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建立和发展超级书店林穗芳书越出越多,书店越来越少,卖书买书越来越难,研究如何使发行工作摆脱这种困境,已成为出版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我国年出书量早在1992年就已超过9万种,但读者比图书产量更关心的是在市场上有多少种书可供选购。订书如“隔山买牛”,书店要...  相似文献   

2.
书店的书读不完,书店的书不够读。这是书业市场上存在的一个悖论。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图书都在十几万种以上,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图书市场,读者似乎有读不完的书,然而,读者想要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书却很困难。读者找书难,而出版社的库存图书却在逐年增加,一些书还没来得及被读者了解就变成了积压品,据统计,2003年我国图书库存达60亿册。中国书业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使得书业市场呈现出一种混乱的无序状态。目前市场上的几种主要全国性书目在报道的内容上交叉重复,却又存在很多空白点,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巨大的书业市场需要书目信息的有效整…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书之所以要出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使知识传播出去保存下来。出版社把人类创造的知识,编印成书,通过流通环节,让读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本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现在却存在着:书写成了,却出版不了;书店存书积压,可读者又买不到需要的图书。即所谓的“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原因何在?多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是一种恶性循环。“出书难”,并非谁不让出版社出书,而是因为征订数量少,开印亏本。“卖书难”,难在书店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买书难”则是“出书难”、“卖书难”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浙江版图书更好地为我省建设“两个文明”服务,充分调动书店和出版社两个积极性,我们社、店联合建立了本版书的发行实验点。做法是:选择一个市店(衢州市店)和一个农村店(海宁县店)作为本版书发行实验点。凡是浙江三个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这两个店做到大力宣传,积极发行,充分满足读者需要。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和省书店的有关业务人员,可以到这两个店参  相似文献   

5.
网上书店在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台湾网上书店的特点 1.类型多、初具规模台湾网上书店主要有四种类型(1)大出版公司的网上书店。目前台湾的网上书店大都是出版社为了推销自己出版社的书籍而设立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如远流出版社的“远流博识网”和天下文化出版社的“天下网上书店”。这些出版社依托已有业务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发行与零售,对图书的发行和读者的心态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分析预测图书销售的走向,并且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证。(2)虚拟网上书店。这是一种纯粹的网上书店,主要特征是没有物理库存管理,通过与出版社或书店进行物流合作来实现图书销售。严格来说,这种书店只有“博客来网上书店”和“台湾亚马逊  相似文献   

6.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出版发行部门的生产力,缓解读者买书难。具体来说,特别要解决好以下几个“老大难”问题: ①如何让读者及时知道有什么新书(特别是重点书、好书)? ②当地读者有一定需要量的书(尤其是好书),书店不进货怎么办? ③读者有经常性需要的书,基层书店大都不可能充分备货怎么办? 应当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决策者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出发点来设计改革蓝图的。但经过十年改革实践,这些问题并未很好解  相似文献   

7.
就在台湾出版界喊出未来的出版社或书店经营走向应该是“大者愈大,小者愈小而精”的时刻,莫非书店、光统书店、黎光图书公司都相继在台大附近的书店版图上消失。最近又有10多年历史、曾是台北市的大学师生必定要前来“朝拜”的书店圣地——唐山书店,因为生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AAUP)最近在信息网络World Wide Web上开办了自己的连机目录书店,它包括52家出版社出版的6.5万种图书。这一书店将帮助图书馆和学者迅速有效地检索图书信息。每条信息之后均附有订单供读者购书之用。  相似文献   

9.
鲁迅研究界同人中,经常谈起鲁迅研究著作出版难,但据笔者所知,很多出版社都愿意出版研究鲁迅的著作,只是难在征订数上不来,订数上不来,就难以付印出版。这从出版社方面,似可多考虑一下如何改善图书的宣传和发行;但从作者方面,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写的书不受广大读者所欢迎,应该考虑改变一下自己的研究和写作方法,使自己的作品既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书店中,经销的图书按定价方式可分为实价书和非实价书两类。实价书是指在书上标明定价(定价的前面印有“Net”或“N”的字样)的图书;非实价书则是指那些由出版社定价,书上不标明定价的图书。非实价书的范围很窄,仅限于教科书及部分儿童读物。  相似文献   

