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我们到一所山区中学采访。在与一名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聊天时,感受到这位教师发自内心的职业认同感。虽然课业负担很重,虽然还要承担许多额外的工作,但是这位教师毫无怨言地“累并快乐着”——因为“每每看到学生课堂上顿悟的表情,这种幸福的瞬间积累成对教书育人最本质的感悟”;因为“学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即使是信息技术教师,也拥有同等晋级的机会”;因为“信息技术在学校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融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整体工作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工具,信息技术教师大显身手的空间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2.
一、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现状 对于学科教师来说。专业成长是保证和拓展该教师群体生存成长的大事。谈起教师专业成长,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可谓不尴不尬、一言难尽。因为.普通学科教师只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管好本学科教学之后便高枕无忧。而与此不同,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只是主任“技工”任务,而兼任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组建领导班子是校长的重要决策,它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成败。因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与其具有的“三力”对学校工作至关重要。一是“向心力”。维护学校核心利益,配合学校中心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执行力”。贯彻执行中心工作和做好分管工作的能力;三是“影响力”。在教师中是否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某中心学校新校长走马上任,恰值期中教学工作小结,他放了一把“火”;把每个教师的教科书都收上来逐一翻检,又把凡在教过的课文中圈划符号、写上批注的教本挑出来展览,张榜号召大家向这些教师学习。因为长期来只检查教案,未闻有检查教本之事,并且要大家学习的竟又是这种“糊糟糟”的教本,因而有人说他放了一把“怪火”。我以为这把怪“怪火”放得好,好就好在它烧到了只重教案不重实际效果,只重摘抄参考资料不重钻研教材的不良风气上了。能烧起这一把“怪火”,足见这位校长是一位教学里手。本来么,教师上课也如打仗预先制定“作战方案”,是天经地义的事;学校领导翻翻教师的备课笔记,看看教案设计,也是做好工作的份内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无比光荣,因为它一直被誉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追逐的目标!虽然信息技术学科属于边缘学科,信息技术教师受重视程度不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课堂教学成功的追求。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表演绝活的“演员”,而是一堂课的“导演”,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发展创新,可以说,教学的时时处处都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王鉴老师说:“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与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周金梅 《教学随笔》2009,(12):44-44
在第一次浏览教师花名册时,我就被她的初始学历是本科所吸引,因为在这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初始学历本科是极少的。把学校的宣传报道工作交给她,我要打磨这位年轻教师,让她在我们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开出绚丽的花来。虽然班子成员有所反对,虽然听说她身上有许多缺点,虽然她从未认真动笔写过什么,但我还是坚持。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相对较少,不仅需要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辅导学生学习,又要负责学校网络及电脑的维护、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指导等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如果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所欠缺,自身又不注重学习与反思,工作起来就会非常吃力。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处于“单打独斗”之境,这是制约其专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获得“新生”,实现“小学科大作为”?关键在于教师自觉地借助网络这把“利剑”进行专业“磨砺”。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十年,各学科一批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但其中信息技术教师比例相对很少。而在这一批批骨干教师成长和成功的背后,却都有信息技术教师付出的智慧和汗水。因为信息技术教师除了信息课教学之外,很多时间都忙于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忙于指导和帮助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忙于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替,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学校很多中年教师都处在“平庸”的地平线上。他们缺乏进取心,工作上敷衍塞责。一句话,中年教师“平庸者”俯拾皆是。面对如此众多的“平庸者”,不免令人感到惋惜、心痛。中年教师本来是学校的栋梁,因为人到中年,其社会阅历、生活经验、教育感悟、教学智慧、人情练达、洞明世事等方面都是其他年轻教师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管理中,有些学校的决策者认为,多给教师发奖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激励策略。虽然多发奖金能够激励教师,但如果发放奖金的政策有失公平、公正,则会在教师间引发矛盾。下面就以几个实例来加以说明。案例一:某学校,因为在管理上缺乏对教师具体的奖励办法,因此,学校决策者只能以“大锅饭”的形式来对教师进行奖励。虽然是以平均数来奖励教师,但为了让大家多拿奖金,学校采取逐年提高的原则发放奖金,企图使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能明显提高。在一团和气地发放奖金的情况下,很多教师这样想:奖金同样多,就意味着大家的工作重量、质量差不多。我教六年…  相似文献   

