而且对做粥表现出极大的兴  相似文献   

13.
娘的腊八粥     
这几天,气温降得很厉害,走在街上,冷风吹得人直打颤。一到冬天,就很容易让我想起腊八粥,想起娘做的腊八粥。娘是北京人,当年跟爹不远几百里来到爹的家乡天津蓟县,虽说蓟县的一方水土改变了娘的京腔京韵,可是娘的很多生活习惯却从老北京那儿一路延伸,煮腊八粥就是其中的一个传统。当地人对腊八粥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娘却总是记得腊八那天要吃腊八粥。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鸡鸭”,可见,那时正是冬季里最冷的时节。  相似文献   

14.
<正>母亲并不是那种贤妻良母型的女人。打我记事起,家中的一日三餐外加夜宵和下午茶都是父亲的事。可是,自从父亲换了工作后,再没有时间给我们做饭了。没办法,我那只会煮方便面的母亲,为了她心爱的女儿只好学着煮米粥了。在烧焦了几次米、手烫了几个水泡后,母亲的米粥也煮得不赖了,而且她对做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原来只去超市买菜的母亲开始频繁出现在熙熙攘攘  相似文献   

15.
那年,我十八岁。高三,黑色的七月。落了榜,雨季就来了。好像是没完没了,雨一直在下,我只差三分就上线了,老师说我上重点都没有问题的,可我落榜了。看了榜回来我就病了,父亲说带我去北京买上次没舍得买的那件裙子,母亲煮了我爱喝的红枣汤。  相似文献   

16.
打我记事起。家中的一日三餐就都是父亲一手操办的。可是,自从他换了工作,就再也赶不及回来给我们做晚饭了。于是.我那只会煮方便面的母亲,便开始在绮丽的黄昏中,独自守着袅袅的水蒸气,为她亲爱的女儿煮米粥。  相似文献   

17.
那年,我十八岁。高三,黑色的七月。落了榜,雨季就来了。好像是没完没了了,雨一直在下,我只差三分就上线了,老师说我上重点都没有问题的,可我落榜了。看榜回来就病了,父亲说带我去北京买上次没舍得买的那件裙子,母亲煮了我爱喝的红枣汤。  相似文献   

18.
那年,我十八岁.高三,黑色的七月. 落了榜,雨季就来了. 好像是没完没了了,雨一直在下,我只差三分就上线了,老师说我上重点都没有问题的,可我落榜了. 看了榜回来后就病了,父亲说带我去北京买上次没舍得买的那件裙子,母亲煮了我爱喝的红枣汤.  相似文献   

19.
爱心处方     
每年春季干榆钱落满地时,母亲都会扫起来一些,挑捡干净,装进小布袋里留着。童年时,每年春夏之交我都爱犯重感冒,母亲总是一遍遍给我用热毛巾敷,还给我熬姜糖水喝。烧退了,感冒好了,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咳嗽,那些干榆钱也就用得着了。母亲用榆钱煮水加进鸡蛋,三个鸡蛋为一服,连喝几服也就好了。记得有一年,用这法也不见好,母亲就去地里寻来一种叫“雀雀被”的药草,用勺头灼油炸过,煎一只鸡蛋,连油一同吃下,连吃几次,果然咳嗽止住了。我不知道这些偏方有没有科学根据,不过对体弱多病的我每次都很管用。至今难忘母亲为我揉肚子的情景。我小时候…  相似文献   

20.
特别的运气     
我的钱包里保存着一张两元钞票,6 岁时母亲把它给了我。虽然我并不迷信,但不管走到哪里我都要带着这张钞票。母亲把这张钞票给我是为了让我走到哪里都有好运跟着我。她说:“我让你带着这张钞票是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