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伊绯 《寻根》2021,(3):34-40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道理浅显而朴实,是中国民众希求平安、倡导和谐的基本诉求之一.解冤祈福的行为在民间流传已久,往往依附于各类佛教、道教信仰的祈祷形式之中."解冤结"信仰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独立的偶像崇拜,应肇始于唐末五代时期的佛教经典《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至北宋时基本形成了所谓的"解冤结菩萨"信仰,并一度出...  相似文献   

2.
"道"是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普遍性的概念,它的蕴意与佛教概念中的"真如"、"法性"、"菩提"等有本质的不同.但在早期佛教输入中国的过程中,佛教却大量地采用了"道"这个语词,它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一、译经中的使用;二、佛教徒称号中的使用;三、佛教名物中的使用.这种对"道"字的普遍采用,加快了佛教的华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圆融"是"中国化"佛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中国佛教理论家所创造.圆融思想虽是中国佛教大德禅观中的智能并主要运用于禅观,然其理、境无不本于印度大乘经教.在中国佛教中,圆融思想并非只是哲学的玄想、思辨的游戏,而是宗教修持和世俗应用的指针,这是佛陀说法的基本精神,也与本土儒、道诸家哲学终归于伦理践履的传统相符契.圆融精神,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深深影响着古今的中国佛教.其深刻的意蕴和独具的价值,对当今世界和全人类而言,特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佛寺中最著名的龙壁中国是龙的故乡,在佛教寺院中也有龙壁雕刻。龙壁以琉璃砖雕为最精彩,以汉白玉石体为最珍贵。这一庞大的艺术群构成了我国雕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今列举在佛寺中最著名的四处龙壁。一、五台山89条石龙壁,位于山西省五台山龙泉寺前。这是一座牌坊式...  相似文献   

5.
圣凯 《中国文化》2013,(2):91-97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信仰与生活,是在吸收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信仰方式基础上,逐渐采取适应了中国人的信仰心理与信仰方式,从而进行吸收与改造,最终成为中国佛教徒自己的信仰方式。忏悔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随着佛经忏悔思想的传译,忏悔仪式逐渐被纳入中国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中。但是,忏法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的特色,其原因在於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道教的思想。佛教忏法的形成,是中国佛教高僧在印度、西域忏悔仪式原有仪式基础上,在魏晋南北朝的三教论争中,逐渐采取了适应中国"礼"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净土思想是我国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所谓的净土便是指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发愿成就的清静国土,也是佛教徒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宣扬了很多净土,比较常见的有无量寿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药师佛琉璃光如来的东方净琉璃净土,阿閦佛之东方妙喜世界,此外还有《华严经》的华藏  相似文献   

7.
诞生和成长于印度社会思想文化背景之下的佛教伦理思想,其孝道观契合了中国传统孝道伦理思想,从而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伦理思想。尤以宋代禅僧契嵩以传统儒家的"五常"来比附自身的"五戒",并提出"孝为戒之先"的观点,而极大地提升了孝在佛教教义思想中的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如果说"孝为戒之先"是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的话,那么,同为宋代禅僧的圆悟克勤之二回成都昭觉寺弘法,则是对该理论之具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文化对中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儒佛道三教的融合,构建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这三教中,只有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一般认为,佛教的传人发生在东汉时代,而佛教的传人主要经由两条路线,即"海路经由锡兰、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中国南部的交趾、广州……陆路是经由中亚细亚及新疆到达中国.……  相似文献   

9.
李四龍 《中国文化》2013,(1):119-130
在佛教学术界,常会谈论一个问题:天台宗是不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三论宗、禅宗部会出来争夺这个"第一",各有各的理由。如果仅仅为了宗派上的优势地位,那就是门户之见,不值得多说。之所以还要谈论此事,我所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从中国佛教的宗派史看,外来文明如何进入中国的思想主流,并且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佛教的传人,在南北朝、隋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相似文献   

10.
邵瑜 《华夏文化》2021,(4):21-23
一、如何见佛性是禅宗的核心问题 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命题与"佛性"相关,正如赖永海先生所言,佛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佛教的主线索.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的核心成果,自然也与此问题意识息息相关."如何成佛"是困扰禅宗僧侣整个悟道生涯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体现在能否了脱生死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见"自身之"佛性",势必对于"佛"之意义做出体认.禅宗将这一核心问题归结为"如何是佛"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在佛教鲜明而浓厚的哲学理论中,"空"是一个核心范畴和根本概念。解析佛教"空"论,洞悉"空观"真谛,对于我们梳理佛教理论的基本结构、领会佛教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一、原始佛教的"空"论什么是"空"?"空"在古印度梵文写作Sunya,音读"舜若",意译为"空"。…佛教的"空",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无"或"什么也没有",它有自己特定的宗教内涵。原始佛教关于"空"的阐述集中体现在《阿含经》中。"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悠久传统渗透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儒学、道教等对中国佛教人文关怀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体现了中国佛教对中国传统宗教的基本立场:人文关怀的融摄贯通。  相似文献   

