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自民 《百科知识》2013,(21):35-36
在热带及温带海洋的泥沙质海域中,生活着一类其貌不扬的底栖性鱼,名叫鲮鲸。它们是世界性鱼类,在大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约有12种,我国有黄鲮鲸和黑鲮鲸两种,黄鲛鲸分布于黄海、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鲼鲸多见于东海和南海。  相似文献   

2.
浩淼深沉的海洋,有无数生物尽情地展示着它们的千姿百态。鲸是其中体形最大的族类,它们给人的感觉总是厚重憨实、沉默寡言、有谁知道它们却是海洋生物中最优秀的歌唱家呢?奇妙的鲸歌鲸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7000万年前它们才逐步由陆地移居到海洋中。它们是地球上进化得最大的动物,远比恐龙大得多,一头成年鲸可达23米长、150吨重。深沉的海洋迷蒙晦暗。长期在陆地上生活的鲸类,到了海里,嗅觉和视觉就起不了多大作用了。那些依靠感官寻找配偶、幼鲸和进行捕食活动的方式,逐渐被淘汰了。于是,另一种方式在进化过程中得到了完善,这种方式就是"声感"。某些鲸的发声被称作"歌",对于它的真正本质和含义,目前我们还无法完全弄清楚。鲸的音域很宽,其频率远低于人类耳朵所能听到的最低频率。海洋生物学家们需借助特殊的设备,才能对鲸歌进行研究。低频率的声音在水中能传播很远,例如,长须鲸以20赫兹的频率发出特别响的声  相似文献   

3.
<正>鲸是一种哺乳类动物(所以说鲸不是鱼),可是它的鼻子没有鼻廓,在水中生活的鲸用肺呼吸。鲸的肺容量很大,一次能储存很多空气,所以不用经常到水面换气。每当它的头部露出水面  相似文献   

4.
鲸鱼也疯狂     
鲸为什么会集体搁浅、自杀?这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有人推测,生病的巨头鲸辨别不了方向,会往岸上冲。同一群中其余的鲸会一直跟着它们,哪怕它们面临死亡。但是许多科学家认为,海洋中的噪音导致多种动物搁浅。研究鲸的生物学家肯·鲍尔科  相似文献   

5.
塑人 《知识窗》2002,(3):43
碧波万顷的大西洋上,壮美的鲸群在自由自在地游弋.突然,一条捕鲨船飞速而来,惊扰了海洋的和平.队长诺伦带领的捕鲨船发现了鲸群,诺伦端起枪便要射击,同船前来进行海洋生物考察的女科学家丽珠告诉他,这是杀人鲸.杀人鲸是哺乳动物,古罗马人称它为逆戟鲸,拉丁文含有致命之意,报复性极强.它们对配偶从一而终,因而捕杀它们可能会破坏一个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所熟知的鲸类动物,像鲸、海豚、江豚,都可称为水中的"霸王"。它们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以捕食水中浮游生物、鱼、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生,一些齿鲸还会食用水生鸟类和哺乳动物。像虎鲸这类威猛的动物甚至会捕杀其他鲸类,它们有一个别名,叫"杀人鲸"。然而,这些凶残的肉食动物,却有着牛、羊、鹿和骆驼等秉持"素食主义"的近亲,它们共同的祖先——陆生草食性动物大约在5 000万年前从陆地回到海洋,3 700万年前就完全进入水生  相似文献   

7.
海豚和鲸这对堂兄弟,仿佛海洋中最为自由自在的游吟歌手,用明快或者深沉的舞步在水的世界里快乐地生活。但是现在它们似乎遇到了一个可怕的杀手:人类制造的噪音。根据研究,海豚和鲸依赖声音进行交配、觅食和逃避天敌。而人类的远洋轮船、舰艇声纳、石油天然气开采都制造出大量的噪音,严重威胁海豚和鲸的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研究证明,这种无形的杀手会造成海洋哺乳动物行为异常、听力下降,甚至死亡。2002年,生物学家们对一批冲上海滩集体自杀的鲸类尸体进行细致的检验,结果发现它们大脑和耳部出血,肝脏和肾脏也受到损伤。这种症状过去在海洋…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许多动物名不符实,比如说海马不是马,蜗牛不是牛。同样,许多有着鱼名的动物也不是鱼类。下面举的几个例子就是人们常见的名不符实的“鱼”。鲸鱼:是鲸类动物的总称。这类动物虽然长得也都像鱼,但却不是鱼,它们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动物。它们终生生活在水里,用肺呼吸,胎生,哺乳。  相似文献   

9.
鲸是鱼吗?现在任何一个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能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早期的博物学家根据鲸生活在水中,形体和鱼极其相似等特征,却把综划为鱼类。那么,鲸属不属于鱼类呢?近代的生物学弄清了鲸的本质特征:它是胎生的,用乳汁哺育幼鲸并靠肺呼吸等。这些本质的特征表明,“鲸鱼”并非鱼类,它应属于哺乳动物类。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仍把鲸划入水产品一类,放在水产商店与鱼虾为伍。这显然对分类方法缺乏了解。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以按其属性异同分门别类,这是一种思维方法,运用得好也能实现创新。例如,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  相似文献   

