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西方悼亡诗之差异及文化根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西方悼亡诗的整体数量是中多西少;意象选择上中国悼亡诗是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西方悼亡诗多用想象性意象;扬妻内容中国突出一个"善"字,西方突出一个"美"字;情感内容中方带伦理色彩,西方带性爱色彩;情感倾向中方是悲痛欲绝,西方是悲中有望;中西方悼亡诗的抒情表达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都源于它们各自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主题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选材的问题了:平时用观察、阅渎等各种方式积累的材料,这时便派上用场了。但无论我们积累的材料是多还是少,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用,需要在众多材料中选择。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儿琐稻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一个“严”字道出了我们选材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湖湘文化的"霸蛮"、"火辣"特征互补结构,有一种灵泛、灵动、灵性的文化基因。表现为船山美学在审美生存态度上的"灵泛适性美";审美观照活动中的"灵动洒脱美";审美意象创造时的"灵性潇湘美"现象。  相似文献   

4.
林毅 《甘肃教育》2014,(19):117-117
正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往往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生活,表现出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因而,小小说有小、新、巧、奇四个显著特点。基于以上四个特点,写作小小说有四点基本要求:人物形象要典型;选材要以小见大;情节要有吸引力;结尾要含蓄隽永。中学生学写小小说,有以下五点技法:一、以微知著,以近知远明显特点是"小",字数千字左右,人  相似文献   

5.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为中考新题型,在命题技术上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认真研究.中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具有材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写作任务切合学生思维水平和任务表述体现"以生为本"等特点.改进中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命制,要适当扩大选材范围,并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善于选材"是导致小学高年级习作中"背、抄、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百字新事"教学法,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筛选有价值的习作素材"的角度,有效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中蕴涵着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需要读者仔细品味。文章中的"美"蕴涵在语言文字背后,读一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对必要的字、词、句、段进行理解和感悟,进而体会文章中的"美"。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可见,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美",朗读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朗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是通过读者朗读,重塑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过程。教师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目前,无论是考场作文还是平时训练的作文,同学们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思想简单,空抒情感,选材内容大多苍白乏味,人云亦云。如何改变这一写作现象呢?我认为写作文就要孕育思想,丰富心灵,感情要细腻,要多愁善感。有了灵动的情感细节,才会有灵动的文章;有  相似文献   

9.
美的瞬间     
从生活中找“米”1.家家有“米”(写作材料)。在家中找“米”,自己命题,写一篇文章。2.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彩云,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苏教版)提示:这两道题的写作均须立足生活中的细微感触,将生活中的美点、趣点、感点一展笔下。生活中有太多“美的瞬间”,或许是妈妈的一个微笑,或许是朋友的一声鼓励,或许是班级活动的一张照片……我们就要试图抓住这一个个镜头或闪念,让它成为文章的亮点。写作时必须重视场面描写,以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的国度,天地精华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诗人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生活的深厚情感.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就是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他们从朗读开始,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品读鉴赏,领悟诗作的艺术风格,品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1.
<正>一、设计思想因受"少教多学""一课一得"教学思想的启发,本节课我的主要思路是采用"意象分析法"解读本词,以找词中的"意象"为突破口,紧紧抓住诗歌"意象"这个关键点,通过分析"意象"感悟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领悟词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艺术境界。二、教学目标1.诵读感知本词的语言美、情境美。2.分析意象,把握意境,体味情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诵读感知本词的语言美、情境美。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要先易后难,作文要写真话、抒真情,表现生活中的美。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处处有美感,教会他们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会表现生活中的美。思考多彩的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矛盾,是发现生活中美的有效途径。"曲"是使文章结构精巧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作文表现生活中美的写作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学生常常苦于没有素材,一提起笔来就无话可说,这已成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可写的自然美、社会生活之美,数不胜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把学生的作文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力,开展"寻美""创美""写美"活动,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这不仅是坚持作文"从内容入手"的要求,而且是转变教学思想,实现作文育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谢朓山水诗的意象之美,主要表现在"都邑城阙意象之豪壮美","黄昏落日意象之哀丽美","四时景物之秀逸美"等方面.诗人在创造这些意象美时,大都与其情感密切关联,而使之成为其心灵审美的一种律化.  相似文献   

15.
<正>一、想象,感受字的外形美古人曾说过:汉字之"横"如"列阵排云",有庄重之美;"点"如"高峰坠石",有飞驰之美;"竖"则如"万岁枯藤",有苍劲之美。的确,汉字形体活泼灵动,笔画书写形态万千,错落有致,韵味无穷。如"亭"字就跟小亭子的造型十分相似,具有建筑的结构美。"女"字,就像是一个身材婀娜的少女在做一个优美的芭蕾动作。可见,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美。教学时,我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美的瞬间     
题目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篇记叙文。要求:1.可以写人的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写一种自然景色的美。2.文章是镜头式的,要写得短小精悍;但“瞬间”中人或景物所呈现的美的情态要写具体、写细致。(语文社版)提示:瞬间的感受,犹如划过天际的流星,稍纵即逝。就像我们乘车、坐飞机一样,风景只在窗口一掠而过,错过了就可能再没机会欣赏了。因此,瞬间捕捉到的美丽、情感的升华、心灵的顿悟,要马上写下来。否则,时过境…  相似文献   

17.
一、主题思想上的创新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中的核心及最本质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的主观认识,要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要不为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迷信权威,善于质疑。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很形象的说明这种方法的奇特作用。二、选择材料上的创新选材的创新,要着眼于材料的"新"。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人等,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上所见所闻都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等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对于  相似文献   

18.
李玲  李有管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8):99-100,103
乡土教育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农村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无话可说和胡乱拼凑。其实农村学生作文教学具有独特优势,为拓展农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写出佳作,教师应从选材乡土化、意象生动化、情感真实化三个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要播撒优良的人文种子,使学生的内心变的温柔灵动,活泼聪颖,善于感动。喜欢感动,这样生活才会春意盎然,作文才会阳光四射。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帮他们走近症状,观察美。欣赏美.立足于锻炼学生的感受思考能力,着重提高他们的内心情感的境界;再者要引导学生从书中汲取养料,帮助他们解决无话可说,思想境界不高,情感体验不丰的问题。真正使写作成为自己的事情,真正使他们体会到“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为何要做片段练习1.片段练习是课堂的有效延伸片段练习可以和课本内容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有很多的写法值得学习并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2.片段练习是生活的积累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能否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并适当选材,成了作文教学的一道难关,跨越了这道难关,作文教学就完成了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