13.
佛性观念的形成和主要发展线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佛教学说中的基本观念——“佛性”观念的形成、印度大乘佛教的主要佛性观念、中国佛教宗派的主要佛性观念作了考察和论述。指出中国佛教宗派的佛性理论是在吸收改造印度佛教有关经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从中可见佛性观念在印度、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鸡足山风光     
雄峙于祖国西南的宾川鸡足山,风景秀丽,名扬四海.她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灵山佛都"、"天开佛国"的美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佛教是中国最大的宗教。此种情形在四川省亦然。由于历史发展、民族构成、地理环境、信仰变迁等,四川佛教演变有特殊的轨迹,与关洛之原、京都之地、江浙一带、岭南之区相比,其特色非常鲜明,在历史上,对中国佛教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不揣浅陋,俯瞰全川,对四川佛教的模式、特点及其历史地位试作申述。引玉之砖,粗陋难免,愿识者教正。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机缘,论述范围仍将包括重庆市。一、四川佛教的模式此处所谓模式,是借用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模式”一词,以分析四川佛教在特殊…  相似文献   

16.
“蜻蜓眼”式琉璃珠与人骑骆驼铜灯□左鹏琉璃也称料器,是早期的玻璃。它最早出现在西亚,公元前1400—前1350年,古埃及已经出现了蜻蜓眼式琉璃珠项链,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琉璃品在希腊人居住的希腊本土、爱琴岛、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大量出现。其后又传播到了南...  相似文献   

17.
<正>民国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出彩的时期,也是中国佛教的转型期的时期,当前佛教的现状无不与民国时期发生的佛教复兴运动有着重要的联系与影响,然而我们对这段至关重要时期的佛教情况却瞭解不够,而且没有形成更多的和不同的研究成果。众所周知,中国社会进入民国之后,几千年的封建制的统治制度被彻底瓦解,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了共和制的时代,佛教也随着这一时代自然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时期的佛教必有新的做法,这个做法就是出现了众多的佛教组织,其中中国佛学会  相似文献   

18.
华严宗是中国本土宗派之一,今天已是习以为常的佛教史知识,其实这一知识的形成并不遥远。在古代,"华严宗"是一个佛教术语,与《华严经》义理、纲要、宗旨、判教、祖统等问题有着更紧密的关联。"宗派"一词直到宋代才进入佛教著述,其大规模使用与禅门撰述有关,到惠洪笔下更追认了一个"祖"——"宗"——"宗派"的世系,具有禅林礼制的意味。将"华严宗"、"贤首宗"等称为"宗派",这在唐宋史料中并不存在,也不同于唐宋人尤其是宋僧赋予"宗派"一词的涵义、用法和指称对象。尽管后来"宗派"用于更广的范围,直到晚清杨文会那里"华严宗"才从佛教术语变为佛教宗派,"宗派"也消除了"世俗知见"而转为"本源"——"流派"之意,受到本土和日本诸宗说的影响;梁启超的"宗派"说偏重"华严宗"等作为本土独创派别之意,将外来的诸宗说投影到历史上,但背后却是民族主义热情。  相似文献   

19.
<正>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信仰人数最为庞大的宗派。宋、明以降几乎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加之历代佛教高僧的弘扬,使净土信仰发展深入至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被统治者、士大夫与普通民众所接受。但净土观念并非中国佛教自创,而是印度佛教影响下的产物。一、净土观念的由来按照佛教教义,净土又称为清净土、清净佛刹、佛国、佛世界、净妙土等。是诸佛因位本愿成立的清净庄严国土,也是诸佛居住的处所。在佛教经典中,净土被描绘成无比美妙的世界而与秽土相  相似文献   

20.
王尧 《中国文化》2009,(2):82-91
大家知道,中国有藏传佛教、汉地佛教和南传的上座部佛教三大门派。佛教三大门派,在中国都有传承。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的藏族地区形成与藏区文化结合的特殊形式,然后延伸到蒙古地区、满族地区,在藏蒙满地区比较集中,都信仰藏传佛教。传到蒙古以后,比如现在俄罗斯境内的布理亚特人、卡尔梅克人,都是蒙古人的后裔,也都信仰藏传佛教,到现在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