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广播深化改革的需要,各种系列台的组建成为广播电台激活竞争机制、占领受众市场的当然之选。文艺台、音乐台、经济台、交通台、生活台等等纷纷上马,着实让广播市场红火了一番。然而,系列台的发展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本文拟就系列台如何发展谈点浅见。 听众分流与广播“窄播”化:系列台发展之必然 传统的广播受其意识形态属性的约束,依照“我播  相似文献   

2.
李彦 《新闻窗》2013,(3):51-51
广播文艺节目以其独特的听觉魅力和收听便携性,丰富着听众的休闲娱乐文化生活,占据着广播节目的半壁河山。然而,随着听众审美情趣的逐步提高和新的媒体的竞争,对广播文艺节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文艺节目,满足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正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广播文艺节目创新的必要性1.文艺节目的地位要求必须创新广播发展到今天,已经从综合走向了专业,从广播发展到了窄播,一个综合频率向多个专业频率发展,但无论是新闻广播,还是交通、文艺、生活等广播,文艺节目都占有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广播界热闹起来了,直播板块节目、热线电话、听众参与、众多的主持人……一系列新举措赢得了听众,广播再度受宠。如今,当经济台由86年的一家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家时,当文艺台、教育台等系列台在各地纷纷出现时,当广播宣传的改革向纵深发展时,我觉得有必要对广播宣传改革,主要是传播方式改革中的一  相似文献   

4.
消息灵通的“广播先生”每天早上7点或下午16点,当您打开收音机,将频率调节到1197千赫时,一个男中音在节奏明快的乐曲声中响起:“广播先生,是您了解世界文化信息的窗口;广播先生,是您获取娱乐广播信息的朋友。听众朋友,您好!您现在收听的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的广播先生节目,我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魏星……。”随着这亲切美妙的嗓音,随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音乐,广大听众走进了一个文化艺术信息的百花园。文艺台新来的这位“广播先生”,每天不辞辛劳,  相似文献   

5.
谢彧 《中国广播》2007,(5):49-51
中央台对台广播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台湾听众的认同,成为他们了解祖国大陆各方面信息的重要广播媒介。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广播争取听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台湾岛内有一百多家的广播电台抢夺着有限的广播听众市场。面对岛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央台对台广播要在岛内占有更多更广的听众群,关键就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6.
经济台十年的改革实践,为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振兴之路,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与深刻的启示。在经济台的示范作用下,新闻台、文艺台、交通台、儿童台、金融台、音乐台等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出现。广播分众化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听众多样化的选择要求。但是,正如同我国经济发展中买方市场的出现一样,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始终存在。广播结构的失衡是导致供需矛盾的主要症结。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办台过多过滥,另一方面则是台体同构、节目趋同。换句话说,就是听众能收听到的台不少,但是选择…  相似文献   

7.
黄卉 《新闻通讯》2013,(12):58-59
近年来,随着网络广播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类型电台越来越为人诟病和质疑。本文拟结合广播民族音乐节目《最炫民族风》的策划与推出,来谈谈自己对民族音乐在眼下以类型台为主导倾向的流行音乐广播中再度复兴的粗浅认识。旨在说明:在综合与混搭已成为听众心理流行趋向的今天,类型台不是广播发展的唯一方向,融合与创新才是满足听众需求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新闻立台的口号越来越多地被国内更多的广播电台所提及,广播的文艺节目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其时,国内很多电台的广播文艺节目播出时间锐减,有的电台甚至撤销了台内的文艺部门。但随着听众对新闻节目的敏感度的下降,广播文艺节目重新又走上了中兴之路。据我对过去广播文艺节目的了解和研究,广播文艺节目中兴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步入新世纪,广播文艺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随着受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和分层化,以及信息选择的多元化,广播文艺要找到我所特有、别人所无的施展空间,创新是惟一的出路,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有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下面结合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文学节目《桃之夭夭》进行具体阐述。2003年,宁波电台创作的原创广播文学节目《桃之夭夭》播出后,赢得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许多听众反映本作品有新奇感,听觉很美,有震撼力。之后该作品荣获了2003年度中广协会文艺专家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广播要知心、动心、塑心河北丰宁电视台王选明知心,就是知听众所需和听众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广播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不断增长的新需求。今天,在农村对于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大多数人及...  相似文献   