11.
王益在《中国出版》1993年11期上说,美国出版业依据图书产品,销售市场的性质以及进入市场的方法把图书分成十类。所谓图书产品性质指的是图书的用途(一般阅读用还是供学校教课用,一般消闲用还是求知用),图书的制作和外观质量(硬皮书或软皮书);销售市场的性质指销售对象(读者);进入市场方法即指发行方式:出版社自办发行、直接销售、通过批发公司、书店等。 十类书:普通书籍、宗教书籍、专业书籍,大众市场纸皮书、图书俱乐部读物、邮购出版物、大学出版社读物、中小学教科书、大学教科书、预订工具书。 从美国的图书分类中,有些什么可供借鉴呢? 一,我们能不能试办图书俱乐部?图书俱乐部可以看作是出版业的一个部门,一种销售图书的方式,一条发行渠道。它2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美国有各种类型的图书俱乐部150多个,会员达700  相似文献   

12.
随着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许多出版社与各地书店纷纷建立了特约经销关系。我们漫步于上海街头,时常可看到在一些书店门市部的大门口,悬挂着“某某出版社特约经销处”的招牌。读者们走进店堂,也确实能感受到这里的图书陈列、环境布置都颇有特点。有关出版社的图书品种齐全、备货充足,到书时间也比其他书店提早十多天甚至两三个月。有的书店还为特约经销的单位设计布置了专题橱窗,形象地介绍了出版社的性质、任务和出书方向;有重点地为该社开展了新书预订、缺书代办或外地邮购等业  相似文献   

13.
面向大众读者,制作出版杂志、漫画书、文库书的出版社,由于过去资本积累雄厚,绝不会那么简单就“消失”。另一方面, 虽然小书店一批接一批地崩溃,但对出版“困难图书”的出版社影响也不大。因为被淘汰的小书店,本身就不擅长销售“困难图书”。综上所述,书店不断消失,出版社却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学术著作的出版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自然科学、技术类书刊的出版更是困难重重,而且日趋严重。面对这种状况,学术界怨声载道,出版社力不从心,书店爱莫能助。这一问题已引起知识界的普遍关注。为了能尽快地从根本上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症结所在、解决办法,作深入探讨。 (一)严峻的现实 1987年以来,尽管全国图书市场销售量有所回升,大部分门类的图书全国书店国内销售总额与1986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增长15.8%);但由于纸张涨价、工价上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很多人在讨论台湾出版产业衰退的问题,从景气变差、读者不买书、翻译书泛滥到折扣战以及通路为王,都有人视为主因. 不过,说来说去,大抵上都是别人的错,上游出版社怪下游通路大打折扣战,下游通路怪上游出书太多,实体书店怪生意都被网络书店抢走,小书店怪大书店竞争…… 一个产业之所以衰退,本来就不可能只有单一原因,更别说像出版这种常年供给过于需求的特殊产业,几乎只要没抓准市场风向,即便市场向上增长,自己也会感觉是在衰退.  相似文献   

16.
从图书销售角度看,日本和美国出版业的差别很大。 日本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维护零售价格协议”,几乎所有图书(精装和平装)及杂志,从出版社到全国批发商到零售书店,全都实行委托寄销制,也就是说,只有在图书实际卖出去以后,出版社才能收到货款。同时,根据“协议”,出版社、批发商和书店都必须按书刊上的定价进行销售,不给折扣。未卖掉的书和多印制的存书,如想降价销售,须经出版社的许可。大部  相似文献   

17.
一次,有位同行说,出版社自办发行,读者叫“好”,书店喊“糟”。当时,我颇有同见,因为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通过一段时期的接触和了解,逐步转变了我对出版社自办发行的不完全的看法。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昌盛和全民族文化的提高,新华书店一家要独揽十亿人民对图书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力不从心的;要搞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图书供应,更是鞭长莫及。因此,广开渠  相似文献   

18.
图书销售与读者需求的错位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选题思想及其成品形式都无一例外地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一般地说,图书的市场走向反映了读者对图书的选择和认可。但也有例外,像人们经常说的出版社卖不掉书、读者买不到书,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图书市场和读者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再比如,书店出于业务运作的考虑和获得经济效益的需要,愿意进销丛书、套书以求规模效应,相对于几角、几元定价的图书,则愿意进销高码洋的图书以获得较大利润;而读者则只购买自己需要的和价格相对便宜的图书。通常只有在销售排行榜上位列前多少名的图书,书店才主动添货,而一些虽然不见得畅销却可以持久…  相似文献   

19.
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见1982年《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理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一、书业调查分析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2005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等六个城市进行了读者调查,调查主要研究读者获取图书信息的渠道、读者选择的书店、读者购书的习惯。调查显示关于图书信息的获取渠道,我们可以看到有七个选择,其中排名第一的是读者自己在书店或者在书摊上看到图书,成为获取图书渠道的首选,占到71%,71%的比例还是读者自己在书店里面看到出版社的图书在书架上,才知道出版社出了图书。这与其他行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我们要买电器,买空调,我们知道海信空调比较好,无论去大中还是国美电器商城都可以买到,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