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畅销书:观念与实践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为一个舶来概念,畅销书(best-seller)以“概念”形式究竟何时传入我国出版业,尚需要进一步的史料追踪,暂且存疑。但畅销书在我国出版业内早有端倪,甚至成为一种目的性实践,实属不争之论。对畅销书的史学研究不是本文的目的,这里主要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畅销书出版中未曾完全廓清的某些观念性问题,从而给中国式畅销书的出版提供一些借鉴。作家出版社的编辑杨葵撰文称,1995年是我国畅销书出版的起始之年。其立论的标志,是这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被认为是“畅销书”发轫之作的《廊桥遗梦》;此外,另一个畅销书的标志性…  相似文献   

2.
新兴技术带给出版业的不只是数字化的革新,更是产业链的重构和发展模式的变革.作为大众消费品的畅销书,其出版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呈现新时代特有的新业态.出版新业态相对传统业态而言,是一次全面的转型升级和系统模式创新.文章选择畅销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畅销书案例,梳理了畅销书基于精细化出版模式的新业态,期望为畅销书的发展乃至出版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出版人喜欢畅销书,满眼充满爱意,出版人讨厌畅销书,献身换来的却是两手空空。但对于出版业来说,畅销书是拉动出版产业的一种魔力,它加速了出版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畅销书营销的十八般武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市场的大盘走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畅销书促成的.有关调查表明,中国的图书业已经和正在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领跑者和加速器,促进了出版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拉动着出版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畅销书是市场的产物,畅销书在直面市场中,通过差异化等策略寻求产业"突围",加快了出版竞争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丰富了市场博弈的内涵,促进了出版社营销策划水平的"版本升级",提升了出版营销品质,提高了出版产业的成熟度和集中度,加快了出版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出版业将迎来一个营销时代,图书的品牌将越来越受重视,图书市场的竞争也将空前激烈。在图书越来越强调市场与读者观念的时候,我国的一些出版社开始探索自己富有特色的“畅销书营销机制”,2000年全国书市上40多位名人、多达120余场的签名售书和讲座活动,反映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图书的营销运作,特别是畅销书的营销。 国外畅销书动辄几百万销量让国内出版同行望“洋”兴叹,而2000年全国书市狂热签名售书场面说明中国缺的不是读者而是畅销书,或是先进的畅销书营销运作。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外出版业挑战,提高我国畅销书营销运作水平应摆上日程。  相似文献   

6.
畅销书是体现出版市场化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对书坊出版史料的梳理,本文考察明代图书市场上畅销的日用类书、童蒙读物、科举类读物、医药图书、小说和戏曲图书,探析其内容、畅销原因、社会条件及一些畅销书屡遭政府禁止而不绝的现象,以资当代出版业选题及政府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7.
畅销书市场效应营造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的书业已经和正在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图书出版的规模和效益.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领跑者和加速器,推动着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整个出版界的"大盘"走势比较低迷,但一些畅销书的"个股"发展势头良好.不少出版社以双效俱佳的畅销书为一般图书的选题策划突破口,单本的畅销书所实现的数百万元和数千万元的利润和码洋,创造出可观的出版产业增加值,并在做大图书市场蛋糕,激活整个出版产业的同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显示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强劲走势.  相似文献   

8.
畅销书运作是与图书出版业市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出版现象和范式.本文以传播学效果研究的基础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观察视角,试图解码畅销书的某些运作规律,以消除出版者与读者在关系认识上的种种误区,使畅销书操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同时本文还总结了几种基于读者心理而策划畅销书选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韩晗 《出版广角》2012,(4):57-59
借鉴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对于研究当今中国出版业的问题大有裨益。反观国外出版,德国出版业因为与中国出版业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本文则是"以中国为立足点,以德国为着眼点"为研究视角,从德国出版界可提供中国大陆出版界的经验、中德两国在全球化出版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危机这三个方面,来略述中德出版比较之于中国出版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畅销"作为一种被读者广为接受的出版现象,与出版业大生产大流通紧密相连,与近现代出版业发是同步,是印刷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畅销书和畅销报刊,进入新些纪后,各种畅销出版物特别是畅销书频频亮相市场,不仅品种逐渐增多,而且门类获得较大扩展,成为引人瞩目的出版新亮点.然而,如何使畅销变为常销,使出版有更多的积累呢?  相似文献   

