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北京世纪超星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超星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与广东中山图书馆合作举办的“超星图文资料数字化演示会”2 0 0 0年 1月 1 8日在深圳市人民大厦召开 ,会上演示了以 PDG技术为核心的超星图文资料数字化技术。深圳市有关行业的2 0 0多人参加了演示会。此次演示会在深圳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 ,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深圳电视台、深圳特区报等 8家媒体专题报道了此次会议。深圳特区报发表了以“坐在家里看国家图书馆的书”为题的报道 ,称超星技术让深圳人又多了一个巨大的“书库”,通过超星图书阅览器 ,可以方便、快捷阅览…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是多元统一的。当很多地区在为经济的发展挥马扬鞭的时候,特区深圳却在致力于营造一个“书香社会”。每年11月是“深圳读书月”,这个活动被誉为“深圳人的又一创举”。第二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在2001年11月1日至30日开展。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主办的本次活动,经过了长时间的策划,确定了以“科学与人文”为主题,提出“探求科学真理,弘扬人文精神”的口号,组织了首届深圳读书论坛、读书活动电视辩论赛、读书活动谈话节目等60多项活动,让深圳人品尝了一道丰盛的“读书大餐”。  相似文献   

3.
若说台风带来的“68个西湖水量”是天灾,那么,为何台风过后,积水迟迟无法排出?城市规划如何应对越来越肆虐的暴雨?这些都在拷问余姚和越来越多有内涝忧患的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某知名图书销售网站发布了一份“中国最爱阅读城市榜”。一线城市全部没有上榜,排第一的竟是浙江二线城市宁波。北、上、广商业化过浓,不少人无心读书,倒也罢了,深圳竟也不在“最爱阅读”之列。深圳是众所周知的“图书馆之城”,2013年10月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一时间,对这个阅读调查排行榜表达抗议的深圳人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国内,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实行普惠制不再有特殊地区;在国际上,中国昂首加入WTO,公正、平等地开放市场。这是新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一次利益大调整。作为中国开放早期的宠儿———深圳,有些人在内心深处期望保住深圳的特殊地位、特殊利益。今年年初有人以忧心忡忡的笔触,在网上匿名发表了《深圳,你被谁抛弃?》的万言长篇网文,引起了主要是深圳人的巨大反响。一时间深圳人对此议论纷纷,广东的传媒也大篇幅刊登此文。最后由当地传媒牵线,作者揭开面纱公开露面,与深圳市领导层对话,谈深圳的得失荣辱。如何看待围绕深圳出现的得宠、失宠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6.
9月9日,我与分社同行夏儒阁合作采写的通讯《浦东在加速——邓小平南巡以后看浦东》被总社播出.,第2天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上海市长黄菊等领导同志表扬了这篇稿件,一些新闻抖前辈称此稿”有新意,有深度”,许多相识的同行和读者也纷纷来电,有的说“这篇稿子发得很及时”,有的说“稿子很好读”,有的说“看了这篇通讯,好象到了一次浦东……”读者满意,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说句真话,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没有轻松过。因为,八十年代看广东,九十年代看浦东。浦东,太需要报道,太需要好报道了。而作为记者,我们一直没有拿出比较理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观众朋友,您好!这儿是深圳火车站,我们上海电视台报道组一行四人,烟花三月下深圳,主要是报道珠海、深圳等经济特区,以及广东全省的改革开放的最新进展……”当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刘剑手持话筒,在4月27日的荧屏上说这番话时,《来自广东的报道》八集电视专题片奉献给了广大观众。每天一集,每集仅4—5分钟的广东报道,犹如投石下河,激起了层层波澜,把曾经以“老大”自居的上海人从沉睡中惊醒!议论、反思、感叹,从四面八方涌来。反馈:咀嚼苦涩后的甘甜上海海虹宾馆,“来自广东的报道”观后座谈会开得热烈。参加座谈会的新闻界、企业界人士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报纸上,常常出现一些一般化的标题,不注意突出新闻中最有特点的事实,只喜欢用万能的老话、套话来造“声势”,使很有“新”味的新闻淹没在这种标题里,大大影响了宣传效果。这里试举一例: 长江日报7月6日,第一版刊登了一条消  相似文献   

9.
2000年11月,平日里忙忙碌碌的深圳人终于过足了购书读书瘾,为期一个月的首届“深圳读书月”点燃了他们读书购书的热情。一位从事个体经营的老板手抱着《经济学》等一撂新书激动地说,平时忙忙碌碌,难得有时间逛书店,这次趁着“读书月”浓浓的氛围走进书城购书,就像回到大学读书时代的好时光,心里感觉到其实读书是一件十分令人快乐的事情。这次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深圳读书月”,旨在为鹏城“营造书香社会”,提高人们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素质,重塑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新深圳。从11月1日到11月30日,“读书月”为市民们准备了书刊、音像制品、电脑软件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南方都市报重新“包装”在网上流行一时的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在半个月里连续推出《深圳,你被抛弃了吗》大型策划报道,在深圳乃至广东、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新浪、搜狐、深圳热线等网站,凤凰卫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纷纷跟进,深圳的命运和未来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一系列报道以深圳市长于幼军与网文作者呙中校的对话精彩落幕。缘起2002年11月16日,28岁的呙中校以“我为伊狂”为网名,分别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上贴出了长达1.8万字的《深圳,你被谁抛弃》。这篇文章恰如一枚深…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南方都市报重新“包装”在网上流行一时的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在半个月里连续推出《深圳,你被抛弃了吗》大型策划报道,在深圳乃至广东、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新浪、搜狐、深圳热线等网站,凤凰卫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  相似文献   

