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下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新动向,从学生不良的心理动因、教学与考试管理问题,以及不良社会风气等层面剖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并相应提出了控制学生作弊的对策: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框架与教育教学模式、完善综合评体系统与评价方式、发挥学校育人功能,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深入诚信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考试作弊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之一,而且大有蔓延的趋势,其带来的危害已经让我们不能不重视。本文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并主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应对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目前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还比较严重,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分析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探讨其中的预防机制,对于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不少问题,其中考试作弊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之一,而且有蔓延的趋势,其带来的危害已经让我们不能不重视。本文对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作弊出现的新手段,以及解决考试作弊问题的对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但由于高职学生学习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恰当等原因,对课堂学习兴趣不浓,致使高职学生的考试作弊现象多发。虽然许多学校对这个现象都很重视,并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但考试作弊现象仍不能彻底杜绝。现在,高职学生的教学管理中,考试作弊已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考试作弊虽然是学生的个人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了干扰,甚至对学校的教学风气、学习风气的建设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诚信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淑军  马金武 《文教资料》2008,(22):212-213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既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评估,又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因此,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历来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根据对高校考试作弊现状的调查及对作弊现象原因的剖析试图找到解决高校考试作弊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大问题,考试作弊既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评估,又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因此,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历来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根据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作弊者与监考者的博弈模型,试图通过此模型,找到解决高校考试作弊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一时期,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作弊形式也由过去的夹带、抄袭发展到"枪手"替考,甚至利用高科技作弊等,违背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本文针对学生具有"现代特色"的考试作弊现象,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分析了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一些具体作弊形式,提出了刹住考试作弊歪风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学生人数、受教育程度和纪律观念等方面控制降低,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师资等教学软硬件的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给高职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胡杨 《职教论坛》2007,(24):57-58
考试作弊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从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手段等教学环节分析了考试作弊的原因,并提出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等为防止考试作弊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郭国胜 《考试周刊》2008,(5):135-136
本文列举了当前中专生考试舞弊的现状及部分特点,并从心理卫生角度分析其中既有社会和家庭的反面导向因素,也有学校政策因素,但主要是个人心理和动机不纯,引发学生考试作弊的侥幸、虚荣、逆反、赌博等不良心理;提出防治考试作弊.要在采取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考试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等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调整中专生认知,对不良心理进行必要矫正.  相似文献   

12.
尽管考试之前各高职院校不断强调诚信考试,严肃考风考纪,但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依旧较为普遍。本文从学生心理视角对高职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展开研究,并就如何减少甚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证方法下高职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学生考试作弊相关因素。从学生诚信道德品格培养、学生自信重塑、加强教学改革、完善考试管理、同辈群体学风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减少学生作弊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4.
考试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考试作弊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考试的真实性.对考试作弊的动机,以及从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设置、考试形式、试卷评分方法、考试监督管理体制、教育法规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与考试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尽管国家教委多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制止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尽管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考试纪律和监考守则,但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考试作弊作为学校中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它既影响了对教与学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又培养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因此杜绝学生考试作弊历来就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远程教育学生分离学习状态导致学习绩效难以得到保证,课程考试与评价成为促进学习绩效提升的有效手段。然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不良因素给远程学生良好学风和考风的形成带来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成人远程教育的课程考试特征,进而以H大学网络教育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远程教育学生的考试作弊倾向、作弊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作弊倾向组群学生的个性特征。最后,作者从学习观念与习惯、教学服务与评价、诚信教育,以及考试组织与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学生课程考试诚信水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产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因素等两个方面的分析,深刻透析了当今社会、学校在组织考试中出现的与诚信背道而驰的不良现象和问题,提出了加强考试管理、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教师将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化的倾向,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因,提出了加强诚信教育、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改进教学和考试方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防范考试作弊行为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心理的分析与对策□严可泉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弄虚作假,这是品德不良的一种表现,这种行为表现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类学校中,而且屡禁不止,应引起教育者普遍关注。现就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动机、心理形成和发展、心理特征、考试作弊行为的导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考试作弊在大学校园里已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本文从高校管理、大学生不良心理以及社会不良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