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也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人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本文拟挖掘海安县墩头镇的本土红色文化,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在幼儿心中播撒爱国的种子,使爱国主义教育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心中奠基。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的。幼儿园要合理地对各类教育因素进行整合,在幼儿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样可以使幼儿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拥有乐观的情感和优秀的个性。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本土文化,探索适合幼儿操作发展地民间手工艺术,引导幼儿感受丰富与优秀地祖国文化,激发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高晓琴 《广西教育》2013,(41):92-9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园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全国草绳的生产基地。鉴于此,我园努力将草绳融人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将草绳纳入到幼儿游戏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力求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这样的教育思想,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搬到”实践当中,用生活来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民俗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明确要求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作为历史上多种文明交汇融合之处的吕梁,民俗文化灿若繁星,让幼儿参与多种吕梁传统文化活动的体验不仅逐渐内化为幼儿的生活经验,也成为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民俗存在于民间,和日常的节日、生活紧密相连。它能为幼儿所感受和体验,是一种丰富的本土教育资源。如冬至做糍粑,端午包粽子、挂艾草、跳竹竿,春节贴春联、舞纸狮(龙),元宵做花灯等,都能为幼儿的学习提供生活的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的意义及问题的提出“传承地域文化、弘扬民族艺术、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先进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对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教育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碰撞,引发了我们的深入思考:现代教育应当是全方位的,应当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如何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科学地制定教育活动目标,引导幼儿从身边的人、事、物中亲自体验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感受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并提高幼儿生活活动的能力、学习能力及探究知识的能力,使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这既是…  相似文献   

10.
周艳 《学苑教育》2019,(14):8-8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创建一个丰富、健康的生活环境,并满足他们各方面发展的需求,要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幼儿,他们处在丰富的资源之中。让幼儿全身心地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理念。本文主要在充分利用“百草园”中的相关材料,对如何开展幼儿特色教育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在地文化是一个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且仍在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集合了当地特有的人文、美学、民俗内涵,带着深刻的地方烙印,是每个地区独特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应充分挖掘在地文化资源用于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幼儿对在地文化的认知,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在地文化。现结合我班在游览石头城遗址公园时生成的“鬼脸城”大班美术写生活动,来探究在地文化资源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很多国家都重视对孩子进行传统节日教育,以把传统文化渗入到孩子的心中。我国也已经把一些传统节日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针对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经明确指出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笔者认为,利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开展幼儿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昕 《考试周刊》2014,(88):187-187
很多国家都重视对孩子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以把传统文化渗入到孩子心中。我国已经把一些传统节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针对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因此,利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开展幼儿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指导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传统民间游戏以其独有的特点、优秀的历史创承文化,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的同时,也完善现代幼儿园游戏体系,它不仅可以给幼儿带来欢乐,而且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刘桂英 《学前教育》2013,(11):48-4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在“传承经典、融合现代”的办学理念下,我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幼儿从小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我围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愿望。《纲要》指出幼儿同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人于。整合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社Ⅸ、家庭、同伴资源,加深幼儿对传统灯节的认识。体验灯节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如何把乡土文化融入幼儿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岭南文化具有独特的位置,岭南文化“开放、兼容、务实”的品格,在今天和未来仍有价值,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丰富与优秀的祖国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深刻阐明了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我园基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以“营造岭南人文氛围,创办特色园所”为思路,启动了“幼儿岭南本土文化教育课程”的研究课题,整合岭南人文精神,渗透…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本文介绍了我园以“剪花娃”社团为载体,以“坚持向民间学习”为理念,积极挖掘民间剪纸艺术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民间资源,探索民间剪纸艺术如何融入园本课程的思路与方法,让幼儿在民间剪纸文化中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