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西夏的诗歌、谚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公元1038—1227年)的诗歌、谚语,文献中很少看到。一九○九年,老沙皇的文化间谍柯智洛夫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黑城”遗址中盗走大批西夏文物、文献,其中就有诗文集和谚语。但是时至今日,时间已过了七十年,苏联方面并没有把这些诗歌、谚语整理出来,或将全部西夏文原作予以公布(其它方面的内容也是如此),只是在苏联早期西夏学家聂历山的遗著《西夏文字及其文献》一文中做了一点介绍①。据聂历山自己说,由于他对西夏文字的音义未能全懂,所以大部分诗歌翻译不出来,只能介绍他认得的极少部分。但就其公布的这几个诗段和谚语看,对于研究西夏的社会历史问题还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依据图录,通过对敦煌研究院所藏0669号西夏文《金刚波若波罗蜜多经》翻译,对该文献进行了缀合和断代.在此基础上复原了西夏文《金刚经》的完整修持仪轨,并与俄藏汉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汉文本与夏译本的区别,在其中新发现了一个西夏文字“(弢)”,这为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历年来发现的西夏文、回鹘文、藏文、梵文、蒙古文、八思巴文、叙利亚文、婆罗迷文等多种民族文字文献的数量、收藏单位、研究情况以及回鹘文木活字发现经过、数量、收藏单位等进行了概述,并对莫高窟北区洞窟新发现的、现存敦煌研究院的多种民族文字文献和回鹘文木活字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景泰出土的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及流传序残页,是蒙元时期的木活字本佛经,这是一份未曾公布过的新材料.本文对文献进行了初步的考释研究,以期为学界提供新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护国三宝偈》夏、汉、藏三种文字的文本进行了对勘研究,指出西夏文和汉文九字本当是由藏文同步译出,且翻译时夏、汉两本之间互有参考,西夏文七字本则是在九字本的基础之上缩减而成。按照西夏的度僧考试以语言分科的习惯,论文推测党项、吐蕃童行以党项语念诵该偈的西夏文九字本《守护大千国吉祥颂》,而汉人童行以汉语念诵其相应的汉文九字本《护国三宝偈》。不过,汉文九字本对个别常见藏文词汇的处理出现了失当,给人的感觉是汉译者的翻译或佛学水平可能不是太高。  相似文献   

6.
正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编著的《俄藏黑水城文献(29)》,2019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收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西夏文佛教文献约110余号170余篇。这些文书有刻本、  相似文献   

7.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文献资料室有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共编号1500个,其中藏文文献15件.这15件文献既有印刷品,也有手抄件;除麦研.T.16(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时代为唐代外,其他14件均为明清时代文献.今列出目录,并对个别文献做简短考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伯希和对敦煌文献的考察及收集的描述,分析了法藏西夏文文献和俄国收藏的关系,探讨了敦煌研究院搜集的北区石窟的西夏文文献,回顾了西夏文的发现、研究和刊布的简单历史,从而证明法国、敦煌研究院的西夏文藏品是同宗同源的,法国藏品同俄国藏品也有部分的联系。法国藏品对于敦煌西夏文文献相互的证明、参考作用是其他馆藏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藏文《大藏经》目录从最初形成直到清代的发展历程,指出藏文文献目录学的形成及特点与藏文《大藏经》目录编制的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瓜州博物馆》一书公布了两件西夏文献图版,出土于甘肃省瓜州县东千佛洞泥寿桃洞,《中国藏西夏文献》甘肃卷没有收录。文章通过对瓜州县东千佛洞两件西夏文文书翻译考释,认为瓜州东千佛洞西夏文1号文书是蝴蝶装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印本,内容为"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和"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残页,其翻译底本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汉文本;瓜州东千佛洞西夏文2号文书为《慈悲道场忏罪法》卷首残页。由此可窥见西夏瓜州地区《金刚经》和忏法思想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夏译汉籍是西夏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文献不仅在西夏语文译释研究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对汉文今本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可据以补充脱文、纠正误文等等。目前在大量夏译汉籍多已获得公布和解读的情况下,希望学界能够充分重视夏译汉籍的互勘、互证功用,并利用它们通过比较进行别错纠缪。  相似文献   

