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BIM技术是当前建筑行业中的新理念与方法,在建设行业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利用BIM技术概念,在江西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中进行数字化分析与管理;主要从风景名胜区宏观角度采用Arc GIS软件,分析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风景区分级保护规划、旅游线路规划等;从龙虎山庄会议中心建筑的微观角度,用Revit软件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分析建筑朝向以及太阳辐射,结合Revit的协同设计、信息集中、数字化管理等优势,使得建筑信息数据使用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复杂综合的城市化问题,满足新时代风景园林行业人才需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思维,运用“城市-风景”一体视野,以深圳市龙华河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场地规划与重点地块设计3个阶段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跨专业协作,强调研究精神,融合思政元素,全面拓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对未来城市化问题的敏锐嗅觉。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区旅游业使风景名胜区规划得到长足的发展,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旅游定位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定位演化动因具有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并以此构建了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定位演化动因驱动模型,为风景名胜区规划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区的内部功能区的划分,有客观标准。它主要根据风景名胜区内特有景观结构及旅游活动的规律形成的有特定功能、有自己特定位置的空间环境划分的。功能区位是风景名胜区内规划布局的依据。本文具体分析了路南石林国家风景名胜区及峨眉山——乐山大佛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布局情况,并将它与代表我国东部(西湖)、中部(桂林)风景名胜区相对照,阐述了风景名胜区内的规划布局原则,提出了“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区区位论”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5.
贵州师范大学风景园林专硕于2017年11月正式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拟于2019年在我校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正式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风景园林专硕学制两年,共开设四个专业方向:喀斯特山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喀斯特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繁育及应用、数字喀斯特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世界遗产与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在此背景下,在我校开展《园林与喀斯特建筑艺术》校级公选课,旨在为我校拟从事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科研研究的师生提供理论参考,此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述了中国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的基本现状;进而从法律、规划体系、管理体制和监督四个维度对中国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的开发与保护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中国风景名胜区开发与保护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通过两者之间比较并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解决中国风景名胜区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思路应该从提高立法层次和加强监管入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解析“设计-建造”系列课程的意义以及在建筑学及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概况,并对美国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建造”类型系列课程开展情况及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借鉴运用“设计-建造”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性教学,通过在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深圳市福田市民园艺学院植物造景项目及深圳市勒杜鹃花展竞赛等多种类型教学中应用,以探索风景园林职业教育中“设计-建造”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风景园林学科前沿性的研究方向之一,“设计研究”基于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设计教学的现状,为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设计教学提供了基于设计范式的思考方式。在“设计研究”思维的引导下,结合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设计教学实践,探讨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3个层面的发展方向,对我国风景园林教学体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探索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山风景名胜区华麓区地处风景区与城镇区域边缘,是华山风景名胜区中最为脆弱、最易破坏和问题最多的区域。从遗产观、整体观、发展观的高度,阐述了华麓区的遗产变迁,分析了华麓区在华山风景名胜区整体中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旅游规划结构中的角色与地位,从遗产保护和遗产发展两方面总结了华麓区的作用,指出了华麓区是华山遗产构成之要素、华山游览之门户的角色特性。  相似文献   

10.
高职《畜牧场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场规划与设计>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突出工作过程任务化,任务教学现场化,考核内容成果化,同时创建"双班双基地"系统化教学模式及"七步法"教学模式,创建配套教学资源,实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1.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分析了交通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课程在交通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课程设计的知识构成和当前教学模式特点的分析,从内容体系、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面向交通工程专业的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谈谈对《“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3.
旅游者的动机和目的虽然千差万别,但都具有求新、求异、求知和求乐的共同心理特征。任何风景名胜区必须具有独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才能构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因此,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中,如何发掘和突出其特色便成为开发规划和建设成败的关键。一、风景名胜区特色的鉴别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其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名胜古迹风景区,则因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首先要鉴别其特色,而鉴别时一般会遇到下列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一门具有很强工程意义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而这种素质的培养不是简单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本文将结合"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自身性质,分析其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教学任务在不同专业的差别,进而针对物流管理专业,规划其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及课程设计成果形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与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编译原理”教学对应的大型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分析了开设大型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比较了不同阶段不断完善大型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提出了现阶段进行大型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该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独立实现一个实用编译系统,了解实用编译系统的最新发展,熟悉系统程序开发的整个过程,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编译原理知识的理解和设计系统软件能力培养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现状和发展要求,提出了五项保护目标: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环境中的自然地貌,使其不受破坏;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使之永续利用;保护景区内物种资源(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使其不致减少或灭绝;保护胜景和景观资源,使之不受破坏或废弃;在保护的前提下,立足于对自然景观保护和人类要求相协调、相统一.为实现上述目标,宜采取综合措施,从科学、生态、文化、美学四个方面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环节在电子信息工程本科生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论文论述了对本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必要性,并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和手段等方面,全面探讨如何进行“课程设计”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3分,共120分) 1.世界上以泉闻名的城市众多,其中有“温泉城”美誉的是 A捷克的卡罗维发利市 B.保加利亚的索菲亚 C.日本的别麻市 D.中国的济南 2,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名录的具有自然和文化双重意义的世界遗产是_。 A、黄山风景名胜区 B.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C.九寨沟—黄龙寺风景名胜区 D.泰山风景名胜区 3.北京天坛是我国现存最精美、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其中游客非常感兴趣的“回音壁”位于 A.祈年殿B.皇弯宇 C.团丘坛D.太和殿 4.下…  相似文献   

19.
课程设计是职业教育管理和实施专业教学的重要基础工作,不同的课程设计模式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七种课程设计模式,试图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将知识内化的最有效的手段.大连民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造性地开展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将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不仅实施了“做中学”教学方法,而且充分体现了“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思想,同时引入了“双语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