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阅读孩子的日记是一种享受。我喜欢静静地坐在窗前,泡一杯淡淡的绿茶,细细地品读孩子用心灵撰写的日记。我时而忍俊不禁,时而紧蹙眉头,时而愉快地和同事交流分享。日记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孩子们最真挚的感情,饱含着生命最初始的纯真。  相似文献   

2.
放学了,我一本一本勾勾画画,圈圈点点,给学生点评日记,时而笑笑,时而沉默,时而洋洋洒洒,时而冥思苦想,学生的日记真是五彩斑斓,生活的气息迎面而来。  相似文献   

3.
家长怎样才能做到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呢? 家长首先要调正自己的心态,说通俗些就是要让孩子觉得你挺亲切的,你不但是他们的父母,更是他们知心的伙伴,有话都愿意和你倾诉。我常常说,人世间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是:一个已成年的孩子搭着父母的肩在闲逛,时而交谈,时而相视一笑……怎样去建立这种亲密的父子母女关系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萍 《师道》2004,(12):12-13
走廊里,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声音吵吵嚷嚷的,时而爆发出一阵哄笑。小毛揉着红红的眼睛,挤出这群孩子的队伍,向我走来,“老师,他们说我是‘总统’。”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我习惯性地环视一周。与每个孩子的目光相遇时。他们个个是两眼放光。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看着孩子们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我欣慰。我也不失时机地用孩子们能读懂的眼神向他们传递着我对他们的赞赏和鼓励。[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有的孩子喜欢读书,有的孩子不喜欢读书。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留意那些爱读书的孩子,发现他们读书时,时而会微笑着点头,时而会蹙眉叹息。我想:他们是不是仿佛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正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语文教学流派纷呈、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如何经营孩子的童年,如何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如何守护语文课堂的地位和价值,这是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经常与老师们探讨交流的问题。时而书声琅琅,时而静思默想,时而滔滔不绝,时而侧耳倾听,时而圈点批注,时而诵读背记,从从容容,丰富多彩,这是我倡导的语文课堂应有的状态。一、口中有声,心中有生文言文,用最典雅最隽永的文字组合形式,保存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隔着成百上千年的光阴,文言文与现代人的表达习惯,尤其是与小学孩子  相似文献   

8.
当孩子们转眼间已经成长为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写作能力还简单的沉浸在长篇的流水帐,或者是没话可写时,我不禁开始思考,特别是在期初的语文学科集中备课中,黄丽华老师读了他们班孩子的日记之后,我更强烈的意识到从前认为孩子只要能有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提高写作水平是一种多么片面的想法。那么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呢?我学着黄老师的做法,每天给孩子留一篇一句话的日记。留日记之前,我先教给大家日记的格式是什么样,日记里都应  相似文献   

9.
连锁的感动     
星期一,我正批阅着学生在双休日中写的日记,一本本批过去,我仿佛走进了一个个孩子丰富多彩的双休日生活,那里有天伦,有童趣,有孩子们的五味瓶。我不禁为他们日渐提高的选材能力而暗自叫好。批日记累并快乐着。发这个感慨时,手里又拿起一本日记。那是班长袁潇的。第一次英语练习  相似文献   

10.
连锁的感动     
星期一,我正批阅着学生在双休日中写的日记,一本本批过去,我仿佛走进了一个个孩子丰富多彩的双休日生活,那里有天伦,有童趣,有孩子们的五味瓶。我不禁为他们日渐提高的选材能力而暗自叫好。  相似文献   

11.
“……我最喜欢听妈妈给我讲我小时候的故事了,在这些故事中,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孩子,爸爸妈妈是多么地爱我!我要大声对你们说。爸爸妈妈,我也爱你们!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夜已深了,我坐在女儿小房间的写字台前,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看着孩子的日记,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孩子知道感恩了。这都要归功于我和丈夫十几年如一日的教育,终于让爱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家长们的困惑,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心路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一本《小学生心理日记100则》。该书精选了最具典型的、真实的小学生日记100则,把孩子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对学习压力的感受、对自己父母关系的看法,以及对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彷徨,一一揭示在纸上。可以说,这是孩子们内心世界一次最本色、最真实的还原,值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细细一读。(赵一明)解读孩子的心灵——《小学生心理日记》出版@赵一明  相似文献   

13.
别看小孩子     
马晓燕 《江苏教育》2005,(9B):46-46
今天早上我收到陈子璇的日记,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说实话,我担任15年班主任,还没有一位孩子如此评价过我。我把她的日记读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14.
我们总是在埋怨这埋怨那,埋怨学生"教了几遍都不会。怎么这么蠢呀","怎么会有这么令人头痛的学生"。"唉!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啦!"但我们却忘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前段时间我作为学生家长到自家孩子所在中学开家长会,听了孩子的校长关于赏识教育的报告。我听着,时而共鸣,时而汗颜,时而顿悟:赏识,其本质是爱;  相似文献   

15.
一位民工朋友,想让我在假期里辅导一下孩子的作。我问孩子平时是不是写日记,孩子说有时候写,并拿出一个旧作业本拼成的日记本给我看。孩子的日记让我看了很惊讶,想不到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会想那么深刻的东西,其中一篇让我沉思了好久。  相似文献   

16.
三尊重孩子的权利有一位母亲当过30多年老师,却犯一个后悔莫及的错误。一天,她发现儿子在自己的屋子里烦闷地走来走去,非常替孩子着急。她隐隐知道,上高中的儿子在谈恋爱,碰到了什么挫折。她暗暗祈祷:儿子啊儿子,你可有点出息,别为这么点儿事想不开!一会儿,儿子出门了。妈妈再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了儿子的日记。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样,原来儿子在日记中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我料定您会来偷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有烦恼是自己的事,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这位母亲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还是应该尊重孩子啊。”尊重孩子,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被认为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经纬是新入园的孩子。每当我带孩子们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的时候,他总是嘟起厚厚的小嘴唇,一双大眼睛专注而充满好奇地闪动着,眉头时而舒展时而蹙起,强烈的求知欲尽显在脸上。他热烈的反馈感染着我,使我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我们之间的这种互动一直令我满意。  相似文献   

18.
公开教师的日记徐水县史端乡南北里小学商艳凤我做班主任工作最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每天坚持写教师日记,第二天挂于教室一角,供全体学生自由阅览。有一次上课,我布置了朗读课文的作业。当我走下讲台巡视时,却发现田辉正在书的空白处专心致志地画着书中的插图。立刻,我...  相似文献   

19.
王雅芳 《学前教育》2007,(12):23-2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孩子的童言妙语逗得哈哈大笑。是呀,孩子的语言是纯真的智慧,如何让孩子成长的这些精彩片断永远保存下来呢?我想.为孩子写口述日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前些天.欣威就带来了一篇由孩子口述家长记录的日记,那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  相似文献   

20.
暖雨 《中文自修》2005,(5):16-18
有朋友曾问林语堂:“你是谁?”他想了想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东方和西方的智慧汇聚一身,时而是一个机敏的哲学家,时而又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时而积极进取,时而也慵懒一把,林语堂就是这样一个因矛盾而真实,因矛盾而深刻的大家。我们这里只能窥豹一斑,找找关键词,大胆理理这“一团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