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新叶 《档案管理》2023,(3):99-102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以独特的金石档案形式记录着汉代农业的发展,这种无可比拟的自然属性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工作的基石。本文以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潜在价值和数字化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遵循共享性原则,构建一个结构有序、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数据库”,切实有效地实现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最后,依托数字虚拟展示系统对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数字资源进行交互性的整体传播。  相似文献   

2.
陈勇  王瀚 《北京档案》2020,(4):14-18
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认识过去和展望未来不可缺少的依据。档案通过自身的记载,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而档案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古代档案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质。文章考察研究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演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与利用档案。  相似文献   

3.
以朱熹为例,对南宋书院档案作出初步探讨,对朱熹所遗存的文书、学规、教材、题刻四类档案予以详细录述.  相似文献   

4.
谢兰芳 《兰台世界》2016,(12):13-15
等级管理是确保军事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军队某档案馆的具体实践,就等级管理的两类对象,即珍贵实体档案和涉密数据信息的分级保护与利用,分别阐述等级管理理念在军队档案利用服务中的运用,为不同价值级别和涉密级别的军队档案实行分级保护策略及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石档案是国家极其珍贵的历史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真实记录中最为难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存长久、广为传知最为庄重的记事形式,是一种载体独特别具特色的重要档案。这些价值厚重的“金石档案”不仅是国家的化瑰宝,也是人类明的历史珍品。它犹如一面历史的明镜,闪耀着人类明的光辉,回荡着历史前进的足音。  相似文献   

6.
韩晓华 《档案天地》2011,(10):46-47
档案的载体是档案信息借以记录与存在的物体,是存贮、传递档案信息的工具。我国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以青铜器、简牍、金石、缣帛等为载体的档案;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纸张、胶片等逐渐取代了古老的档案记载媒介;时至今日,电子档案愈发普及。档案载体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科技的进步,也促使我们不断研究学习对各种类型档...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光盘进行实验测试的基础上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对光盘档案的保护。宏观方面的管理对策是形成光盘档案的保护网络 ,实现光盘档案的标准化管理 ,建立光盘档案管理的信息反馈机制 ;微观方面的保护措施是加强对光盘档案的预期寿命研究 ,采用通用存储格式 ,掌握光盘档案的最佳迁移时间和加强光盘档案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8.
张文芝 《云南档案》2011,(11):15-17
<正>档案的安全管理和保护,是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为了拓展视野,提高档案保护技术水平,国家档案局于2011年8月20日至9月9日组织了全国十五个省、市档案部门从事档案保护技术管理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25人的培训班,前往英国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农业科研专利和新品种保护档案的档案工作的现状、档案形成的规律和形成特点、档案内容及特点 ,对农业科研专利和新品种保护档案的归档和管理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管理的方法 ,并提出农业科研专利和新品种保护档案的两大部分档案必须进行分开立卷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归档、编目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对档案保护理论与实践进行重新审视,认为数字时代档案保护理论与实践要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空间,可以进行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将单一的档案实体保护观,扩充为兼顾实体与信息完整的档案安全观;引入顶层设计理念,加强保护技术与管理协调发展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拓展视野,加强合作,树立"大保护"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赵明诚编写《金石录》的过程蕴含了他较为系统、丰富的档案史料思想。本文从《金石录》入手,对此作了深入的挖掘,并从档案史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著录、编研及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赵明诚的档案史料思想对今天的档案工作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耀倪 《浙江档案》2006,(10):45-45,54
重点档案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已引起各级领导和档案界的高度重视,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拨出专项基金用于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国家档案局还专门制定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在制订“十一五”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规划。在确定重点档案抢救  相似文献   

13.
电子档案信息包含三层内容:其一,指关于电子档案的信息,如电子档案的载体信息、支持软件及相关软、硬件说明等;其二,指电子档案内容信息;其三,指电子档案目录、索引等电子档案再生信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体系,简单来讲,就是在档案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技术、管理和标准法规等多方面,以积极防御、适度安全和动态保障为安全保护原则,以基于等级保护制度下的风险评估为手段,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属性,并保障系统安全的持续性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阅读和部分档案部门实地调查走访,可以发现我国电子档案安全保护工作仍比较迟缓,缺乏协调全面的保护机制及统筹管理的计划目标。笔者分析得出电子档案安全保护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记录林业实践活动的林业档案,产生的领域和种类也是繁多而广大的。如以森林资源管理、营林生产、林业区划、木材生产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科技档案;以林业党委、行政管理为主的林业党群档案和行政管理档案;以林业公检法部门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治安为主的林业行政执法及刑事诉讼档案。从全社会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认识林业乃至参与、发展、建设林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林业档案这个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6.
一、档案科技法规的制定与健全档案科技法规体系的必要性 1.是依法管理档案科技工作的需要 档案科技工作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各项活动需要法律加以保护.实施"科教兴档"战略,必须优先发展档案科技,实现优先发展档案科技,需要法律加以确认;档案科技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加以调整;参加国际国内档案科技合作与竞争,需要法律加以保护;为了避免档案科技成果的非法或非正常渠道使用,也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因此,只有加强档案科技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才能使档案科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保障档案科技工作各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档案科学技术进步,保障档案科技事业顺利、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愈加重视。2006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2007年,省财政厅和省档案局联合下发了《黑龙江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快了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步伐.使得此项工作日趋规范。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各级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一、项目申报问题首先,把握国家重点档案的概念和抢救范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中对国家重点档案概念作了明确规定.即“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所以申报国家级项目,  相似文献   

18.
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定义、种类及其归档范围;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电子档案的鉴定,检索与保护等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保管就是指档案的保护和管理,即对已经整理好并且已存入档案库房及档案柜架中的档案进行日常维护.档案保管的基本任务即基本内容:一是使档案的存放和使用始终有序进行;二是保护档案,使档案在存放和使用中不受或少受人为或自然因素的损害,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从档案保护的新问题、新理念出发,分析档案全过程管理流程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档案前端控制、档案库房保管、库外后程监管等方面探索了全过程安全管理理念指导下的档案保护新模式,以期为新时期档案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