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的因素有很多,而饮食对男性性健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罗马时代,男性性冷淡,妻子多用鱼类帮助他增强性欲;西班牙人利用巧克力来刺激男性性欲;印度的医生则建议男性在性生活之前应多喝用鸡蛋、牛奶、蜂蜜煮成的大米粥。现  相似文献   

2.
韩素梅 《新闻界》2003,(3):40-41,45
一、关于分类广告与市场化进程分类广告在众多广告人眼里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是因为它同展示性广告相比琐碎、难以代理且缺少创意空间;弃之可惜,是因为它在广告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已不可小觑。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块“鸡肋”到底该不该丢掉?分类广告的特质到底体现在哪里?理论界对分类广告的认识是否已做到指导广告实践?作为分类广告的主要媒介——报纸分类广告的前景如何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探讨。首先看看理论界对分类广告的界定。理论界对分类广告的概念、特质的认识是与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的。代表国…  相似文献   

3.
刘文宁 《新闻三昧》2008,(1):101-101
“有毒香蕉”、“纸馅包子”、“最恶毒后妈”等接连出现的虚假新闻,或蓄意造假,或捕风捉影、人为炒作,造成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能够用数字统计的,是香蕉产业受到数以亿计的重伤,从业者当年收入大减;而无法计算具体损失的,是新闻业的公信力受到质疑,新闻从业人员形象受到贬损,还有当亨人刻骨铭心的伤痛——被冤枉的“世上最恶毒的后妈”陈彩诗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几近崩溃,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  相似文献   

4.
王珊珊 《北京档案》2022,(10):52-53
<正>柿霜是柿子在被制作成柿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附生物。清人对柿霜的医疗作用、药性特性、药用功效均有颇深研究,皆因柿霜入药有清热解毒、治疗呃逆的作用。而中医学自古就有“医食同源”的理论,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烹饪经验相结合,加工制成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清人巧妙地将柿霜制成柿霜粥、雪花饼、柿霜软糖,甚至入于调饮之中。清代是我国古代柿霜生产和利用的重要时期,较之前代,宫廷对柿霜的需求量更大,柿霜及其产品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自诞生及至发展十余年来,普及率、认可度及影响力与日俱增,但也同时遭遇到权威性、公信力、同质化等诸多问题,其中,新闻同质化问题更是对网络媒体特色、创新和长远发展的一个挑战。近日,一条关于“香港检出含三聚氰胺鸡蛋”的新闻被披露出来,笔者选择了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个页面位置,网络媒体两支从业大军——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如何处理这条新闻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分析,进而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原文] 荆宣王同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相似文献   

7.
“眼亮”更可人——刍议文章标题制作的技巧与五忌邓雷仓人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醒目就如同美眸流盼,靓丽动人;假如标题刻板,就会给读者以“似醒非醒”之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表达。比如《海军游泳队与上海队比赛传捷报》就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硕鼠     
[原文]硕鼠硕鼠,无食我(?)!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得我值!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注释]①硕鼠:选自[诗经·魏风]。硕:大。②无:同“毋”,不要。黍:子实叫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粘,可酿酒。③三岁:多年。三:表示多,非实数。贯:借作“宦”,侍奉;一说“贯”借作“豢”,饲养。女同“汝”,你。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在养生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我国远在周代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专职营养师——食医;《周礼》中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以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了自己,从食肉变为食竹;人类为了适应自己而改变了环境,使大熊猫几近陷于绝地。现在,大熊猫只有依赖人类采取有效的保护和繁殖措施,才能免遭灭绝之灾。”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在同记者交谈中,不无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11.
常听有人抱怨,当经济记者难。难在何处?据说难在一篇报道见报后,常常会招来种种非议。其实,报道之所以会招来非议,有不少是记者自身的原因,我将其归结为“三忌”。一忌“片面选材”去年初,由于国家压缩基建规模等原因,各地出现了民工大流动。对此,新闻界予以关注,适当报道,无可厚非。可是,有家报纸在报道这一现象时,用了近半个版的篇幅列举那些非偷即淫案例,给人的印象是——这些农村民工进城就没做好事。还有,一个时期以来,报道经济犯罪,给人的印象是管钱管物的多数不干净;报道万元户,又似乎万元户遍地皆是。  相似文献   

