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世纪70年代,基督教传入山西.为了推进基督教在山西的传播,基督教会和传教士兴办了教育事业,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或看作是一种"文化侵略"的方式,或颂扬这传播了西方文明.然而,从山西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角度来看,基督教在山西的教育事业采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冲击了以科举制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制,对山西近代教育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学校在绥远地区的兴起和扩张,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西方势力试图以基督教文化征服、改造绥远的历史产物。然其作为西方近代社会的教育模式,传播着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不仅造就出大量基督教信徒,也培养出掌握近代科学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因而它在绥远地区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的过程中,创办各种社会事业是基督教本土化的重要一环。近代基督教在泉州地区创办医疗、教育、社会慈善以及文字出版事业,正体现了本土化过程中调适的积极一面.这种“以学辅教”的策略赋予传教士“西学传播”的新使命与新形象,客观上为基督教平添了不少亲和力,增进了基督教与泉州地方民众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信誉,并且为中国近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基督教在华传播最成功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韩文化就其类型而言都是典型的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代表基督教属于异质的文化类型。从文化角度看,近代基督教之所以能在中韩两国得到传播并有所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基督教与作为中韩社会正统意识的儒学具有些契合点,从而为基督教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在思想上与基督教相对抗的儒学在19世纪特定环境下的衰落。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来华的传教士中,狄考文热衷于通过科学知识为基督教传播开拓道路。他一方面创办基督教学校传授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还建立科学制作所和博物馆向普通民众传播科学知识;狄氏的科学传教观意在利用近代科学清除愚昧迷信思想,为基督教传播扫除障碍;并且通过科学知识塑造新型人才以引领中国社会,最终推动基督教在华传播。狄氏的科学传教观的形成原因主要归因于他对中国社会的准确认识。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来大陆地区中国基督教区域史已不再是边缘化的历史,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的内容也丰富多样,不仅仅局限于对基督教在各地区传播历史简单地探讨,对基督教在各地区的活动也有所研究,涉及到区域基督教教育、医疗、出版、慈善等事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三十年来大陆近代基督教区域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成败的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后,指出:基督教传入朝鲜半岛之时,不但与韩国的爱国独立运动相结合,而且还与韩国本土的萨满教在上帝观念上相互认同。当以理学为基础的韩国儒学陷入困境时,基督教就成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部分韩国人的精神支柱,从而创造了基督教传播的“奇迹”。儒学在近代中国也经历了危机,但其影响仍然很深,因此,与强权政治结合而进入中国的基督教就很难获得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认同。基督教在近代中韩传播的不同境遇告诉人们: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不可采取把自己的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的文化霸权主义态度,强势文化要强行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就会造成社会的对抗和不幸。  相似文献   

8.
霍布斯创立了欧洲近代的第一个无神论体系,是17世纪少见的、彻底的无神论者,在西方无神论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哲学排除神学”是霍布斯无神论体系最鲜明的标志与基本原则。揭示宗教的起源与传播是霍布斯无神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这在近代具有开辟道路的伟大意义,强烈地影响了18世纪以霍尔巴赫为代表的法国无神论者。批判基督教是黑暗的王国、骗子的联盟,是霍布斯无神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充分表明他是反基督教的勇猛斗士  相似文献   

9.
孟庆梓 《考试周刊》2012,(53):39-40
近代中国的基督教发展史在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探索历程,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批颇有影响的研究专著,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的演变轨迹及其当前发展趋势与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陈凤 《池州师专学报》2004,18(2):102-103
19世纪初,一批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进入中国。在他们的传教活动中。创办报刊是一种迅速又广泛的传播方式。在20世纪之前。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创办了近百种报刊。以他们办报的思想和实践推动了中国报刊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泉州学的缘起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及其促成的史学转型息息相关。中国20世纪初期史学观念的变迁,是孕育泉州学学科意识的学术背景,而1926年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的成立及其对泉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则直接促使泉州学学科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把”字句在近代汉语中已是一种使用非常普遍的句型,使用频率高,结构形式复杂。《水浒全传》中“把”字句共有1500余个,可概括为10余种句式,其绝大多数介词宾语都是有定的,有定或无定是其句法位置赋予的,动词语义上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处置”:客观处置和主观处置,其否定词“不”前置的限制非常严,它在近代汉语中的普遍性和常用性,与其语义角色的复杂、丰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机械设计”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近几年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探索、研究、实践的体会,结合国家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建设,阐述了面向21世纪"机械设计"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勾画了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的近现代历史及现状。包括儒、释、道,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认为中国宗教思想研究目前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成为了一门充满希望、潜力无限的学科,但同时该学科仍面临着如何纵向深化求索,横向开拓创新,填补空白,会通中西的艰巨任务。在学科研究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如研究中的学术失衡问题,学术重复问题,等等,这些都有待学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贺铸是我国宋朝著名词人,现当代学者对他的词进行了较为充分地研究,但对其诗却缺乏研究;对贺铸其人的研究还可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其“新民”学说中所蕴涵的进步、竞争、创造、功利、民主、科学和自由等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走向中的现代性特征,彰显了梁启超在那个时代的思想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南社不仅是一个革命社团、学社团,同时也是一个学术研究社团,在近代学术研究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发角色。仅就词学研究而言,南社诸子中有不少词人及从事词学研究,留下了相当丰富的词学论。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展开论述,通过他的关于乡村改造及建设的思想和实践,给我们当今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朱子语类》中涌现出了大批节奏鲜明、表现力强的四字格,这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很多都活跃在现代汉语中。不管是四字成语、准固定语还是固定格式,《朱子语类》的四字格吸收了唐宋以来的许多口语俗语,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色;大量的同义聚合群和由浅入深的修辞特色,体现了宋儒文人高超的语言驾驭技巧和宋儒语录平易浅近又不失庄重典雅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古代,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公正问题就已蕴含在公正思想的探讨中。其中,以苏格拉底、孔子等人的有关论述最具代表性。近代学者对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师生互动中教师公正的实现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现当代,学者把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公正研究全面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成为了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