12.
童颖骏 《新闻实践》2012,(11):26-28
今年8月1日至18日,浙江日报共推出29个版面用于迎战强台风“海葵”的报道。从各地紧急防台到抓紧恢复生产.不仅对浙江军民齐心应对4年来首次正面登陆浙江的台风作了全景式报道。还创新报道形式,增加服务信息,加强报网互动。提升人文情怀,得到省委领导和基层读者的一致好评。新媒体竞争,无疑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但透过此次台风报道,或可对党报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迎战媒体竞争,带来些许启示。全景报道,增强信息服务早在台风“海葵”登陆之前.浙江日报编辑部就对防台报道开始认真策划。8月1日3版“今日关注”刊登《暴雨侵袭全球城市——城市防涝,我们准备好了吗》的整版报道,就对读者如何防台抗台做了前瞻式的提醒。当天不仅编发《城镇内涝9重点》。告诉读者立交桥下、地下空间、新建社区等地点,在台风裹挟而来的暴雨中容易发生内涝,同时发回各地记者现场察访浙江城镇防涝的报道《长大的城市。淤积的隐患》,言辞恳切,信息实用。  相似文献   

13.
第一现场     
关键词 深圳直辖 多年来一直议而未决的“深圳直辖”,近日再起波澜,也让深圳的命运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10月20日,一家广东媒体引述官方学者的话语称,中央正考虑增设直辖市,深圳有望成为中国第五个直辖市。但这一报道随即遭到学者本人及深圳政府官员的否认。两个月前,  相似文献   

14.
郑霞  郑汉 《新闻实践》2007,(11):21-22
10月8日,台风"罗莎"使得杭州城区多处积水,交通中断、市民被困、车辆被淹……这场"有气象记录以来造成杭州短时间降雨强度最强的台风",在考验着政府部门处理灾难能力的同时,也使杭城的媒体经历了一次大考。在这场大考中,都市快报交出了出色的答卷——10月8日,28位记者在编委会指挥下,深入杭城各条战线和浙江省内各地,10月9日推出15个版的《抗击罗莎特别报道》(加上世界新闻版和互动空间·博客版的台风报道,一共17个版),在向公众提供高质量新闻产  相似文献   

15.
2002年7月5日下1点多,“威马逊”台风刚刚离去,一架“湾流5”公务机就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将美国一家大银行的总裁送往北京;稍后,一架金鹿公务机公司的“豪客-800”飞抵浦东机场。这一天是上海空港在台风后恢复正常飞行的第一天,当天浦东机场安排的航班飞行达428架次,但在繁忙的浦东机场,仍有2架公务机起降。  相似文献   

16.
《航空档案》2008,(1):10-11
英国《飞行国际》2007年11月22日报道,英国已验证“台风”战斗机武器投放能力,本月初英国皇家空军的一架“台风”成功发射了一枚雷声公司“宝石路(Paveway)”II激光制导炸弹。  相似文献   

17.
经历 《新闻实践》2002,(3):30-31
2月5日,国内一些报纸不约而同地转载了广东某都市报的一篇报道。在这篇题为《贪书记大叹拒贿有四难》的报道中,记者详细地披露了原普宁市委书记丁伟斌的“部分悔过陈述”。但,  相似文献   

18.
今年农历元宵节的前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一则消息:江苏江都县数十万人观看元宵灯会,因拥挤发生踩死踩伤三十多人(其中已死亡二十一人)的重大事故。电台提请各地注意:元宵节文艺活动务必要做好安全工作,给各地敲了警钟,很有必要。这使我联想起去年七月一家报纸关于台风的报道。这场台风来势凶猛,所过之处墙倒屋坍。这家报纸比较充分地报道了抗台风灾害的事迹,完全应该。但对于台风造成的损失,却一个字也没提。过了几天,国务院民政部宣布:在这场台风中,死亡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另有一千四百人受伤,有两万间房屋被毁,约一千四百艘船只沉没或损坏。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1日起。深圳市实施公交降价惠民措施,成了深圳报业集团各报、网以及深圳其他传媒报道的热点。从11月26日晶报列出《公交降价,市民有多少实惠》,揭露“223路等5条线路执行新票价,价格不降反升”,到12月19日集团各报都刊登“37条票价不降反升公交线路12月24日起执行原票价”的消息,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20.
应朋友之邀,赴深圳讲学,之后逗留三两日,恰遇西安美院的画家朋友晁海在深圳校印他的画册,便约见小聚。这几年因各种机缘,常到深圳,诸般与内地不同的事象早已见惯不怪了。晁海是第一次见识,想来必有些新奇的感受,便逗引他谈谈。“你说深圳人和咱西安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说不准,只觉着在西安咱和谁好,能坐到一起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