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瑶 《出版广角》2015,(8):92-9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整个新闻业带来巨大冲击,移动互联网中的新闻消费已经影响到整个新闻业态.本文论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消费形态的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和云计算等一些新型的科技日新月异,呈现出移动化、智能化等基本特征,这些新型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已经逐步影响着新闻生产,给新闻业带来巨大冲击。互联网革命爆发与发展导致新闻生产变革,智能化技术使电视发生着变化,从而导致新闻生产出现新特征——新闻生产定制化、生产内容碎片化、生产方式移动化、新闻内容数据化。本文主要探讨大数据视阈下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终端的普及,使视频新闻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电视新闻的全新形态,其呈现形式和叙事模式都发生了新变化.如何利用移动视频的技术特征和传播方式满足移动互联网生态下受众的新闻接受需求,成为各传统、新兴新闻机构亟待解决的议题.文章以近年来外国知名媒体发布的移动视频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归纳、剖析国外移动视频新闻编排理念与实践的革新方向,并尝试为我国移动视频新闻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任琦 《新闻实践》2012,(6):66-67
移动终端,新闻消费中的乐观信号 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手提或者桌面电脑,有44%的拥有智能手机,还有18%的人拥有平板电脑,更重要的是现在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27%)是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信息的。面对这些数字,可能确实该认真考虑这些移动终端带来的新闻消费的新变化和新图景了。  相似文献   

5.
朱斐 《今传媒》2016,(11):147-148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机制,也使得新闻评论出现了新的变化:评论平台向移动端转移,评论主体呈现多元化倾向,评论语言表达形式创新化.这种变化给高校新闻评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应该顺应变革,在了解当代学生群体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媒体评论人才.  相似文献   

6.
元宇宙视域下的新闻产品是技术和新闻生产、民众需求多方互动的结果,使新闻消费从受众现实身份的信息消费向数字分身的沉浸式场景消费转向.文章归纳了目前元宇宙视域下新闻产品的四种实践模式,就元宇宙技术对传统新闻价值理念的革新进行了分析,并对元宇宙视域下的新闻产品进行了冷思考.  相似文献   

7.
王敏 《传媒》2017,(19)
虚拟新闻室是通过对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运用,完全基于网络空间进行新闻生产的一种学生媒体实验,消灭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新闻室是其最突出的变革.这一实验挑战了以往将学生媒体视为设在校园内的、初级的、模拟的新闻编辑室的观念,显示出学生媒体完全可以脱离职业新闻生产的既定框架,以一种更加个性化、创新性的方式来做新闻,形成一种开放式、移动化、草根性、批判性的新闻生产.基于此,从空间视角重新思考新闻业的一些基本理念,进而反思新闻教育的范式转型,虚拟新闻室实验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传播技术为支撑的公民新闻使得普通公民能够介入以往可望而不可即的新闻生产流程,并为新闻业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但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而言,普通公民在兼职化、个体化状态下传播的新闻信息除了其可信度及客观性难以保证之外,还存在着新闻信息的表层化、定格化、零散化等问题,无法像专业的媒介组织那样进行深入化、延展化的系统新闻生产。因此,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绝不会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更应该是一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补充关系。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不只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是由技术变革引发行为、消费习惯等变化,进而催生新产业的复杂过程。受其影响,新闻出版业呈现出自己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移动阅读将成为主流阅读方式,社会化阅读蓬勃发展,数据的共享与开放成为生存发展的必需,服务个性化及体验精致化,以社交化黏结用户和通过提升服务、控制能力等措施争夺用户(读者)将成为关键,新闻出版业平台化发展倾向明显,网上阅读付费时代到来等。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8,(1):28-34
与新闻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人、视觉信息处理、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本文通过梳理美、德、英、中等国对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实际运用,发现技术本身和技术商业化一道,将新闻线索发掘、新闻文本写作、评论策展、标题制作、网页编辑、新闻分发渠道的诸多流程推向了"黑箱"——即新闻生产的幕后的幕后,人类现有认知水平对其真实度、可信度、透明度难以判断。又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有"科学"、"客观"光环的加持,黑箱化的过程不令改变了新闻的样态、新闻生产的格局,而且带来了"流量工厂"驱逐优质新闻、定制推送回化社会分层、技术平台反收编新闻机构等社会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