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庆年间,中国人黄亚胜在广州被英国水手杀死,成为影响鸦片战争前中英商贸、外交及司法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本文汇集东印度公司档案、基督教会档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以及《达衷集》中保存的黄亚胜案件档案资料,考证还原案件的原因、审理过程及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
嘉庆年间,中国人黄亚胜在广州被英国水手杀死,成为影响鸦片战争前中英商贸、外交及司法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本文汇集东印度公司档案、基督教会档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以及《达衷集》中保存的黄亚胜案件档案资料,考证还原案件的原因、审理过程及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3.
林文 《兰台世界》1999,(6):40-41
葡萄牙人利用澳门向中国输入鸦片在明朝时期就有记载.在清朝初年,葡萄牙人从印度的果阿和达曼贩运鸦片到澳门,每年为200箱,每箱120斤.在英国人从印度对中国输人鸦片之前,输人中国的鸦片,几乎全部都是由澳门的葡萄牙人经营.  相似文献   

4.
最初的模样 我在一本书里见到这张图,图下注明:这是上海的英国领事馆——它最原始的样子。如今,它是外滩保留下来的最早的东印度公司式样的洋房。  相似文献   

5.
2007年岁末,在中国的南海上打捞的一艘宋代沉船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眼球,这艘被命名为"南海1号"的沉船,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奥秘呢?偶然机会发现沉船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队员在荷兰海事博物馆的一份旧报上发现:一艘东印度公司轮  相似文献   

6.
印度早期报刊的诞生和发展是与英属东印度公司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从印度早期报刊的诞生、发展和新阶段各个时期中,东印度公司对报刊的恐慌、反扑和退场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东印度公司经历了初期的被动反应,中期的积极应对和后期的无奈隐退的角色转型,因而认为东印度公司在早期印度报刊的发展中具有双重性质。即东印度公司虽然主观上不乐见报刊业,但为了利用报刊业达到其目的,不自觉地推动了印度报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京档案》2000,(1):41
十七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为了方便在亚洲的掠夺,设立了『东印度公司』,并留下大批『东印度事务报告』(档案).  相似文献   

8.
外国鸦片贩子在中国最初的贩毒基地是澳门.葡澳政府规定在澳门经营鸦片贸易必须由葡萄牙人代理.英国商人对此极为不满,试图绕开葡萄牙人自行贸易.1780年,英国商人在澳门西面大横琴岛上一个叫燕子湾的地方建立了鸦片储运站.  相似文献   

9.
睢萌萌 《兰台世界》2012,(36):75-76
1855年,英国伯爵沙甫慈百里上书英国外相,呼吁停止对华输入鸦片,掀起一场反对鸦片贸易风波。在中国的多名英国传教士、医生、殖民地官员各抒己见,有反对者,有支持者。作者通过翻译、研究有关档案,对这一段史实进行归理。  相似文献   

10.
1831年,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大班马治平(Charles Majoribanks)撰写了一篇介绍英国人性格特征的文章,传教士马礼逊将其翻译成中文小册子——《大英国人事略说》,小册子在大清民众、官员与道光皇帝之间广为传播。现对小册子的传播话语展开文本分析,从传播的话语视角,对小册子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和传播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小册子的话语在中英文版本中的差异呈现。这些差异的形成可在中西观念对比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1.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6月,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700余人携带英王信件乘海军“狮子”号舰到达广州,带来了前膛枪、望远镜、地球仪、天体运行仪、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当时广州是清国唯一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在清朝官员眼里,那些来中国的外国人和商人就是来经商的,而官员来华就是来进贡的.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事先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专人到广州通知了清朝官员,但未暴露马戛尔尼使团为了“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获致的商务礼仪与外交权利”和使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成为我们本土制造业和印度的市场”的真正使命与意图.  相似文献   

12.
东北开埠后英国鸦片开始大量输入,这既是英国在整个中国进行鸦片贸易的延续,更是为了迅速打开东北市场、弥补贸易逆差、掠夺中国东北财富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王心文 《湖北档案》2011,(10):39-41
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熟悉爱戴的印度朋友。1881年,泰戈尔早在20岁时就很关心中国问题,曾写过一篇激烈谴责英国人到中国贩卖鸦片的文章《在中国的死亡的贸易》:"这种贸易和积累财富的方法,只有用客气的口气才能叫做贸易。它简直就是强盗行为。"1916年,泰戈尔访问日本途中驻足新加坡,见到中国的码头工人,从他...  相似文献   

14.
据最新数据表明,1994年英国对印度的图书出口额增至1140万英镑,比1993年增加200多万英镑。这表明英印之间的图书贸易已接近1990年前的水平,同时也表明印度图书市场趋于稳定。1991年由于印度对图书进口进行限制以及卢比贬值,英国  相似文献   

15.
美国出版公司正在策划投资印度2.5亿美元的英语图书市场,并要求印度从英联邦的版权圈中划出,以摆脱传统上印度版权由英国出版公司控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动态     
“赫芬顿邮报”推出印度版
  2014年12月8日,美国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与印度时报集团合作推出印度版,这是其第13个国际版。“赫芬顿邮报”网站同时宣布,他们的下一个重大目标是推出中文版。
  “赫芬顿邮报”创立于2005年,3年前被AOL(美国在线)以3.15亿美元收购。“赫芬顿邮报”三年前开始推出国际版,一直通过与当地媒体公司合作的方式部署这一方案,包括英国版、加拿大版、韩国版、日本版和巴西版。该公司还准备在未来几个月推出澳大利亚版和阿拉伯语版。不过,该公司的下一个大项目是中文版。  相似文献   

17.
动态集装箱     
法兰克福书展快讯英美版权战场迁至印度一些美国书商决定不再顾虑英国对印度这一快速发展的市场限制,从而使得印度成为了英美出版商之间一个新的出版物版权争夺战场。同时,英国也开始全力抵制美国将印度变为开放市场的企图。西蒙·舒斯特英国国际销售主任Jonathan Atkins说“:印度问题不只是欧洲的排外性问题。美国出版商已经意识到印度市场在未来20年将以很快的速度发展。”企鹅集团的首席执行官J o h nMakinson也说:“美国出版物是在通过非法的途径进入印度市场。虽然,美国出版商大都认为,这与他们无关,是发行商的原因,所以对此视若无睹…  相似文献   

18.
晚清以来浙江深受鸦片毒害,在省内不仅有超过20万人吸食鸦片,而且还有超过40万亩的鸦片种植面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军政府积极开展禁烟运动,不仅在省内厉行禁烟,而且在外交方面维护国家利益,顶住英国的压力,最终使浙江成为中国最早禁绝鸦片的省份。  相似文献   

19.
马礼逊(1782-1834)是英国籍基督教新教传教士,英国重要的汉学家.他是新教最早来华的传教士,1807年经美国纽约到达广州,因清廷禁止传教,只得在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做译员.马礼逊早年在伦敦师从华侨学过初级汉语,到广州后受外交官多马·斯多东影响,继续悉心钻研汉语,水平益增.不仅能用汉语翻译<圣经>,还编撰了六卷本的<华英词典>,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设立印书馆,创立了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他为汉语国际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出于自身利益,英国政府对中国的鸦片问题十分关注,专门指派外交官、传教士等在华英国人考察。他们考察后认为,由于晚清政府无力禁烟,致使鸦片迅速国产化,罂粟种植在全国普及,但以西南为甚,鸦片产量巨大,而且一直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