10.
拯救露脊鲸     
去年底,一个进行全球座头鲸数量调查的专家组公布了一项好消息,比座头鲸更稀有的鲸——露脊鲸的数量比人们当初估计的要多。这个调查小组隶属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渔业处,他们在白令海调查座头鲸的数量时,意外地发现露脊鲸的数量是原先人们认为的两倍。濒危物种露脊鲸露脊鲸又叫易捕鲸和瘤头鲸,叫易捕鲸是因为它们游动的速度缓慢,一般为时速2-3海里,就是逃生的速度也仅有5海里,普通的渔船甚至连划艇都能追上它们,极容易被捕杀;称瘤头鲸的原因是它们的头部长有形状奇特的角质瘤,是表皮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最大的瘤位于上颌的前端,其次位于下…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04,(11):65-66
很多海洋生物学家都一致认为,美国海军在公海中采用超高密度声波进行的声纳试验是造成墨西哥湾和其他地区大量鲸和海豚在海滩搁浅致死的罪魁祸首。一系列的实验证明,高能声波会干扰鲸的通信和导航系统,使它们迷失方向。冲击波还会把鲸震聋,甚至使它们丧生。这件作品是整个大赛中惟一一件不以人为  相似文献   

12.
蝙蝠是先学会飞行,还是先学会了超声波捕食?蝙蝠的种类为什么那么多?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鲸就生活在海洋里,而蝙蝠则生活在空中。你一定见过蝙蝠这种似鸟非鸟、似鼠非鼠的小动物。夏日每到黄昏,它就出来活动,捕食空中飞行的昆虫;白天则躲在  相似文献   

13.
大王乌贼号称海洋巨无霸,是一种性情凶猛的无脊椎动物,游速极快,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由于这种动物一直生活在深海,难以捕捉,人们对它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4.
当一头鲸在海洋里死亡后,它的尸体最终将会沉入海底,为那里独特的寄生虫、蛤、贝以及其他海洋生物提供食物。然而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商业捕鲸活动将可能导致这些“贪食者”的灭亡。海洋的深处通常都是黑暗而寒冷的,大部分的生物都以从海洋上部沉下的食物为食。没有任何生物能够提供比一条巨大的鲸尸更为丰盛的“晚宴”,当一头鲸死后,意味着突然落下的鲸脂、鲸肉,以及骨骼多达160吨。早在1987年,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史密斯曾乘坐“阿尔文”号海洋地质调查深潜器对一块海底区域进行考察,他无意中在一具沉入海底的鲸骨架上…  相似文献   

15.
用手走路和用四肢站立的鱼鱼会游泳这是常识,会跳跃也不稀奇,但要说现代海洋里有的鱼会用手走路、会用四肢站立,你立刻就会感觉不靠谱了。不过,事实就是事实——前不久,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东南沿岸的浅水域,发现了会用手走路、会用四肢站立的鱼——长手鱼。  相似文献   

16.
鲸奇之旅     
鲸类,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的一条舌头就有2000千克,比一头大象还重,心脏比小轿车还大,血管粗得足以让一个小孩在里面爬。鲸的声音强劲有力,在海里至少可以传送到千里以外。鲸之所以能横越海洋,据说就是以同伴的呼唤作为信号的。虽然它们身躯庞大声音强劲有力,鲸类却一直是人类最难以捉摸的生物。我们只能从世界各地搜集鲸的片断,组合成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任何被称为鱼的物种都没有脖子,部分原因可能是脖子的前后摇摆导致它们很难在水中快速游动。关于鱼的脖子最早的记录来源于提塔利克鱼,它生活于3.75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提塔利克鱼是一种肉鳍鱼,但它已经失去肩胛带和头骨之间的骨头,并进化出脖子,脖子的存在让提塔利克鱼的头部可以独立于身体活动,这有利于它们在浅水或沼泽地生活。相反,如果没  相似文献   

18.
海獭:争分夺秒 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生活着一种十分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海獭.在鲸和海豹面前,它只能算小个子,体长不过1.5米,重量仅40公斤左右.然而在捕食方面,却高出一筹.  相似文献   

19.
海豹浅谈     
目前,国内很多大型的海洋公园,都饲养着“表演天才”——海豹,供游人观赏。它时而潜水,时而仰游,姿势甚是优美。高兴时,头部整个露出水面,抬头仰望,环顾人群,抖一抖那稀疏的胡须,显得憨态可掬,特别逗人。其实,这种可爱的小动物遍布全世界各个海域,有的海豹还生活在冰水中,但几乎所有的海豹都喜欢生活在寒冷的海域。目前,全球共有3000~3500万头,其中有1700万头生活在南极。它们不仅四肢似鱼,体型也和鱼一样呈纺锤形,头圆、颈短,没有耳壳,这些都是它们长  相似文献   

20.
鱼没有眼皮,它们的眼睛根本没法闭上,所以鱼都是睁着眼睡觉。尽管如此,鱼儿仍然需要有规律地睡眠。但是各种不同的鱼还是有自己独特的睡觉方式的。有的鱼睡觉时身体向一边倾斜,任凭水流把它们冲到某个地方;许多生活在浅海里的鱼,睡觉时只管把头在海底安置好,身体别的部分就任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