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大众文化潮流下的学生(以浙师大为例)经典名著阅读现状的调查,探究当下大学生对于阅读经典名著(文学名著和专业名著)的态度和实际的阅读状况,分析大众文化对于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影响,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在现今大众文化潮流中树立起正确的经典名著阅读观,正确对待大众文化和经典名著,培养良好的经典名著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
名著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因为名著“传达着人类的幢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学生阅读名著既能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增加智慧,又能了解人生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引导,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西南大学开展的中国版“名著选读计划”是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观在现实教育中的具体反映.名著因其历久弥新、广泛认同、思想深邃、影响深远等特点而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理智发展和良好品行的养成.为此,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教师需要发挥“适度的”引导作用,学生则必须持有自我负责态度,只有三方通力合作才能将名著阅读计划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4.
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进入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任何改革都会带来阵痛,在实施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我们的语文教师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同时,作为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阅读修养,以适应新课标课外阅读的要求,当好学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守门人”和“推动者”呢?笔者结合阅读实践谈点粗浅体会,权作引玉之砖。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阅读意识陶冶了一代代人精神的文学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对中学生来说,阅读经典名著,接受文化传承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当前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  相似文献   

6.
据调查,现今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卡通画、“快餐文化”和大众通俗文化上,他们比较偏爱时尚流行的轻松刺激的内容,阅读情趣呈现感性化、浅层化的趋势。疏远经典名著的现象十分普遍,阅读名著的学生比例仅为10%。毋庸讳言,阅读经典名著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增加他们人生阅历,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上面所提到的阅读现状下,如何将学生课外阅读的注意力吸引到能够代表人类文化精粹的经典名著上来,就成了摆在每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培养…  相似文献   

7.
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他们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而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8.
郑惠生 《培训与研究》2006,23(11):102-106
通过对小学生理解阅读的调查结果显示:第一,经典名著阅读状况比中学生和大学生要好得多,但仍不够理想;第二,阅读经典名著本身少于或远少于看由经典名著改编的图画书或音像品;第三,比起非经典名著重读率来,经典名著重读率要高一些;第四,经典名著的超越性阅读,让许多小学生不是感到困难,就是感到很失望,或者兼而有之。必须确立经典名著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优先地位。国家教育部应当考虑修订新课标中的课外读物建议,使之更加完备,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郑惠生 《培训与研究》2006,23(12):82-85
通过对小学生理解阅读的调查结果显示:第一,经典名著阅读状况比中学生和大学生要好得多,但仍不够理想;第二,阅读经典名著本身少于或远少于看由经典名著改编的图画书或音像品;第三,比起非经典名著重读率来,经典名著重读率要高一些;第四,经典名著的超越性阅读,让许多小学生不是感到困难,就是感到很失望,或者兼而有之。必须确立经典名著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优先地位。国家教育部应当考虑修订新课标中的课外读物建议,使之更加完备,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黄永斌 《学语文》2014,(3):41-42
初中生普遍喜欢看无价值的“闲书”,而对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兴趣,知识面狭窄,尤其怕读古典名著。因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选择名著,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呢?一、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11.
邱春凤 《成才之路》2021,(11):30-31
师生共读名著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真正读懂名著,还能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名著所蕴含的精髓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宝贵的精神食粮。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开展师生深度共读名著活动:在正文阅读前进行整体审视,确保阅读时间和阅读环境恰当适宜,利用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交流,通过情境创设分析名著,阅读结束后引导学生反思。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访谈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和学生使用汉语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母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有被动改变和主动选择两种情况。尽管师生在使用汉语的量和具体场合上有所区别,但双方都认为合理使用母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种种原因,财经大类的高职学生已经很难写(做)出"扩招"前大专生水平的毕业论文(设计)。一定要现在的高职学生写(做)毕业论文(设计),必然会从制度上迫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去抄袭。财经大类高职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结果应该进行改革,目的是让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够做出他们做得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经典导读课程以班级人数多、专业庞杂、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为基本特征,这种众口难调的班级特征不仅使任课老师难以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甚至在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方面也会感到困难重重。在经典导读课程中运用分组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经典导读课程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表达、组织、管理等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可能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许雍容 《天津教育》2021,(3):161-162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相比大有不同,学生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更大的比重,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也对学生也提高了要求。语文教学与名著阅读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和赏析,让学生了解一本书的文采和信息,了解名著的内涵和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的能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人成长的必修课。在学校教育中,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在与经典的交流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并以教师阅读带动学生阅读,坚持从上到下、从课内到课外的全方位阅读,形成师生热爱读书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7.
要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与学生合作互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大专体育专业生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导思、导读、导议、导练四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运用思、读、议、练等学习方法,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地进行合作互动。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主要是为中文系之外的其他专业的学生设计的,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普遍接受水平,不太深,力求简明,深入浅出.讲课时要注意扣住"语文",通过专题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有一个感性的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能多少引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完整地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必须把人文精神贯穿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始终.大学语文除了语言文学方面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兼有音乐、美术、舞蹈、电影名作等艺术欣赏方面的内容,以期达到拓宽学生人文视野,培养艺术感悟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正常讲授中国现代文学的同时,还应该时常抱有一种问题意识,并将这种意识适当地渗透给学生。首先要求师生都要细读作品,在此过程中对作品应该有所质疑;其次,只把教材当作讲授和学习的参考即可,切不可迷信它;第三,对与教材相关的史料问题要追根寻源,力求真知。  相似文献   

20.
由于艺术专业录取时侧重专业水平的选拔,对于英语成绩要求不高,因而艺术专业学生平时学习注重专业课,轻视文化课,他们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采用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可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法激发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授相应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编写和使用适合其特点的英语学习教材;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性格差异,采取个性化的英语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和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