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把生活情境融入数学课堂,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是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一种新教学理念。本文以《一次函数的图象在物体运动中的应用》这一教学设计为载体,结合笔者在新课程实施两年多来的一些教学尝试和实践初探,提出了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数学课堂向生活空间有效延伸等看法,试图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呈现具有生活魅力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我们教师要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数学教学放到儿童生活的大环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应用的过程,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们的表现才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联系生活实际呢?我认为就是要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对数学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数学知识与能力脱节。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相割裂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应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数学问题.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接受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应力求把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还学生课堂生活的本色,让数学课堂向生活延伸.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既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还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活实践和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新课改也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趋势。本文从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数学应用于生活、正确理解"数学生活化"涵义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我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思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一、数学教学由知识化向生活化、实践化转变,树立大数学观 新课程标准对生活所蕴含的数学教育价值和学生生活经验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和关注,深刻地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数学学习从根本上来讲是与生活相联系的,数学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不可能也无法把数学学习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数学材料,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从数学能力来看,它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而不是认识的。过去,  相似文献   

12.
富宇 《湖南教育》2006,(8):20-20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生活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问题,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构建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胡霞 《小学生》2011,(6):68-68
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落实这一数学理念。通过课堂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侮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着眼于巩固双基,服务于考试,注重书本知识的巩固深化,而很少关注这些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导致学生学会了课本知识,却不能解决与之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的脱节。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反之成为了负担。怎样让数学走近学生生活实际,感到数学时刻在身边,在数学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呢?  相似文献   

16.
沈忠 《黑河教育》2010,(3):24-2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从中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句话明确阐明了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同时又说明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回归到"数学味",并重视数学的应用与发展.如何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鲜活的"生活味",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  相似文献   

18.
周新荣 《云南教育》2004,(32):24-25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这不仅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小学数学中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贯彻了新的课程论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利于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怎样才能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这一要求,全国各个版本的数学新教材在编写上均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编排结构,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也基本按照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并称之为“生活数学化”的教学。但随着新课程实践研究的深入,不少教师对“生活数学化”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困惑,到底怎样的课称得上“生活数学化”的教学?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认识必须澄清,一是为什么要创设生活情境?二是如何在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20.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在课堂上。我尝试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即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