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有文学语言,新闻也有新闻语言。新闻语言要通俗化,这是由新闻受众的广泛性决定的。新闻受众受教育程度、文化素养千差万别,高低不一,只有做到了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2.
维新派报人既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新闻通俗化的最早实践者和推动者。虽然他们当中对报纸语言通俗化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数报人认为,报纸要达到开民智的目的,必须走通俗化道路。维新派新闻通俗化思想,过去常常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大众化"的开端。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却没有注意"通俗化"与"大众化’的区别。维新派提倡用白话写新闻、办报纸,虽然对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对民众知识的提高,对新闻业务的改进都具有积极的贡献,但是,他们的思想还只属于语言通俗化层面,与"新闻大众化"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孔莹  刘荣 《新闻世界》2011,(4):77-78
进入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博弈变得更加激烈。本文从挖掘信息深度、做强新闻评论、创造简洁新颖的版面和追求表达方式的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等四个方面来谈报纸媒体如何在网络时代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浅谈目前我国社会新闻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渴望在闲暇时间能够放松身心,于是社会新闻因其新鲜、通俗、有趣,在家庭、人生祸福、人伦关系的层面直接牵动人们的神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软”新闻增强了媒介与受众的接近性,拉近了与广大受众的距离。然而,有些媒体在追求通俗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混淆了通俗和庸俗的界限,导致社会新闻日益庸俗化、狭隘化、雷同化、虚假化,陷入了低级趣味和媚俗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新颖的视角和平实的文风,使新闻的面孔变得生动而亲切。这些报道多以通俗的群众语言"行文",抛开中规中矩的新闻腔,令读者感到可亲可近、可看可读。但是,作为具有大众传播功能和导引舆论走向责任的媒体,在追求亲切自然文风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把握尺度,越"亲近"应该越慎重:大众化不等于没文化,通俗化不等于流俗化,口语化更要说真话。大众化不等于没文化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各个媒体的主打节目,它有着很大的受众群体,通过新闻可以了解最新的国内外大事,真可以说是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那么,随着各家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怎样才能更牢固地把握住受众呢?我认为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要做到鲜活。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闻娱乐化愈演愈烈。是谁制造了新闻的娱乐化?媒体还是受众?本文拟从议程设定论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以期正确认识和理解新闻娱乐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沈芸 《新闻实践》2003,(10):24-25
社会新闻已成为媒体抓住受众"眼球"、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但是,认真审视当今传媒所热衷的社会新闻,就会发现,在"度"的把握上,一些媒体进入了误区: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口味,一味地媚俗,从而丧失了应有的品格和立场。最近,出现了一些报纸、电视以大篇幅、纯记录的方式,报道跳楼自杀事件的新闻,产生了负面的社会效果。那么,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该不该报道社会新闻?主流媒体要守住阵地,把握导向,同时赢得受众,突破口在哪里呢?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新闻的内涵和外延什么是社会新闻?业界的基本共识是:反映社会生活中有关的社会问题,包括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社会风尚、生活情趣等等,都可归入社会新闻的范畴。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历史上一些黄色小报和某些西方新闻观的影响,加之当前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媒体对社会新闻的选择处理进入了误区:一是有人以为凶杀、猎奇、怪异、色情就是社会新闻,以为越耸人听闻越有轰动效应。于是,一些单纯的追求感官刺激的报道,一些"星、性、腥"的社会新闻就屡屡出现。还  相似文献   

9.
盐阜大众报是江苏省唯一的地区小报,创刊于1943年。在革命战争时期,报纸办得较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大众化、通俗化上,深受军民的爱戴。自去年1月复刊后,我们继承小报大众化、通俗化的优良传统,在一年中发表了48篇“说唱新闻”,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何为“说唱新闻”?概括地说,就是说唱的形式,新闻的内容,它是介于说唱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采用这种报道形式,别具一格,使当地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的社员群众乐于接受。请看:“一段荒圩二亩四,半年收入九百几。谁叫荒  相似文献   

