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佳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1):118-120
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面临战略调整和改革创新的艰巨任务。为了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信息播发的时效和先机,“现场直播”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多家电视机构竞相采用的新闻传播方式。主播,作为新闻直播报道的媒体形象代表,其职业素养、播报水平及风格特色直接关系到一家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质量及影响力。文章通过分析主播在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中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及拓展素质,并结合相关典型案例,试与新闻主播从业者共同探讨如何提升自身职业综合素质,探寻优化电视新闻传播“外在形象”及“内在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刚 《华章》2013,(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创新,各类型节目纷纷亮相荧屏,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新闻访谈节目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特性以及发展趋势,讨论了媒介技术对新闻访谈节目现场直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央视在对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报道中,体现了我国电视新闻直播新的变化与发展,树立了崭新的媒介形象,翻开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声音元素,越来越受到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好同期声,发挥同期声现场感、真实性的优势,把电视新闻报道做的更好,值得电视工作者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与报道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报道形声并茂,是最能体现电视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最具电视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深受电视观众欢迎,是需要大力提倡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电视记者要报道好现场,就要驾驭好现场,并要注重报道艺术,才能使现场报道节目成为与观众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6.
吴小莉,现为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活跃在两岸三地的王牌主持人。1997年香港回归60小时大型直播、1998年赴北京对“两会”的报道,使吴小莉名满天下,备受瞩目。特别是此间吴小莉对董建华特首和朱镕基总理的精彩采访,已成为电视新闻传媒史上的经典成功范例。如今吴小莉已在电视传媒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10年,而早已成为“历史”的学生时代,则成了吴小莉人生旅程中的一段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7.
马蔷 《华章》2013,(14)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电视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电视新闻系列报道作为电视事业中的一部分,其在报道中实现优化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积极的研究电视新闻报道的结构,从而努力实现对电视新闻系统报道的整体优化控制。文中分析了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区别,并进一步对系统报道的特点及采编要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融合进程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观念,在国际传播意识、信息公开意识及受众本体意识等方面,得到了强化;在其传播方式上,新闻解释权的竞争、直播方式及多媒体生产方式,有了新的突破;而社会化媒体,则给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视与社会化媒体的竞争与合作,促使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发生了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媒体已迈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新闻评论模式,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由报道时代走向评论时代.本文通过分析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及特点,针对其创新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效推进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使其在传媒市场中赢得更多的受众,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公信力打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语体变量包括"功能意图、人际关系、传介方式"三个维度,不同语体类型具有不同的变量组配方式。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新闻报道的语篇形式和语言特征发生了变化,语体变量组配关系有所改变,其中电视直播的现场报道即为典型之一。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在三大基础变量上分别表现为:"单方面设定叙事、描写""平等、不对等交互一对多、正式性低准备度""口说、电视、现场性时间、处所、指示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韩作生  王娜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96-98,100
结合企业电视报道的特点,提出了对企业电视新闻文字稿件的认识;比较深入地分析了企业电视报道文字稿件写作的具体注意事项及如何将报纸稿件修改成适合电视播报的稿件。  相似文献   

12.
电视社会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报道形式之一。而实践证明电视现场报道则是改进电视社会新闻的一种有效的、主要的手段。现场报道分为完全性现场报道和不完全性现场报道,有着独特的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坚持“实名制”可以使舆论监督落到实处,并能加大整顿社会歪风邪气、伸张正义的力度,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深入人心。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实名制”这种信息公开的报道方式会牵涉到一部分人、团体甚至是国家职能部门方方面面的问题及利益,因此媒体及其工作人员在报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形式的阻力,但是从国内外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来看,随着我国法制的完善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在电视新闻评论报道中坚持“实名制”将逐渐成为新闻评论类报道节目最重要的基本特征之一,而电视作为强势媒体也必将在社会舆论监督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飞 《华章》2013,(3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已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进行的报道。它是最有电视特点的报道形式。现场感、参与感、视听综合调动、人格化传播等电视传播等主要优势在现场报道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它也受记者或主持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不正确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的第一传媒,现代社会文化摇篮,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发挥电视直播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对现场直播报道模式突破,做到真正的"速播—速改"的直播模式,电视现场直播节目的出现如虎添翼,使电视的魅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现场报道是电视社会新闻报道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社会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形式之一。实践证明电视现场报道是改进电视社会新闻报道的一种有效的、主要的手段。现场报道分为完全性现场报道和不完全性现场报道,有着独特的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关注》为代表,教育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陆续在各地方教育电视台出现,这一现象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由于目前教育电视新闻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收视率较低,内容比较单一等,因此必须加强教育新闻的深度报道,这样就给电视工作者提出了以下的要求:必须要有宏观意识、精品意识;选题要准确;时效性要强;要注意挖掘新闻背景材料。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受众对电视节目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教育电视新闻只有加强新闻的深度报道才能在社会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四川电视台在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中倾全台之力采用直播报道展现现场情景,在新闻资源运用、新闻现场报道、新闻叙事手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直播报道模式,喻示着西部地区省级电视媒体区域突围的态势,为省级卫视在激烈的竞争中探索用新闻报道实现跨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电视摄编实训看新闻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摄编实训以培养学生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思维与实际操作技能为目标,模拟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与电视新闻制作机构接轨,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缩短和消除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期。电视摄编实训探索了新闻实践教学的可行模式,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闻评论这种电视新文体的变化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从中看出,当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更多地体现出了电视工作者对电视本性的认识、把握与回归。同时本文在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的正功能后,特别指出了它的负功能,使人们对异军突起于荧屏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