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极化SAR数据对于广东省多云多雨的气候类型有非常强的地表地物识别优势。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基于C波段Radarsat-2全极化SAR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针对当地大量香蕉种植区域进行识别。对于Radarsat-2全极化SAR数据,利用其多种目标分解信息建立分类规则进行识别,最终实现香蕉空间分布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C波段Radarsat-2全极化SAR数据在识别香蕉、水稻、甘蔗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基于以上分类方法的香蕉分类精度达到了85%以上。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一种基于TMS320VC5509的全数字GMSK基带调制解调器的实现。基带波形的产生是利用数据卷积事先计算的高斯滤波器冲击响应系数,同步是采用对齐前导码的方式实现,采用多门限判决实现解调,提出了理论依据,其正确性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的聚类过程是高斯随机过程,因此在大数据分类中,构建稳健的数据分类模型,提高数理统计能力至关重要。二项-泊松模型具有全局解的凸优化随机聚类性能,利用二项-泊松模型对高斯随机性数据处理的优势,在有限维空间中,进行数据聚类分析。构建二项-泊松模型的KKT条件,取得二项-泊松模型的边值周期解多项式核,进行高斯聚类特征分解,得出Schur complement泛函准则,建立二项-泊松模型的数理统计大数据分类系统,最终验证了稳定性。推导结果表明,利用二项-泊松模型在高斯随机大数据分类过程中是稳定收敛的,有效提高了大数据的数理统计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对复杂信息分类问题进行处理时,由于关键词的多义性,导致传统的复杂信息分类方法在信息分类时存在一定的混淆,无法准确完成分类。提出一种处理复杂信息分类的自然语义模型,依据复杂信息决策表和复杂信息决策规划集,对复杂信息分类进行预处理,通过塑造关键词分类词典、同义词词典、经切词、网页文档扫描统计完成复杂信息分类文档特征关键词的抽取,经过统计分析获取所有关键词在不同专题中的隶属度,将其组成模糊关键词集合,利用学习机制获取复杂信息分类特征指标和专题类别的关联度,采用梯度下降法对复杂信息分类参数进行训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心电信号预处理和波形自动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针对心电信号波形识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特征提取的信号波形自动识别算法。首先采用FIR梳状滤波器来滤除心电信号的工频干扰,然后采用J+X方法对S-T段电平进行特征提取和测量,接着以每个心拍的R波位置为基准,取R波前100 ms和R波后150 ms的心电数据组成原始时域数据集,利用db4小波进行4尺度的小波分解。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在信号去噪后能够保留心电信号的大部分信息,提取的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对心电信号的节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在国家、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数字城市建设中积累了多源、多类型、多比例尺和多时相的地理信息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基于不同坐标系和空间定位基础,虽然国家标准规定其他坐标系应与国家坐标系建立关联,但是普通用户无法获取转换参数、算法或换算表完成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转换,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化应用和服务带来了困难。为推进空间数据服务,满足公众需求,解决空间定位和寻址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支持公众使用和交流位置信息的统一地理格网编码系统。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共轭梯度对数分解的大数据分类数学仿真模型。构建基于K-means算法的数据分类目标数据生成模型,采用共轭梯度对数分解方法对大数据集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数据融合适应度矩阵,基于Lagrange定理,全局搜索性寻找聚类中心的最佳值求得聚类目标函数,确定边界隶属度特征的一个初始值,实现对大数据分类模型优化设计。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分类模型,数据分类寻优性能较好,各类数据的特征分类准确,收敛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斯牛顿法地震全波形反演计算量大、计算速度慢的问题,采用图形处理器(GPU)对其加速。高斯牛顿法全波形反演耗时主要集中在波形正演模拟和矩阵乘法计算两个方面,而波形正演算法和矩阵乘法计算在算法特性上都满足并行性的要求。对于波形正演模拟的加速,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UDA平台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正演算法。对于矩阵乘法的加速,直接使用计算能力很强的CUB-LAS库来完成计算。在台式PC上对不同模型大小的反演区域做合成数据反演,所用显卡型号为GTX650ti,程序速度提升10~30倍,且随着模型增大,程序的加速比将进一步提高。二维Overthrust截取模型反演算例表明时间成本已经不再是影响高斯牛顿法全波形反演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主动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统网络入侵检测方法检测率低及不能进行在线检测,无法有效实现网络主动入侵检测,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K均值的大数据环境下网络主动入侵检测方法,分析了马氏距离的评价准则,依据新样本与原样本之间的马氏距离确定是否需开展新的聚类,输出与全部数据样本相应的攻击类别。通过一个由一定数量的支持向量决定的超平对数据进行分类,当SVM分离方法受到约束时,利用核函数将输入数据映射至高维特征空间,采用高斯径向基函数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进行建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选择。利用种群中个体之间的协作以及信息交换获取最佳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很高的的检测效率及精度。  相似文献   

10.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可以得到非常多的地物特征信息,给图像的解译和分析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在地物目标检查、辨别和提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本文基于SAR原始数据的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并将极化特征分解和BP神经网络分类的优点结合起来,用于全极化SAR数据分类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基于Freeman分解后分类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1.
