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古代诗歌处处蕴涵着意境美,常令人沉吟玩味,难以忘怀。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的古典诗歌、书画、音乐等都十分重视意境,是艺术中一种"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是启迪学生美感、帮助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好教材。因此,笔者的古诗新教法就由  相似文献   

2.
古诗以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进入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成分。古诗之美,美在意境,情趣,韵律。古诗重情与景,但以情为重,往往是借景抒情、以景传情,它是诗人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想象力是诗歌的翅膀,通过诗歌"美境"再造,可充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意兴。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文质兼美、意境深远的古诗,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在普遍缺乏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足够认识的今天,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优美的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其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妙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应抓住诗歌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来引导学生品悟诗歌。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歌艺术经过两千多年的锤炼,具有形式美、音韵美,内容美的特点,千百年来为我国人民熟悉和喜爱。让学生在古诗的殿堂中遨游,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形象美,既积累语言,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令,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需要学生们很好地掌握。笔者在古诗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谈谈在初中古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通过古典诗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能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笔者试着从感受韵律美、欣赏意境美和实践创造美三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古诗教学中,挖掘古诗的意境美,是培养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用极为凝炼的文字创造的,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在古诗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入“境”,又要启发学生会“意”。而“意”往往蕴含在“境”之中,那么,我们就要随流溯源,引发想象,进而悟出其中的意境美,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清代文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我国的古典诗歌向来是最富有意境的,它的一字一句,一词一韵,无不包蕴着广阔的意境。那什么才是意境呢?就古诗而言,“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就是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和谐统一。即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因而会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要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做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现不揣谫陋,略作陈说,就正于方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潘慧莉 《文教资料》2006,(24):94-95
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质特征为“意境”美,本文从“意境”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实现“意境”教学的途径,指出教师只有通过对古典诗歌“意境”的分析,才能抓住诗歌的内质,才能把分析古典诗歌落实到实处,才能使学生受到古典诗歌美的熏陶,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意,即情思;境,乃形象。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团体,它致力于新诗的创作,确立了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将古典美学中的意境美学传承创新,发扬光大。这些新月派诗人将他们的爱、美和自由都奉献给了诗歌艺术,他们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其中意境之美尤为突出和鲜明。本文从新月诗派的几个代表作家的作品入手,分析新月诗派的诗歌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3.
古诗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一)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  相似文献   

14.
比兴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和意境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兴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意象组合和意境创造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意象组合的两种形式即“错综”和“叠加”中,比兴分别起着映衬、对比和引发的作用;在情随境生、移情入境和物我情融等意、境交融的三种方式中,比兴更是意境生成的主要因素。从比兴介入意象构成和意境创造的视角来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成为解析古典诗歌迷人魅力内因的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灿烂的文学瑰宝,有着强烈的情感、凝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等丰富的审美内涵。诗歌教学不应停留在表面,应重视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中,意境再现的教学方法就是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多种途径再现诗歌意境,从而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真正得到曲径通幽、渐入佳境的妙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典美学家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谢榛也在《四溟诗话》中说:“景乃情之媒,情乃诗之胚.”可见我国古典诗歌历来讲究情与景的交融.而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为意境.优秀的诗歌,往往能用短短的几句,创造出深远动人的意境,诗人通过创造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使读者通过体味能如临其境,产生共鸣,受到启示和熏陶.学古诗,不体味意境,就好比囫囵吞枣,不知其味,难以真正领悟到古诗的魁力,而让学生读懂古诗意境,又是古诗教学中最困难的一点,因为意境不像实物那么可感,它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可意会却难于言传,要将古诗意境传递给学生,使之能跨越历史、文化的时空,感受古人的呼吸,体会古人的心境,除了在分析意境前,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经历作必要的介绍,以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外,我以为老师重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7.
诗歌鉴赏是考查学生解读诗歌能力的一道必考题。中国古典诗歌又以用语凝练、意境悠远、蕴意隽永见长。因而,要引导学生准确解读诗歌,把握其思想内涵,关键在于认知意象,走进诗的意境,境中寻"意",去领悟作者所感、所思、所悟。  相似文献   

18.
《游园不值》是一首经典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特有的敏锐感觉,抓住了富有启发性的自然现象,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刻的哲理。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古典诗歌含蓄之美有所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为诗配画、推敲文字、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的美,这样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爱上古诗,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在古典诗歌中,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是中国传统诗学和文论中最具民族特性的审美概念。如何原汁原味地传递原作的意境和美学内涵是翻译美学研究极富挑战的命题。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讲究音美形美,还要恰如其分地翻译出文章的意境。本文对古诗道德意境翻译作了相关思考,希望能为古诗翻译提供部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谢玲玲 《考试周刊》2013,(86):21-21
古诗歌的意境渗透着作者的情思,诱发出读者的想象。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中,领略诗歌魅力需要深入体味古诗的意境。把握诗歌内容,识别跳跃意象,感受形象内蕴,填补艺术空白,是把握诗歌意境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