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忆这个文化学的核心概念,为日本女性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路径。在日本的明治、大正时代,日本虽然学习西欧的先进文明,却将女性置于此外,仍然以"贤妻良母"为妇德标准来束缚女性。"生儿育女"是日本近代女性作家的肉体记忆,"贤妻良母"则是精神记忆。女性作家在作品里否定社会对其"生儿育女""贤妻良母"的定位,肯定满足自我欲望的"主体的性",以争取女性的肉体解放和精神解放实际上只是一种表象,而深层次的文学内涵则是要重塑女性作为主体的肉体记忆和精神记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期,贤妻良母主义盛行,与男性话语中的"贤妻良母"不同,女性知识分子从女性角度出发,赋予了它独特的含义,这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生活经验.她们重构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提高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在思想观念方面为女性解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春秋·钩沉     
1914年7月10日汤化龙提倡贤妻良母教育1914年7月10日,教育总长汤化龙在一次讲话中主张禁止设立女子法政学堂,提倡贤妻良母教育。他说:"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倡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倡导女子参政,遂至有女子法政学校之设立。""余对于女子教育方针,则务在使其将来足为贤妻良母,可以维持家庭而已。"  相似文献   

4.
"男主外,女主内"是近代社会的家庭伦理模式,它要求女性争做贤妻良母。娜拉本意要做贤妻良母以实现自我,"假冒签名"事件却令她做不成,所以才离家出走了。婚姻中许多难题,不是能一走了之的,人生需要相互担待,相互包容。伦理的规范和法律的规范可以数学式地复数存在,生活亦需要含糊暧昧,娜拉的出路在于及早回头。  相似文献   

5.
日本女性具有温柔、谦卑、顺从、忍耐、忠诚、坚毅、果敢的性格,是不折不扣的“贤妻良母”.这种“贤妻良母”型女性的形成,与日本的传统女性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在日本的教育传统中,女性教育的教育理想和目标就是使女子拥有强健的体魄、柔顺的性格和治家的本领,实际上就是培养“贤妻良母”.“贤妻良母”思想已经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2014,(5)
正如今,日韩高等教育培养的一些女性,她们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如何作贤妻良母。美国Wellesley女子学院闻名遐迩,培养的著名校友有宋氏三姐妹、希拉里·克林顿等等。Wellesley宣扬它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是未来的第一夫人,而是作未来的总统。网上有人感叹:"我们曾经在大学校园里那么努力地让自己不安分、不妥协、不放弃,为的就是变成贤妻良母?"  相似文献   

7.
《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中娜拉的出走反映了自我认识不足、缺乏主见、做事冲动等诸多性格缺陷,娜拉实则离"贤妻良母"尚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8.
刘向<列女传>塑造了一系列异彩纷呈的女性形象:诸如教子有方、匡夫以道的贤妻良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的爱国女子;仁智聪慧、能言善辩的才智女子等,极大丰富了我国古代妇女形象的画廊,从而有力驳斥了"列女"是谓"烈女"的无稽之论.  相似文献   

9.
程懿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1):107-110
冰心<关于女人>这部小说集中叙述人的性另4意识,其笔下"新贤妻良母"的传统特征,以及体现得不够充分的女性意识,决定了其并非女性主义文本,而只能纳入前文本范畴.  相似文献   

10.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精神,实践着现代女性自我完善的新路。双重性格、双重能力、双重责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确立了"职业女性+贤妻良母"的角色定位,反映了女性在自我认识上一个质的飞跃,现代女性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新的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作为社会性别话语的“贤妻良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为什么缺乏群体意识、缺乏自我?本文试图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范畴解读“贤妻良母”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贤妻良母”曾经被革命、解放等话语使用过,但任何一次使用都忽略了它的社会性别含义,忽略了它对两性生活方式的表达。正是蕴含着两性生活方式的贤妻良母话语将女性支解为“妻”“母”“媳”“婆”和“女人”,女性因而难以找到自我。  相似文献   

12.
杨澜是个大忙人,主持人、董事长、商界名流,这些工作上的称谓与传统中的"贤妻良母"形象近乎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杨澜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接受采访时,杨澜坦然说起了自己的育儿经。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她是如  相似文献   

13.
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蒲松龄,他的思维模式、道德标准仍未能超出传统伦理思想的范畴。他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为数不少的"贤妻良母"形象。解读这类形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十七世纪女性的真实风貌,更能由此了解蒲松龄在塑造现实女性时所袒露出的男权意识的伦理理想。  相似文献   

14.
贤妻良母本是个好词。但由于是从封建时代沿袭下来的,在传统意义上有视女性为男性的附属品、相对男性处于服从地位之意而遭到人们反对。应对其涵义进行改造,赋予现代意义。女性为妻为母当然要成为贤妻良母,这与成为现代女性不矛盾。  相似文献   

15.
讲述离婚故事的是清一色的男士们,在他们的叙述中隐约看出,离婚自由实践中的受益者是男子,那些没有良好教育条件和优越家境的女子在所谓的"妇女解放运动"中不幸承担了"牺牲者"的角色。大多数妇女的主要阵地仍然是家庭,"贤妻良母"作为妇女性别角色的定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1892-1973)的获诺奖作品《大地》(1931)与美国经典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的《觉醒》(1899)(一般被视为美国女性文学的开山之作),分别塑造了为人妻、为人母的阿兰和爱德娜形象。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对比发现,阿兰是一位符合中华传统女德的贤妻良母形象;而爱德娜则不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此研究旨在对现代女性成为贤妻良母、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犁先生的散文《亡人逸事》以其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于日常小事中见深情的笔法打动着读者,成为当代文学中悼亡作品的名篇。文章记述了妻子生前"并不感伤"的几个片段,刻画出了一个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贤妻良母形象,淡淡的叙述给人一种悠远的温馨眷恋感,一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代城乡变化,闽西土楼里的客家女性地位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经过多年的调查,勾勒出历史上客家妇女在传统社会中的四种代表性模型:"健妇""贤妻良母""革命女性"与"国际模式",并发现了第五个模式,即"离土不离乡的新客家妇女"。从三个角度:文献、客观数据、人类学观察进行解释,突出有关客家女性的叙事。  相似文献   

19.
曾经被评论界冠以新写实的"双子星座"之一的池莉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她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客观冷静的叙述变为理想和观念的激情表达,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她笔下塑造了三类栩栩如生的新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而是具有独立人格、敢做敢为的现代女性。  相似文献   

20.
传统女性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大多数女性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产生重大导向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传统女性文化主要由女性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所构成。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女性文化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价值观的逐渐淡化,贤妻良母新含义的赋予;女性在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地位的独立,以及在法律上平等权力的获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