李战伟  丁明  段方东 《科技风》2014,(18):195-196
论述了地球形状,常用坐标系和投影方式。探讨了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方法,特别是地理坐标系与地图(高斯投影面)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间转换的算法及其编程实现。深入探讨了高斯投影坐标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原有的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做进一步推导和简化以适合计算机编程使用。初步实现了我国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的转换。并用c语言实现了上述算法和模型。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程序运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符合要求,能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ARMSYS 2410为硬件实验平台,对触摸屏上画出的波形曲线,利用Daubechies小波和Mallat快速算法进行分解、重构和压缩处理,并进行了MATLAB仿真验证,实现了对任意波形曲线造型。  相似文献   

13.
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用各种地震属性来预测油气储量以及分析石油储层特征来增加勘探的成功几率是非常小的。近年来,地震油气储层预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地震波振幅、频率、相位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地震属性参数。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该技术的基础是当沉积相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特征(包括振幅、频率、相位、积分能谱、时频能量等)也必定有所变化,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把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定量地刻画出来即对波形进行分类,形成地震波形异常即地震相图。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的基本原理,一般流程及关键参数等技术环节并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对涠西南凹陷沉积相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区宏观沉积环境吻合,其结果符合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4.
海量以文本形式描述的地理信息存在于互联网中,大量地理相关的网络化信息难以得到发掘。为有效提升文本信息中与地理相关文本类别精准度。针对特征矩阵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在文本预处理中加入地理类特征名词,提出基于地理名词的TF-IDF特征权重计算方法,并在向量空间模型中引用新的特征矩阵。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地理特征名词可以降低特征维度,新的特征矩阵可以优化分类结果。该方法更准确地分类出与地理相关文本信息。本实验只针对与地理相关的文本信息发现,并未对地理信息进一步分类。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文本信息类别中的地理分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徐萍 《科教文汇》2010,(10):52-53
选取二维高斯函数的一阶偏导数构造小波函数,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性,提取图像的多尺度边缘信息。在DSP Builder开发环境下,对算法进行了可视化编程、仿真,并生成VHDL代码,完成FPGA实现及系统集成。仿真实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树木生长建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采用分形的方法对树木的生长过程进行建模。根据树木枝干和叶片的自然生长特点,模拟叶片的生长过程,采用分形的算法生成树木的主要枝干,并采用Logistic模型模拟树木的生长过程。通过改变树叶的大小、树的深度、弯曲度以及树的大小等参数实现交互式动态生长模型,能够较为逼真地展现树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作物三维形态数据测量中的误测量及数据缺失问题,以玉米为例,通过分析其主要形态特征,提取形态参数,提出了器官参数有效性判断准则;利用VC++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了作物三维形态数据获取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使用方便、参数纠错能力强、稳定性高等特点,能够满足数字植物研究中的作物三维形态数据获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众源地理数据是由众源的理念与传统地理数据相结合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由大量非专业人员志愿获取并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提供的一种开放地理数据。其数据量大,信息丰富,成本低廉,以及现势性强的特点使其相比于传统地理数据有很大的优势,从而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价值。本文从众源地理数据的概念、特点、支撑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简单地对众源地理数据进行了介绍,并对众源地理数据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破片侵彻靶板损伤模式的快速预测,使维修人员获得更多的维修决策信息,提出一种使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和遗传支持向量机(GA-SVM)对破片侵彻靶板损伤模式进行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式获取装备损伤的有效数据,并使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和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针对人为选择SVM参数时的盲目性,使用遗传算法优化其参数,并与未使用遗传算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GA-SVM大大提高了模型的分类识别能力,能够精确的对破片侵彻靶板损伤模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王洪荣 《科教文汇》2011,(35):52-53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核的首要目标。本文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能力培养两方面解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审题,明确试题要求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前提;仔细提炼,抓住有效信息是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关键;逐条分析,把握信息间的内在联系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