11.
星期天《文艺大篷车》这一综合文艺板块节目,是改革开放以来广播领域里的又一朵新花.她以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既通俗又不失高雅的内涵,以及其独有的魅力,倍受听众喜爱。我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对如何主持好这一综合性的文艺板块节目有以下几点认识:首光,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者缺一不可.《文艺大篷车》节目是一个综合性的板块节目,其中有新老歌曲欣赏;最新的社会文化信息与动态I文学节目(诗歌、散文、小小说等);高雅音乐欣赏、戏曲名家名段以及听众可参与热线交流的节目等.既有阳春日雪,又有…  相似文献   

12.
“三贴近”与广播文艺精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欣赏、娱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在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更好地为受众提供娱乐服务,满足听众“求知、求乐、求美”的精神需求,是各大传媒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办好文艺节目,不断探索广播文艺宣传的新方式、新方法,研究新形势下广播文艺宣传的特点和规律,找准广播文艺传播先进文化的着力点,提高广播文艺宣传水平和文艺节目质量,是广  相似文献   

13.
省厅召开的全省文艺广播工作会议,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办好文艺广播,领导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文艺广播在整个广播宣传中的重要位置,文关心艺广播,积极创造条件办好文艺广播。过去,我们对文字节目比较重视,对文艺节目曾有所忽视,错误地认为文字节目把关不严,出了差错,领导和听众都要随时提出严肃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各市电台纷纷开办“广播热线”节目。这种听众即时参与。广播即时回应的互动。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听众的心理需求,较好地解决了广播节目的贴近性、主动性和可听性。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期,正当一些俗不可耐的广播文艺节目大行其道的时候,一种与之迥然相异的节目形态开始出现在广播传媒,出现在听众的期待视野。它负载着广播界从领导到广播文艺从业人员的理念:确立并强化广播文艺的引导功能、审美形象;恢复和重建广播文艺被浅薄庸俗几乎侵蚀殆尽的文化品格。人们从其他领域移植了一个名词:“精品”,来涵盖这类文艺节目的共有特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致的外在形式。 几年来,尤其是首届中国广播文艺奖开评以来,一大批唱响主旋律,弘扬民族时代精神而又精美雅致的广播文艺精品涌现出来。这些精品节目对广…  相似文献   

16.
河北电台农村广播即将成立一周年,开播一年以来我一直担任戏曲节目的主持工作。戏曲节目虽然属于文艺节目,不如对农经济、科技类节目那样针对性强,但它在满足农村听众的文化需求方面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对戏曲广播主持这一工作的认识,主要是在主持《梨园风》节目之后形成的。随着实践中经验的积累,随着农村频道戏曲节目在听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我越来越感到岗位的重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国的广播节目来说,文艺播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非常重要的一个艺术种类,文艺播音的质量对广播节目的整体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文艺广播有着传统广播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不论是广播意境还是语境,都能带给听众以美的享受。随着现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文艺播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优秀的播音员必须能够将文艺播音的风格、特点完美的展现出来,才能反映出播音员高水平的语言素养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星期天文艺大篷车》节目是颇具特色的大型综合文艺板块节目。它从1993年4月创办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创新,收视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连续4年的听众调查中,均居所有栏目之首,并保持50%以上的高收视率,成为青岛人喜爱的名牌节目。为了研讨《星期天文艺大篷车》节目的经验与不足,特别是该节目中最受听众欢迎的龙头栏目“广播参与小品”这一新的广播形式的创意与经验,本刊编辑部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于8月2日至5日联合召开了研讨会,同时对青岛台另一个很受听众欢迎的谈话类节目《连心桥》做了听评。在这个专栏…  相似文献   

19.
将听众评议引入节目质量评价体系,是市场经济下广播要生存、发展、壮大,在大众传媒中不断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自2003年6月开始,我台随着节目评议工作的正式启动,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听众评议工作,也步入了轨道。  相似文献   

20.
广播戏曲节目作为广播媒体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史悠久,节目形式完备,但结合当前广播文艺工作的实际,它又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传统戏曲文化发展的萎缩、听众的老化和节目播出形式的相对成熟所带来的创新慢节奏,已经是我们不得不正视和面对的问题。如何在广播传媒面临新的变革的形势下将这一传统项目———戏曲节目办活办好,办出特色,是一个必须认真总结和思考的问题。一、多渠道了解听众所需,拉进与听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