11.
任翔 《出版参考》2011,(16):19-20
教育出版始终都是中国出版业的经济支柱。一直以来,中国出版业无法从大众市场获取足够利润,整个出版业近80%的销售额和利润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教材及教辅出版。数字出版时代,出版业似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很多出版平台、  相似文献   

12.
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切合当下出版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谈教育出版的融合必须先了解整个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而认识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有两个维度或者说是两个角度.第一是出版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包含教育、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电影电视等;第二是出版业与技术的融合,这里技术包括数字网络、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从这两个维度来认识出版业包括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有两个大的方向,本文主要从出版与技术融合的方向来说.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出版业开始步入"绿色出版"时代的背景下,作为图书的新兴宣传平台,微博、博客及时、互动、广泛的特点给畅销书的宣传带来一场革新,加快了打造畅销书的节奏。但同时它们又是双刃剑,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宣传影响。我们应利用其特点,坚持内容为重,重视平台的维护,使宣传从出版策划到后期服务贯穿一线,形成连锁反应链,从而更好地为出版服务。  相似文献   

14.
周百义 《中国编辑》2005,(6):26-28,31
畅销书在中国大陆图书市场的现状 中国出版业畅销书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时,中国出版业已经从10年前简单的增加图书品种、市场扩容发展到全面的市场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单本图书销量锐减,库存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图书市场的相对饱和、读者阅读倾向个性化的趋势。于是.面对现实,出版社由过去的重编辑向重发行过渡,市场营销开始进入中国的出版业。随着目标市场的不断细分,出版社有目的地、深度开发适合一定读者群的畅销书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猎人与农夫,分别代表着畅销书与常销书这两种出版策略与出版模式。出版人对两种身份的认同与选择,对中国图书出版生态的优化具有绝对意义。基于此,笔者认为,对畅销书的过度强调是片面而短视的,只有把追求方向纠正到常销书,才能为出版社构建起长远的出版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刘蒙之 《编辑之友》2012,(7):123-125
“自出版”作为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图书出版业态,在过去几年改变了美国传统出版业垄断已久的产业版图,催生了“碎片化”出版,也造就了美国图书业的繁荣.美国“自出版”图书数量远远超过了传统出版的图书数量,成就了若干畅销书神话,在全球出版业数字转型的背景下,可能是出版变革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7.
畅销书现象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商业经营和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随着出版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具有较大销售量和丰厚利润的畅销书在出版经营活动中必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畅销书现象的牵涉面非常广,一部书的畅销热卖,有读者文化心理需求的推动,有编辑策划创意的功劳,有媒体宣传炒作的影响,也有作家明星魅力的感召等原因,不一而足。畅销书现象究其本质属于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出版业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出版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国家对出版业的宏观调控应逐步加强经济调控手段,这既符合产业化运作规律,也便于中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一个国家的出版业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出版业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出版产业政策和出版经济管理手段。出版业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体现了政府在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出版行政部门如何制定出版产业政策,如何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现了国家对出版产业的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国家可以运用这些经济政策和手段建立更有效的出版业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中西方畅销书产生的背景及其定义,认为畅销书运作机制由选题产生机制、书稿加工机制、媒体宣传机制、发行渠道管理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五个部分组成,它以出版商为运作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出版资源,以保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生产顺利进行。在当前,只有进一步走市场化之路,真正建立起畅销书的长效机制,才能促进我国现代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虚构类引进版畅销书是我国图书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创造了图书零售市场的巨大利润,而且促进了我国出版业长足发展与文化进步。以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09—2013年度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为数据资源,在分析我国虚构类引进版畅销书整体情况基础上,通过归纳列表与数据分析,展现我国虚构类引进版畅销书的市场表现,分析虚构类引进版畅销书的畅销情节元素,总结我国虚构类引进版畅销书的出版特点,揭示该领域的出版趋向与读者阅读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