11.
陈连林 《江苏教育》2008,(17):43-44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施恩教授的“心理契约”理论也可以转述为学校管理的一种状态:学校的成长与教师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学校与教师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即学校能清楚每位教师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教师也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学校能实现他们的成长期望。  相似文献   

12.
一般教师都害怕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因为在“推门听课”的背后将是领导的严格审视;而在松江区民乐学校,教师都非常欢迎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又将是一次令人心情愉悦的学习机会。这一切的转变来自于学校教学评估中心的成立和运行。  相似文献   

13.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都有双重身份,“业余时间”教教信息技术课,更多时候是在从事网络管理的工作。网络管理工作的内容复杂多样,小到信息输入、机器重装,大到网站建设、网络维护……总而言之,只要和计算机打交道的活儿基本上都是信息技术教师的。这些工作在外人看来可能既烦琐又无技术含量,但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少不了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马奎明 《今日教育》2023,(11):58-59
<正>新课改以来,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各地信息技术教学仍然比较混乱,诸多方面较为随意,教学效果仍然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课时开设时数随意,学生永远都面临“零起点”问题;教材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更新不及时、不到位,内容重复,目标重叠;专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专业不对口;单个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人数偏少,工作繁杂,无法顾及学科教学教研和同侪互助。  相似文献   

15.
透视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些年来,从各种报纸媒体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案例,反映出教师们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职业倦怠。某地学校一位教师在期末工作考评中成为“末位”者,这位可能面临“淘汰”的教师万般无奈,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心理重负之中,在学校吞下一枚金属,以示“抗争”,惹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国政府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但几年来,“整合”的实践情况并不理想。人们在总结分析教学中技术整合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时,住往都是从信息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以及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去分析探讨,几乎无人论及学校管理特别是校长在“整合”中的责任和角色的问题。事实上,在一所学校的范围内,前面所述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都与校长的认识、理念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一位新毕业的年轻教师,因为期中考试自己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比另一个班差几分,学校领导决定不让他继续教数学,安排他教其他课程。不久,这位教师在家自杀。造成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管理者只注重“工作体”的教师,而忽视了作为“生命体”的教师的存在。当然,这个例子不具有普遍性,但至少说明,一些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需要更新,管理策略和措施也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不拘一格方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专家讲座一直是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然而,这种教研活动的效率往往并不高。有一次,一位外出听课回来的教师告诉大家:“一位特级教师在正式讲课前先作自我介绍,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很多来听课的教师都认识他。原来,这位特级教师去年在另一所学校举办过讲座,很多教师都慕名前往听讲。知道了这一情况后,这位特级教师当场愣住了,因为他此次要讲的内容与上回没有两样。最后,这位特级教师没有办法,只好将讲过的内容再讲一遍,台下举座哗然!”的确,对于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难免缺少“爱”的激情。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的路该怎样走呢?我们…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我参加工作,从不被重视的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教研主管,再到如今承担重要工作的学校管理干部,我实现了“跳出学科看教育、从一线教学到教育服务”的自我超越和价值体现,成长为教师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整合型”培训模式涉及到三个层面的整合:一是在目标层面对“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培训目标的整合;二是在规划层面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制定、培训团队与资源建设、培训实施、培训评价与反馈”等五个培训阶段的整合;三是在操作层面对“信息技术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化培训内容的整合;对“专家讲座、观摩研讨、实地考察、学员论坛、成果展示”等培训方式的整合;对“面向个体、面向小组、面向班级”三种培训策略的整合;对“组织管理、资源建设、网络平台、人力资源”等支持体系的整合.以“国培计划( 2010)——吉林省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为例,本文在实践层面探讨了“整合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