10.
从新闻过度娱乐化看"受众本位论"的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大众媒介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产业性质的凸显,新闻传媒的大众化、通俗化倾向日趋彰显。新闻传媒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表现方式上尽可能从受众接受心理出发,增加趣味性,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受众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接收节目信息的。所以,声音和画面就构成了广播电视传媒中最重要的语言载体。但是,怎样才能让受众静下心来,收听或收看你的节目,接受你的观点呢?笔者想就广播电视声音中记者、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口头语言的表达,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第一,要着重体现广播电视口头语言的个性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让新闻在版面上说话,这是近年来许多报人通过实践探索出的办法。它要求我们在办报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新闻的采写,同时要重视版面的编排,让新闻通过色彩斑斓的版面语言和个性风格传递给受众,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如何让新闻在版面上说话?我们在编辑韶关日报要闻版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周浩 《新闻世界》2012,(7):34-35
新闻是用于传递信息和快速交流的,这决定了新闻语言的使用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要求,新闻的语言美缘起于此。新闻语言必须是依据事实本身逻辑,采用理性准确的语言,简明扼要的表达事实,对专业术语做通俗化处理,把数字形象化,这样才能实现有效传播,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主流媒体是传媒业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人们衡量一家媒体或一张报纸是否主流,要看这家媒体是否反映了国家的立场、观点以及是否发布了较多的权威性的信息。主流媒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按照传媒吸聚受众方式的不同,媒体可以分为主流媒体和大众化媒体。主流媒体是指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媒体,即以质取胜的媒体。而大众化媒体则是指以受众数量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市场价值诉求的媒体,即以量取胜的媒体。很显然,传统意义上的晚报、都市报就属于大众化的媒体。在美国报纸中,主流媒体只占3%,但它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份额却占全美的30%~40%。办主流媒体可以满足社会上的主流人群,是一种高利润、高回报、具有成长性的媒体模式。谈起主流新闻,人们往往都说时政新闻才算是主流新闻,这是对的,但并不完整。其实,很多社会新闻也是主流新闻。因为,社会新闻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相对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科教文体新闻等而存在的,它包括人们的公共生活、经济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以及关注突发性天灾人祸、...  相似文献   

15.
新闻真实性断想——从《上帝也疯狂》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正荪 《今传媒》2009,(11):88-89
如果说,追求新闻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是媒体记者的长远目标和理想追求,那么,对媒体和记者来说,首先应做到的,则是要保证新闻的具体真实.  相似文献   

16.
薛净 《新闻世界》2010,(9):57-58
我国的科技报道对受众的关注度不够,在语言和内容上也有一定的欠缺和不足,这些都造成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不足,也影响了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媒体在传播报道科技新闻对要做好对自身的定位,做好受众分析,从业者要增强自身的科技知识修养;科技报道的语言要平实,贴近受众,版面也应简单生动。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有利于增强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当下,信息源多样,信息流复杂,凸显一个时代浮躁的特性。社会转型、竞争加剧,压力无处不在,社会弥漫着浮躁的气息。有些媒体像得了浮躁病,新闻观念及新闻价值不断被挑战。个别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和看点、卖点,不惜媚俗以迎合受众,甚至抛弃新闻人的道德操守。人们不禁要问:新闻媒体,这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语言不仅要使识字的人能看得懂,而且要使不识字的人能听得懂。这样才能赢得受众,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所谓通俗,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适合群众的水平和需要,容易使群众理解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语言通俗化的涵义,就是指新闻的采编者从广大新闻受众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出发,努力使新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公众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传媒市场的发展,受众对于新闻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从前格式化、八股化的新闻模式。多媒体信息时代的新闻受众有多元化的需求,而媒体要更好地服务受众,让受众接受,就必须转变新闻制作观念,打破固有的新闻模式。新闻故事化的趋势在中国的传媒市场应运而生。用故事化的手法讲述新闻,能够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贴近性,唤起公众的情感认同,从而确保自己的受众群体。故事化的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撰写、制作新闻的新的思路和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媒体的新闻叙事模式。然而过犹不及,对于故事化的过度追求反而会有损于新闻的质量与媒体的公信力。故事化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冲击、使新闻流于浅薄化的隐患和对新闻其他功能发挥的影响,都成为当下传媒人值得忧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闻社会化,就是以社会新闻的形式报道经济新闻,使经济信息社会化,硬新闻软化、通俗化、大众化,有较强的可读性。 新闻心理学告诫我们:人的心理活动往往受制于对他有意义的事物。我们的经济报道要做到社会成员共同感兴趣,使社会各界读者产生共鸣,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就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