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档案化管理——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核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铭 《浙江档案》2005,(11):6-7
对文件真实性进行管理是电子文件管理的首要问题,因此,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成为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原则.然而,前端控制"什么"、全程管理"什么",这在人们的概念中是模糊不清的,为此,有必要明确其核心内容就是档案化."档案化"并不排斥"归档",两种概念应该共存,但是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强调的重点应该是"档案化管理".实际上,所有信息系统都存在对文件真实性进行管理的问题,因而都存在档案化的问题,所以,提出"档案化"和"档案化管理"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电子档案与电子文件是有区别的,一是电子档案形成在前.是电子文件的前身,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的复制件:二是电子档案是记忆工具,电子文件是办事工具.还认为"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等都有局限,应该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下实行电子档案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收文"的角度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从文件运动看,两者都未解释清楚"收文"的运动情况;从文件管理,特别是对电子文件管理看,两者都难以解释如何对"收文"进行"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从文件价值看,两者都未解释清"收文"的价值情况.  相似文献   

4.
信息社会的来临,使电子文件与档案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也使档案界同仁的危机感在增长,担心档案事业会淹没在电子文件之中而失去发展的空间,设想通过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及全程管理来避免档案管理工作被其他部门所"吞噬"的悲剧发生.于是,有学者提出了"前端控制"的概念,试图通过适当的跨界来争取和扩展档案工作的地盘,争取发展的空间.据论者介绍,"前端控制"的理论依据来自西方学者,法国学者诺加雷提到的是"考虑""进行干预的时机";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主张在文件形成前采取行动".中国学者只是走得更远一点,直接提出"前端控制"."前端控制"论的基本观点是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全程控制原则,对电子文件从生成到归档的整个过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要求,把可以预先设定的监控功能和档案管理功能嵌入各业务系统,对文件、档案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并在文件形成和维护阶段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实现对电子文件的超前控制和全程管理.如若真如论者所设想的予以实现,将给档案事业带来美好的前景.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相似文献   

5.
面对电子文件的大量生成,本文阐述了电子文档管理的紧迫性,并通过分析当前电子档案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电子文档管理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张文元 《档案》2013,(4):54-57
为保证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安全、有效,必须对电子文件全程管理进行监管,即对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前端控制、中端控制和后端控制三个阶段实施监管。应确立以档案部门为管控主体的监管原则,进一步完善电子文件监管策略,厘清每个阶段的监管主体、监管内容和监管重点,使各监管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对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安全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菲 《湖北档案》2009,(8):22-2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应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对机构内产生的电子文件、档案部门保存的电子档案进行安全严谨完善的组织和管理,防止电子文档在网络传输、介质存储和提供利用等过程中被故意或偶然的非法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识别、控制,确保电子文件的保密性、完整性、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必须融合管理与技术要求,实现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8.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困境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造成目前高校电子文件管理困难的基本原因,提出要通过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建设,引入全程控制和前端控制的管理理念,培养造就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指导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根据思想根源、实践贯彻及主要影响等方面归纳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实体安全为主、信息安全为辅的后端保护阶段,前端控制、全程保护的风险管理阶段,电子文件安全纳入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安全管理阶段。研究丰富了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为政府制定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原则与机关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 ,很多机关的文件在计算机上产生 ,形成了电子文件。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 ,也产生了与纸质文件截然不同的管理原则与方法。如全程管理、前端控制、真实性保障、完整性保障、可读性保障等五方面的管理原则。本文就电子文件前端控制的管理原则与对机关档案工作提出的挑战和对策谈点自己的认识。一、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原则的提出是电子文件信息真实的需要电子文件是指在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中生成的社会活动记录 ,即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 ,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递…  相似文献   

11.
电子文件及其归档的全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程管理是指整个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管理机制档案化并且在管理的前端.即从一开始就进行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从其形成到最后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整个过程不容随意割断。由于当今信息技术存在的缺陷,电子文件信息始终存在安全性问题.为确保形成的电子文件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电子文件成为电子档案后能发挥应有的凭证价值。在电子文件正式形成后的整个生命运动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和环节中。必须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内容的原始性.保证电子文件正式形成后在其整个生命运动过程中始终拥有相同的信息内容.这就要求必须对电子文件及其归档进行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12.
许晓彤 《档案学研究》2022,36(3):108-116
本文对电子文件管理业务链条与电子证据应用实践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二者在整体工作流程和具体业务活动方面均存在一定关联,基于此构建了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以系统揭示电子文件到电子证据的变化过程和运动规律。该保管链包含规划预备、形成流转、取证、结案四个固定阶段,以及归档管理、保存利用、调解、法庭使用四个机动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电子文件-电子证据保管链对提升电子文件证据保留工作的指导意义:丰富前端控制内涵、明确归档固化节点、拓展全程管理环节、重视后端驱动思路及强化证据保留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档案工作在信息时代要实施前端控制,以确保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建立现代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已受到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推行档案部门前端介入,是对电子文件进行前端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文章拟就档案部门前端介入电子文件管理的科学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渭璟 《档案学研究》2008,22(5):19-21
电子文件时代,文档一体化管理,也就是档案的全程管理,比任何时代都显得更加重要.深入档案前端控制,采用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逐渐成为现代档案管理的大势所趋.工程项目文档管理(控制)从档案全程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工程档案前端控制的具体表现.工程项目文控工作质量的优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后续管理的水平.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该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发挥出档案前端控制的冲击力,达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实践应用需求,依据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前端控制和职能鉴定理论,探究档案鉴定学基础理论在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造成目前高校电子文件管理困难的基本原因,提出要通过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建设,引入全程控制和前端控制的管理理念,培养造就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元数据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命脉,是电子文件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与可用性的重要保障,是对电子文件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关键,是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分析的重要基础;同时展示了对《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的实施与拓展,对元数据实现自动采集的需求分析、原则与思路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以暨南大学电子文件管理实践为例,论述基于电子印章技术的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应用集成,以及集成后的电子文件管理模式,扩展档案管理的著录条目,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实现电子文件管理前端控制和全程监管。  相似文献   

20.
1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启示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对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指导体现在电子文件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保证电子文件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受到严密的控制.即对电子文件进行全程管理,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管理,包括从电子文件的形成到其销毁或永久保存这个完整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