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河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区域划分研究.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得出表示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和区域的划分.最后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首先,构建能够反映区域经济水平的12个主要经济指标作为原始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东省21个省辖市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前两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省辖市可划分为4类,各类区域间的经济实力差距较大.这一评价结果可以为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评价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本文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九五"以来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河南统计年鉴2011》的最新数据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按经济实力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结果做出评价分析,从而认识到城市之间的差异与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选取1998~2007年南阳市经济、资源环境、科技、人口社会4大类共18个单项评定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来评价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的得分值总体上是上升的,2000~2002年间有波动,主要是资源环境子系统、科技子系统、人口社会子系统出现了波动的原因.同时提出水源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前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总量规模和结构协调两个方面对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可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成份分析法可以避免只依据主观评定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的不准确性,使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更加合理、有效.本文用此方法,对河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内的地位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用第一主成分作为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度量的合理性,井给出了30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序.  相似文献   

8.
构建评价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安徽省2000—2008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动态发展趋势,表明:2000年以来安徽省农业及其子系统发展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采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大学教师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不仅可以对教师在某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分析评价,而且对教师的综合水平也能进行很好的度量,这对于每位教师发现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都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选取17个指标建立江苏省沿江县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主成分得分进行排名;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所有县市进行分类和灰色预测法对各地级市进行预测,分析其发展趋势;再次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排名,对本地区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