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中下旬,正值南国盛夏,我们岳阳地区新华书店调研组的同志,为了了解一下全区各店上半年的工作情况,不顾酷暑炎热,到各市县店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现将所见所闻择要介绍如下。品种与喜悦品种的多寡,是衡量书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这次到各店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门市的图书销售品种增多了。以往的空架、空格不见了,书架上、宝笼里,摆满了各种新书。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图书品种中,常销书增多了,一些和人民生产、  相似文献   

2.
奚晓阳 《新闻窗》2010,(2):21-23
元月中旬,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赴德国、法国新闻考察团出发前,听说欧洲遭遇了数十年未遇的特大暴风雪,幸运的是在我们抵达柏林的头两天暴风雪已停下来,航班正点。10多天后,第二轮特大暴风雪再次袭击欧洲.而我们已顺利完成考察回到了温暖的家乡。这次学习考察,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3.
去年七八月间,我和首都9名记者从西宁到拉萨,又从拉萨到亚东,在青藏高原上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采访。青藏之行收获颇丰,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通讯、特写、消息十余篇,计2万多字。回顾这次采访的实践,使我从中得到一些教益和启示。要有适应环境的本领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是“生命禁区”。自己的身体能否行?我心里直打鼓。但是,我想,既然众多官兵能在青藏高原上扎根生存下来,难道我们连一个月都不敢呆? 有了吃苦和豁出去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用了一周时间,走访了浏阳、醴陵、攸县等三县的新华书店,对我湖南人民出版社图书在农村的发行情况,作了一些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一、当前图书发行的新动向这次我们所到的书店,不论是县城门市部,还是区、公社的代售店,一个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各书店书架上陈列的图书,比前些年要多得多,不但品种多,而且册数也多。许多在城市门市  相似文献   

5.
关注自然,从认识自然开始 我真正开始走进自然、认识自然,是1993年在青藏高原的格尔木。那天凌晨3点钟,我们一行6个人坐了辆吉普车,在青藏高原上奔驰到早上6点。当时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除了雪豹之外,我们全看见了。特别是那成群的野牦牛,浑身披挂着“黑色的战袍”,在蓝天白云绿地之间奔跑,给我们强烈的感受就是:那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当我从“老南极”——曾四赴南极考察的鄂栋臣教授手中接过鲜红的’98中国南极考察队队旗时,我和我的队友们知道,我们将要进行的是自己记者生涯中一次最艰难的采访,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一次最远距离的远征,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一切可知和不可知的挑战。 这次考察是我国对南极进行的第15次科学考察的两支队伍之一。我们所在的以新闻记者为主体的’98中国南极考察队的考察方向是西牛球南美洲以南的长城站方向。同时对南极进行考察的另一支队伍中国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我随湖北省档案工作代表团到德国进行考察调研,走访考察了3个档案馆,德国档案工作情况和德国人的生活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异域初体验 5月的德国空气潮湿温润.上午9时,航班抵达法兰克福机场,虽然12个小时的旅途漫长单调,让人感觉疲倦,但我们仍然很快乐,毕竟这次考察调研是大多数人第一次踏上异域的土地.接机...  相似文献   

8.
应美国报纸协会邀请,我们随同中国8报代表团于1996年6月14日至27日对美国报业进行了考察。在拉斯维加斯参观了美国第68届报纸技术博览会,在华盛顿拜访了美国报纸协会,考察了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报社。由于代表团成员多是初到美国,陪同人员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带领大家多看一些地方,以增进对美国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了解,也由于语言的限制,这次对美国报业的考察只能是“走马观花”,但职业的关系,大家都想尽量利  相似文献   

9.
建林 《档案天地》2004,(1):34-35
1923年,作为孙中山的全权代表,蒋介石率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考察访问。长期以来,人们对蒋介石的这次访问详情了解不多。近来随着俄罗斯对原苏联档案的解禁,有关蒋介石当年访苏的详情终于浮出水面。正是这次访问提高了蒋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并使他登上了黄埔军校校长的宝座。  相似文献   