12.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是中医文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丰富了唐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典籍;为古医籍的校勘和辑佚提供了善本;保存了西夏本民族的医药文献,补充了民族医学内容。对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医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应引起中医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12世纪时,西夏人在翻译汉文和藏文佛经的过程中,认识、了解和掌握了佛教的观星术,并发展成为民间广泛流传的星曜崇拜。依据俄藏西夏文文献《种咒王荫大孔雀经》、《九曜供养典》、《圣星母中道法事供养典》、《佛说金轮佛顶大威德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及西夏佛教艺术文献《星曜坛城》和其它相关材料,可窥知西夏的星曜崇拜和坛城法事活动的全部过程。西夏的星曜崇拜结合了印度、吐蕃和中国佛教星相观的特征,但更倾向于中国化的观星术,具有明显的密教特征和中国化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正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主编的《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大型图录30册)第一册《敦煌研究院卷》于2017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彩印出版。本册收录了敦煌研究院收藏的175件出自藏经洞的藏文文献,这些藏文文献基本为接受民间捐赠与征集,现保存于敦煌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敦煌研究院卷》内容除一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件《二万五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外,其余均为《十万颂般若波罗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昆明圆通寺一担斋藏有一幅带西夏文施经题款的“药师琉璃光佛会”版画,构图与大理国“张胜温画卷”上的“药师琉璃光佛会图”相同。这幅版画上的西夏文题记内容可以在西夏时代的文献中得到验证,但其中有几个字写得不正确。估计版画产生于明代以后,并非西夏时代原物,对研究西夏文在晚期的流传或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过去人们只能依据发现的西夏官印文物来研究西夏印章的特点,但由于所见品种较少,且多为二字“首领”印,对其制度知之甚少。随着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的译介公布,其中有关较为详细的法律条文,可使大学重新认识西夏印章制度的特点。西夏官印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以西夏文九叠象入印,由于这种九叠篆书笔划较多,所以屈曲盘绕的西夏文占满了印面空间,使得整个印面显得非常饱满,给人以浑厚古朴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敦煌文物研究所藏有古汉、藏、西夏等多种民族文字的文书约七百其中西夏文书仅三件,均属佛经。一件为《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其余两件同为图解本《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以下简称《观音经》)。但一件仅残存10页,且扉画已佚;另一件则文图并茂、首尾完好,是本所一。重要而珍贵的藏品。它是1959年3月,本所文物保护工作者窦占彪在维修莫高窟宕泉(俗称大泉)河东岸喇嘛塔时,于最南端一座小型塔婆中发现的。与它同时发现的还有上述《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西夏统治敦煌(1036—1226年)将近两个世纪,石窟寺中留下了不少佛教遗迹和艺术品,也留下了不少西夏文题记(虽然多数属于游人功德记)。但在这次发现之前,还不曾有较为完整、较为重要的西夏文献出土。此次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更为重要的是:据我们所知,此图解本西夏文“观音经”为现存海内孤本。它为考察研究西夏佛教  相似文献   

18.
对武威藏西夏文《五更转》进行了全文译释,并与敦煌文献中的《五更转》和俄藏西夏文《五更转》作了比较,指出流行于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五更转和西夏五更转,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西夏文《五更转》是西夏少数民族在唐五代敦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编创的西夏民间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9.
西夏文字和书籍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哈喇浩特文献发现之前的西夏文字研究。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西夏学的准备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乌韦烈、沙畹、德维利亚、巴赛尔、毛里斯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只限于对最初发现的一批西夏文古物—居庸关六体刻石、凉州出土的窖藏钱币,凉州出土的感应塔碑、《妙法莲华经》的研究;只限于已发现的确定为西夏文的文字研究。而这些研究,亦仅限于试图初步识读和解释。M·毛里斯得到了第一部西夏文书籍残卷《妙法莲华经》,使他能  相似文献   

20.
马德 《家教指南》2006,(3):37-41
本文对甘肃各地收藏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吐蕃文文献(敦煌藏文文献)作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对敦煌市博物馆藏梵夹式经页《十万般若颂》的分类叙述;同时就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的价值、意义作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