12.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相争之际,韩信初从项羽,因不被重用,转归刘邦。刘邦从萧何之荐,设坛拜将,重用韩信。韩信果然为刘邦屡立战功。项羽惊恐,便派辩士武涉往说韩信,欲使其背汉归楚。韩信回答道:“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信于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郎中:最低的官职,掌管宿卫殿门之事。画:谋画。倍:同“背”。解:脱。“衣我”之“衣”、“食我”之“食”中的“衣”和“食”均为使动用法,两句意谓把好衣美食都分给我享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奇异的山川地貌,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二十多个民族的风土人情,酿造出多少美丽的传说。流传神州大地乃至走出国门的、便是“云南十八怪”。约定俗成的“云南十八怪”是这样描述的:鸡蛋用草串着卖;米饭饼子烧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服装同空戴;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常年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  相似文献   

14.
巢峰精神     
潘真 《中国编辑》2003,(4):53-55
“巢峰”这个名字,是在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之下引起我注意的。 那是1994年4月29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刹一刹著书出书中的粗制滥造风——兼评王同亿主编的<语言大典>》。当时,王同亿及其《语言大典》正红得发紫。虽说明眼人都看出这部所谓《大典》错误百出、笑话连篇,但是鉴于该书“来头很大”,欲投鼠而忌器吧,大家沉默着。可巢峰偏不服,登高一呼,打破了沉默。  相似文献   

15.
意尽则言止     
《庄子·骈拇》中有一句名言:“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这就是说,讲话、写文章应该当长则长,该短则短,止于意尽。而现在报刊上的一些文章却往往犯了这一大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明明意已尽,偏偏嫌不足,洋洋洒洒数千言,空话、套话、废话连篇,然耶?非耶?不妨看看《唐诗纪事》卷二十所载关于祖咏应试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含意,便欣然忘食。”晋代大传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的这句话,把读书人在书海漫游中逢知音、起共鸣、得新意而欣喜若狂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最近读陶同的新著《全息正负美学》,便有这种“欣然忘食”之感。书中提出的许多新的美学命题,例如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全息(±)美、(±)美是生活形象反馈信息、艺术是对(±)美创造性的加工和外化、审美直觉是模糊形象的对照与(±)美的开拓;审美感情是主体对(±)美的编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一叶     
q@bMAnfW,4girtMZdk\塌险栅W残\H^夕\‘。儿;卜/ 群——一ha。舵 > -&—— ca----A还是乙单位方案好!苏凝《\孰回回Xi刃u回食。回回回回回回于问回回回回回回_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_M i《perly/回问\珐、一二回回回匹<回回回回雕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绘/.--*x.〔嗷\。l“V当回回回晤户回回回回’””回回回瞩F口口口d一/叶”份\7…  相似文献   

18.
正眺竟误键竟序号报名文章题目引文引《齐鲁晚报》《头发填人姑娘太阳穴》用头发替代肌键《彭城晚报》《山东经济时报》《大门塌下砸死三名小学生》①《读侦局在行动》②同上③同上不知为何竞找了拨人 并提起诉。问题日益破突,检察以涉嫌破坏……对其提起公诉。 公诉 突破检察机关424344《汕头日报》《几项最艰辛的世界纪录》第一个人踩滑雪板从……滑下,第一个人第一个·的人 蜜诩室f]粱地密剧许45《羊城晚报》梁的155血份①《蜂蜜选购知识》②《和平,仅仅是没有战争》③《郭沫若:炉中煤》④《饰物架百态》⑤《玻璃太透明:老翁撞破头》⑥《…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注定成为永恒。2022年10月23日,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十分荣幸地现场见证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瞬间:习近平总书记等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公开亮相,同中外记者见面。同时,我们也不辱使命地参与记录了历史:精心采写了侧记《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习近平等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侧记》。  相似文献   

20.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古代六艺中的"乐",既是音乐、舞蹈方面的高超素养,更是高山流水、知音无限的同声相应,近者悦、远者来的同气相求。它启示我们: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