10.
王谦 《档案时空》2006,(1):13-15
1923年,蒋介石作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率团赴苏联考察。这次赴苏,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一个具体行动。代表团的这次苏俄之行长达3个多月。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访问的详细情况少为人知。近年来,随着前苏联一些档案资料的解密,有关“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的访苏详情才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1.
赵怡 《新闻与写作》2003,(10):29-30
能上青藏高原一直都是我的一个梦想,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是去看望那些驻守在青藏铁路线上的人们,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又会让我认识了那么多质朴善良的人们。8月初,我们作为惟一一家电视媒体跟随北京团市委和北京市青年突击队协会的慰问团,看望青藏铁路上那些来自北京的建设者们,我们也用镜头记录下发生在那些年轻人身上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2.
挺进青海西部可可西里这片神秘的处女地,那未经人工雕饰的自然美景奇观,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更令人目不暇接的,是生息于这里的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种群。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在一个多月的考察中已初识他们的风骚:藏野驴的憨态傻劲;藏羚羊的胆怯精明;藏原羚的时隐时现;鼠兔的胆大妄为……它们给了我许多难得的收获,也留下不少的遗憾。最遗憾的是唯独体大膘悍的野牦牛却一直没有出现,难免使人焦急万分。众里寻它千百度,千呼万唤始出来。7月8日,是国家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进入西  相似文献   

13.
这次有机会到银川来,同这么多报纸的总编辑和这么多新闻摄影高手在一起开会,研究、探讨新闻摄影问题,感到很高兴。这次来是两个任务,一个是祝贺,代表人民日报祝贺这次会议的召开;第二是取经,这次各兄弟新闻单位带来了很多好的经验,我们来向大家学习,以提高我们人民日报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宣传。我相信,这次会议对我们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院青藏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郑度院士主编的科学专著《青藏高原形成环境与发展》,已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3年9月精印出版,这是我国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来的一项最重要的成果。全书共420页,61万字。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高原,其复杂的形成过程、隆升中对全球气候与环境特  相似文献   

15.
十月七日,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副主任胡德华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她首先向大会表示祝贺。她说,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个庆功会,从庐山会议到这次泰山会议,三年来,儿童读物工作有了一个大跃进,单说出版物品种,现在就是三年前的十多倍。作为一个儿童工作者,一个同行,参加这样的会议,感到  相似文献   

16.
李贤 《新闻三昧》2005,(1):11-13
为期一个月的亚马逊科学探险考察结束了,回来后,我们了解到,由今晚报等单位主办的这次活动不光在天津,而且在全国,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次活动的报道受到许多读的热爱。前段时间,我们举行了读见面活动,更加领略到读的热情。“主题先行”,出奇制胜,我想这是与今晚报对这次大型社会活动的策划与定位是分不开的。到亚马逊去科考,  相似文献   

17.
应澳中理事会邀请,我省图书馆考察组一行三人,于1987年10月9日至24日,访问丁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堪培拉和悉尼三个城市,考察了17所图书馆。三所图书馆专业教育院校和两所电脑中心(公司)。澳中理事会对我们更多地了解澳图书馆的情况,提供了方便条件。我们所考察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都事先做了准备,按我方提出的要求,热情地给以介绍。使这次考察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杨洪杰 《大观周刊》2012,(44):205-206
转眼间,短短几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有过抱怨,也有过欢声笑语。但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沂蒙精神所带来的深深的感动。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深切感受到了沂蒙精神折射出的璀璨夺目的光芒。沂蒙精神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我们收获很多。  相似文献   

19.
2000年8月,笔者作为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表团成员,赴日参加在日本滋贺县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大学出版社研讨会。会后又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城市访问,考察了日本的大学出版社、书店、发行机构。这些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得到了许多启发。  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图书发行机构。这次我们特地参观了日本最大的出版经销公司——东贩。东贩原名为日本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始建于1949年,1992年改名为株式会社TOHAN。日本大约有4300家出版社(不到10人的占2/3),28000家书店,每年发行约14亿册图书、46亿册杂志,出版市场销售金…  相似文献   

20.
特色为本服务至上-参观美国图书馆的思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艳 《图书馆建设》2002,(3):101-103
20 0 1年 8月 19日至 2 5日在美国波斯顿举行了第 6 7届国际图联大会。会议主题是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Mak-ing a Difference in the Knowledge Age(图书馆和图书馆馆员 :在知识时代起着重要作用 )。我有幸作为中国图书馆学会与会代表团成员 ,参加了这次规模浩大的世界性会议 ,并参观考察了 10多个各类型图书馆。美国图书馆事业的发达 ,果然名不虚传。所到之处让我们目不暇接 ,感叹不已。然而感叹之余 ,我思索最多的是我们应该向美国图书馆学什么 ?1 家底殷实兼收并蓄大洋彼岸的美国是海外保存中国古籍最多的国家之一。在美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