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丰菊 《视听》2022,(5):151-153
受媒介环境和社会认知体系的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语境下,传统新闻叙事壁垒不断消融,用户从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叙事模式从线性叙事转变为非线性叙事,叙事主体地位弱化,从权威走向隐退.在全新的叙事理念与互联网技术驱动下,新闻叙事的本质从新闻生产转变为新闻管理,叙事意义从告知叙事升级为参与叙事,新闻的价值及意义被不断重塑,由此引...  相似文献   

2.
赵爽英 《新闻知识》2015,(2):11-12,41
20世纪后期,报纸在电视的影响下经历了一次重要变革,主要体现为报纸版面形式的调整及新闻报道模式的变化。此次变革被称为报纸的"重新设计"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电视新闻的开放性叙事对报纸产生重要影响,报纸通过图文及版面的变革,实践了报纸的"电视化"变革,并塑造了开放新闻叙事的面貌。本文以跨媒体叙事理论为思路,通过探讨报纸"重新设计"运动中的开放叙事实践,认为开放新闻叙事是当代报纸变革的重要思路,媒介融合时代的报纸将继续实践"开放新闻"的理念,将新闻叙事形式的变革深入到叙事结构的层面。  相似文献   

3.
孟笛 《编辑之友》2016,(2):100-104
本研究关注美国数据新闻发展前沿,基于对2012年-2015年获得“数据新闻奖”提名的作品进行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分析,探讨美国数据新闻发展的社会语境和媒介生态.通过对杰出数据新闻作品的文本分析,从新闻叙事的视角切入,进一步指出美国数据新闻开辟了全媒体、互动性、游戏化、移动式的新闻叙事道路,完成了对传统新闻一元叙事的革新.这既是大数据时代开放理念的必然产物,也契合了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阅听习惯.  相似文献   

4.
华进 《当代传播》2013,(2):27-29
媒介不仅是叙事的手段,影响叙事的方式,左右叙事的观念。网络媒介有着区别于传统媒介的鲜明特征,这种特性深刻地影响了新闻叙事的方方面面,甚至对传统叙事学观念进行了重构。与此同时,叙事学也在媒介变革的大背景下不断转换范式,并最终孕育了后经典叙事学的分支———数码叙事学。以数码叙事学为指导,探讨数字时代新闻叙事的转型与观念重构,对新闻传播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卓 《新闻传播》2023,(16):24-26
元宇宙作为互联网全要素的未来融合形态,其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保持着高度互通互联,作为元宇宙发展的载体与业务形态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新闻领域引发了新闻生产的重大变革。新闻叙事是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元宇宙视域下虚拟现实技术对VR新闻叙事主体、叙事形式、叙事结构、叙事效果等产生了影响。VR新闻叙事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形成网状交互型叙事模式,以及演绎化的场景叙事逻辑。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新闻叙事学理论研究,对VR新闻叙事和其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更加深刻地了解VR新闻的叙事生产和掌握未来元宇宙视域下VR新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陈喆  薛国林 《当代传播》2011,(2):119-120,122
作为一种新闻叙事方式,视觉化新闻有利于增强新闻事件的现场感,丰富人物故事的表现手段,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穆青在多年的新闻报道实践中提出的新闻视觉化理念和新闻叙事形象化、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以及注重细节描写的操作原则,突出新闻的实用性和传播效果,易于理解和运用,在中国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证明.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前新闻表达的主流形态,融合新闻的数字化、多媒性、互动性等特征,决定了新闻叙事的理论基础是数字叙事学。在叙事学的知识版图中,空间叙事是一种备受关注的叙事观念和实践。所谓空间叙事,意为空间作为一种表征元素、符号装置或认知方式,积极参与文本的故事叙述与意义建构。从数字叙事学视角来看,融合新闻的空间叙事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一是作为现实表征的空间叙事,意为数字技术赋能现实空间的再现,如数字动画、VR技术、移动直播等创设了不同的空间表征方式;二是作为结构图式的空间叙事,意为通过对既定空间形式的选择、征用或再媒介化处理,形成相应的空间组织结构、信息整合结构及主体参与结构;三是作为认知媒介的空间叙事,意为打开空间本身的隐喻性认识功能,即以空间为方法,借助空间性的符号模型来把握抽象的、复杂的现实关系和结构;四是作为主体实践的空间叙事,意为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场景,其强调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现实场景,拓展新闻感知的具身体验。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的创新,新闻游戏在叙事上的突破令人耳目一新。与传统的新闻叙事不同,新闻游戏的交互式叙事模式符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为受众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结合近年来制作精良的新闻游戏进行分析,认为新闻游戏的交互叙事具有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语言真实性与虚拟性共存、叙事形式去文本化和叙事视角的限知性等特征,对其叙事特征的分析能够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文体更注重于对视觉化的呈现,新闻体裁混合化、价值取向娱乐化、"梨花体"式叙事扩大化、"标题党"行为中性化都使得新闻文体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写作将互联网技术与新闻报道方式结合起来,为新闻文体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媒介(报道主体)通过对信源、信息频率、新闻视角、新闻选题、新闻语境等限定,构成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新闻框架通过报道主体以不同视角来进行新闻选择和叙事, 使受众的知晓模式、认知情况等发生倾向认同或涵化效应, 从而影响舆论。本文试图通过新闻框架因素及其影响的效果分析,说明新闻框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