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哲学战线上正在展开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唯物辩证法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和资产阶级阶级调和论的斗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斗争。“一分为二”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合二而一”否定矛盾的斗争,坚持反对唯物辩证法,是反动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场论战中,杨献珍同志是“合二而一”论的代表。“合二而一”,并不是杨献珍同志的独创。它是  相似文献   

2.
不能以“合二而一”代替“一分为二”目前,我国哲学战线上,正在开展着一场新的激烈的论战,这就是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愈来愈为广大同志和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有力思想武器。它帮助人们认清帝国主义同世界革命人民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可调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同现代修正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它增强了人们同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以及现代修正主义进行斗争的勇气,增强了人们取得胜利的信心。可是,正在我们党加强宣传“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的同时,杨献珍同志却大讲其所谓“合二而一”论,同党大唱对台戏。杨献珍同志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宣传“任  相似文献   

3.
杨献珍同志反复强调:“学习辩证法,就是要学会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事”,并且认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的片面性。”杨献珍同志在这里所提出来的是一个普遍原则,并不限于处理两个对立思想,而是泛指观察任何事物,都必须把两个对立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要经常记住事物的两个侧面是不可分地联系着的。”这种否认矛盾,排斥矛盾双方的斗争和转化的所谓“联系在一起”正是“合二而一”,是“合二而一”这一资产阶级反动世界观的核心。醉翁之意不在酒。杨献珍同志拼命强调要学会把两个对立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不是什么为了避免实际工作中的片面性,而是彻底反对“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4.
杨献珍同志关于“合二而一”的观点,是否认矛盾、调和矛盾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和“一分为二”是根本对立的。可是,姚伯茂同志继《浅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七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后,又发表了《再评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讨论》(八月二日《文汇报》,竭力为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制造论据,歪曲“一分为二”,美化“合二而一”。在《浅评》中,姚伯茂同志通过虚构的矛盾分类,力图使“合二而一”和“一分为二”平分天下,而在《再评》中,已经不满足于独霸一方,把“合二而一”吹得非常美妙,认为“从本质上说”、“合二而一”也“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达”,企图全部取而代之。姚伯茂同志的论点是错误的。论据是用诡辩、曲  相似文献   

5.
8月15日《江淮学刊》(第4期)李凡夫:《坚持斗争的哲学反对矛盾融合论——评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作者指出,杨献珍同志在理论工作上的错误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长期的、一系列的。例如,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上,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杨献珍同志都有过比较严重的错误。当然,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有过错误,而是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从当前的事实来看,杨献珍同志并没有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是进一步发展了他的错误。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江淮学刊》(第4期)马数鸣:《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是辩证法吗?——与杨献珍同志商榷》《江淮学刊》(第4期)李双成:《在烦琐  相似文献   

6.
最近正在进行着一场“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辩论。这场大辩论是从艾恒武、林青山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开始的,接着杨献珍同志关于“合二而一”的思想之被揭露,这场大辩论的实质和意义就更为明朗化了。这决不是什么咬文咀字,而是直接关系到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争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争论;是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观察和处理当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争论,因此,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打算就以下的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7.
杨献珍当年讲“合二而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阐明矛盾的同一性;“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是有机联系在一起而密不可分的,然而它们的倾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合二而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尝试,而且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思维非常一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研究分析了杨献珍的经济辩证法思想,认为杨献珍不仅提出了“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的哲学命题,而且把唯物论贯穿于他的经济辩证法始终;不仅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题,而且突出强调“矛盾对立面的统一”,要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中的诸种矛盾关系.他针对经济工作中的“历史超越论”、“唯意志论”、“形而上学独断论”等错误观点展开了批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和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9.
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討論,是从艾恒武、林青山两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引起的。但是,从七月十七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王中、郭佩衡两同志所写的《就“合二而一”問題和楊献珍同志商榷》一文来看,早在艾、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前,我国哲学界曾进行过一场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争论.这场争论本来是以学术争论开始的,但是,由于那个"理论权威"的捣乱和破坏,使这场争论成为一场政治性的批判和斗争,成为对坚持"合二而一"观点的杨献珍等同志的政治围攻.由于把不同的学术观点当成政治上的路线是非来整,"合二而一"被定为宣扬阶级投降的修正主义哲学,而"一分为二"则成了进行阶级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哲学.实践证明,这场争论,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前发展,并没有起到什么促进作用,反  相似文献   

11.
杨献珍先生的“合二而一”与毛泽东同志的“一分为二”的“分”、“合”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之树上绽放的两朵奇葩,既有悟性思维的特色.又有“穷际”、“通变”之根基;既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双向共赢的和谐发展之“道”,又是调节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的人性化智慧。它们像人的两条腿.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具有重要的人文科学价值.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艾恒武、林青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该文章分为三部分:(一)事物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中国古人是用“合二而一”(见〔明〕方以智著:《东西均》)来表达的。作者认为,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到人类社会、思维等等,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二)事物本来是“合二而一”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就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书物。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研究“合二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正在继续深入。本文作者就“一分为二”是否全面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等四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欢迎大家涌跃来稿,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就如何认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一对杨献珍同志“合二而一”的批判,从一九六四年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哲学原理作一些新的探索,理应受到人们的鼓励。有不同的看法,完全可以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平等的讨论,逐步取得一致的意见。一九六四年,关于“合二而一”的讨论刚刚开始,陈伯达控制的《红旗》便以“报道员”的名义定了调子,作了政治结论,说什么“合二而一”“是系统的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同党唱对台戏”,是“有意识地适应现代修正主义的需  相似文献   

15.
一、不能把吕大临、方以智的思想充作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在7月17日《人民日报》所载王中、郭佩衡同志的文章中,摘抄了一些杨献珍同志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见解。其中,杨献珍同志一再把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说成就是古人吕大临的“合有无谓之玄”(注)与方以智的“合二而一”论。我以为,这种做法是反历史主义的。其结果,必将马克思主义降低到吕大临、方以智的水平,从根本上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要原理。吕大临、方以智都是中国封建制末期的思想家。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们自己的阶级地位、知识水平,都使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发现科学的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间,我国哲学界曾经进行过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讨论。后来,由于那个“理论权威”插手,使那次讨论偏离了方向,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压了下去。现将一九七九年报刊上重新开展讨论以来的情况简述如下: (一)对“一分为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的简明的准确的表述,它恰当地指明了辩证法的本质特征。首先,列宁说  相似文献   

17.
《西北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发表了李延祥同志的文章——《“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都是辩证法》(以下简称李文))。对于李文的主题,我完全赞成,但对李文否认“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命题,我则持有不同意见。关于全面论述“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的命题,我有另外的专题文章,这里仅就李文涉及到的问题,提出几点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哲学战线上,正在开展着一场新的激烈的论战,这就是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这是一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是两种世界观卽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主张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一分为  相似文献   

19.
<正> 自从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提出“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以来,已近三十年。过去一些时候,在宣传“一分为二”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简单化、片面性。现在,回过头来,重新探讨“一分为二”的科学内容,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这里,谈谈我们对“一分为二”所包含的科学内容的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0.
萧岛泉的《杨献珍:共和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人》一书,对于解决共和国历史上"合二而一"与"一分为二"论战这个问题有其别人不能取代的作用,他的著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帮助我们穿过历史的迷雾,看到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