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有限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也要考虑分配的合理性问题。教育券在其设计理念上兼顾了效率与公平问题。首倡者的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效率的偏好,但也蕴涵了公平的目标,其后的修正者更多地是偏好于对公平的追求,但也考虑到了效率问题。故教育券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充分体现了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券制度的产生源于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的追求,其基本理念在于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分析了教育券制度在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券是发源于美国,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传统教育体制.以实现公共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教育公平的改革尝试。它能否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所用,并进而解决其公平与效率问题,不能过早地下结论.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既存在公平问题,也存在效率问题,而且在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育阶段或地区,其表现是非常复杂的。长期以来由于基础教育领域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人们对计划经济理念的偏好,一些学者主张维护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5.
将政府投入教育的钱,以教育券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持券择校读书,不仅可以在一定的教学行政区内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强烈的拉动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市场,缓解我国当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投入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公平问题在各个领域突现。在教育内部,由于资源的相对短缺,教育公平问题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教育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是我国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务院2007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试行运用教育券发放国家助学金的办法”规定,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将国家中央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各类资助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可以发放针对普通中等职校学生的“普通教育券”,发放针对贫困生的“补助教育券”,对贫困生又可具体针对其贫困程度的不同而发放“深度贫困补助券”与“普通贫困补助券”,根据生源地的不同而发放“西部教育券”与“中部教育券”,针对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艰苦行业和专业发放“艰苦行业/专业补助券”,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需要,既保证了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平等受教育权,也保障了其上学的选择自由,既体现了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又实现了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教育资源是种类丰富但本身稀缺的一种财富.教育产权是与教育资源紧密相关的一束功能性权利,教育产权的合理安排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教育产权安排混沌,治理无序;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分配不公平和使用低效率的“二重困境”.教育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因此,要明确教育资源的配置标准,调适其配置机制,重组教育产权安排,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9.
政府有责任投资教育,但没有必要经营学校。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投入模式,教育券在提升教育质量、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增进社会公平以及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中等教育可以引入教育券制度,高等教育也同样可行。  相似文献   

10.
姜德志 《天津教育》2008,(11):36-37
教育资源配置,通常是指在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分配,以期投入教育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求得教育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要提高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更好地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就必须针对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优化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