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位莫钓草 草隙更不好 有句钓谚称:“钓鱼不挨草,一天难钓到。”这话多年来在钓界虽早被大家公认,且已成了野钓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常识。然而在暮春时段,在远离草边1米左右地方垂钓,比紧挨草丛,尤其比专钓草隙的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2.
张洪波 《钓鱼》2012,(19):38-39
“夏钓潭,秋钓阴”,这句钓谚可谓钓者皆知。记得十几年前的夏天,我和弟弟到沂河钓鱼,那时尚无经验,只知道钓鱼要钓草,于是我们就在烈日下钓近岸浅滩的草丛边。结果,钓了一天,晒得浑身起泡脱皮,却只钓到几尾小指长的沙虎,别无他物。后来请教高手才知道,炎炎夏日,应钓深潭。此后我也钓了几次深潭,感觉确实是那么回事,从此信为铁律。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三分钓技,七分钓位。”事实也是如此,再好的钓技,如果把钩抛到水缸里,那是钓不到鱼的;钓技再差,或者初次钓鱼的人,把钩抛到鱼窝里,也是可以钓得很好的。人类从钓鱼开始,就在琢磨着怎么选好钓位,而且积累了很多经验,流传着许多选钓位的钓谚。近些年,钓鱼媒体经常发表关于选择钓位的文章,这些钓谚和文章选择钓位的观点大体上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孙雨 《钓鱼》2006,(21):25-25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有草的水域不仅饵料多.而且比较安全,鱼类家族中的多数成员都愿在这样的水草丛中栖息、觅食、生儿育女。对垂钓者来说,水草虽然挂钩绕线.增加垂钓难度.但仍不失为钓鱼的理想场地。其他诸如“选铧尖.钓半岛.陡坡下面钓鱼好”,“桥墩旁.是渔场”.“方钓角,长钓腰,不方不正把洄涡找”.“洗菜处,淘米点”.“进水口、出水道的洄游点”.“水库钓沟汉.浮钓要靠  相似文献   

5.
吕渭坡 《钓鱼》2007,(4S):29-29
“钓鱼不钓草,等于空跑。”“钓草要钓洞,钓得鱼满篓。”这两句鱼谚我在十几年前早巳听过。农民的唱和据此在实践中出现过惊人的奇迹,他众多钓友的面前从草边、草洞里钓出骄人的鱼获量。但是,在实际施钓中,钓鱼人往往又会被某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左右,失去了钓好鱼的大好机会。特将近日出钓中的得与失,以拙文告诉钓友,从而证明钓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颜恒 《钓鱼》2008,(23):40-41
与钓鱼书刊朝夕相伴已是20余载,其中对钓谚的耳濡目染最甚,当然这应归功于本人生性对文学的执迷,尤喜诗词歌赋,故对钓鱼文海中以诗立意的钓鱼谚语情有独钟。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最负盛名的“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这四季钓谚耳熟能详外,要数这“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闹”记得最牢了。人的认识能力不会长期停留于一个“站口”,在早些年,这条钓谚给予我的导向是重要的,故曾在七八十年代间,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冬季钓鱼除选择适宜天气外,选钓位则要注意八点。一、注意选水草稀疏适宜处 钓谚云:“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言下之意,钓鱼必须钓草,说明鱼类大多栖息在长有水草的地方。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稀疏适宜处才是鱼类的最爱。尤其冬季浅水区虽有茂密枯黄水草,但水温偏低,而旷水区或水草稀疏适宜处在阳...  相似文献   

8.
马松录 《钓鱼》2011,(18):32-32
“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钓谚,它告诉人们在钓鱼时应选择在有水草的水域下钩垂钓。下面,笔者对水草和草窝钓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杨伯诚 《钓鱼》2006,(19):32-33
在水库钓鱼,与池塘钓、竞技钓最大的不同是必须精选钓位。所谓“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讲的就是自然状态中好的钓位,那怕是钓鱼的新手,也能满意而归:碰上差的位置,即便是老将,使出浑身解数,也可能收获甚微。怎样在自然水域选到最佳钓位昵?笔者依据十几年的实践认为:灵活运用鱼谚巧选钓位,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张新龙 《钓鱼》2013,(14):37-37
传统钓法有"钓鱼不钓草,等于瞎白跑"的说法。一年四季中,春天钓草头、夏秋钓草缝、冬季扒草坑,追草钓鱼几乎是所有传统休闲钓友所奉行的经典。事实也确实如此,一簇簇、一片片的水草为鱼类营造了良好的天然屏障,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其特殊的一面,以下三种情况追草钓鱼就不一定能钓到。夏雨霏霏莫钓草夏季细雨天气出钓,虽可以演绎古人"斜风细雨  相似文献   

11.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句钓谚指引着无数的钓鱼人前赴后继地找草,找草……水草多长于水域的边角浅处,或单株或成簇,或独伫或成片,目光可及,显而易见。然有些水域,表面光滑平静,水下却蕴含玄机。  相似文献   

12.
渔谚:“春钓浅,秋钓深。”在这句广泛流传的渔谚召唤下,广大钓鱼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实践经验的仞学钓鱼人,从立秋开始,便由浅钓改为深钓。  相似文献   

13.
王惠德 《钓鱼》2011,(14):40-41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条经验,可以说是钓谚中的经典,但是否由此可讲,只要把钩下在草中,就可大获全胜了呢?恐怕不见得。自然条件千变万化,客观环境千差万别,任何一条经验,还都必须联系实际,灵活应用。如果不问天时,不辨地理,一味抱着陈旧观念故步自封,等待的只有碰壁和失败。钓草情同此理,它同样是一个探索不尽的课题,而亟待在实践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2010年夏秋问的几个实例,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道理。回想当时那曲折的经历,至今感触颇深。为与众友同觅钓草捷径,现将几次经历和体会简述于后,以共勉。  相似文献   

14.
一、草。春季,钓草是不二的选择。但是钓草也要根据气温来选择不同的位置:阴冷天气适合钓水草茂密的草边、草洞,或是水较深的水草丛;如果遇到大晴天,温度上升快就要钓水较浅的草头或草滩。钓草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喧哗,打窝补窝最好用打窝器,没有打窝器就一次抛撒少量酒米,不能抛大团的窝料,人为制造噪音,鱼受惊离...  相似文献   

15.
刘禹耕 《钓鱼》2004,(15):19-19
钓鱼书刊上不只一次地刊登介绍“钓草”的要领,使许多初学钓鱼的人少走了许多弯路,从而缩短了从钓不到鱼到钓得到鱼这个尴尬的过程。据笔者30年的垂钓实践,知道了钓鱼要钓草只成功了一半,有意识地找草而钓,就像只知道哪个塘口有鱼,但具体怎么钓还有许多讲究一样。  相似文献   

16.
吴临宽 《钓鱼》2008,(18):28-31
“钓草”,指的是将钓点定在水生植物的边缘、缝隙或洞中施钓。 笔者野钓,都是在水面不大、水层不深、水流相对稳定的河渠沟塘进行。这些河道,绝大多数长有水生植物,有的分布稠密,有的分布稀疏,有的甚至将水面覆盖得严严实实。我们这一带的钓鱼人常常为找不到满意的钓场而奔波。 有渔谚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闹。”此话很有道理。钓鱼为什么要钓草,该钓什么样的草,又该怎样去钓草?这里笔者就多年的经验,说一些肤浅看法。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7.
钓谚有“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一说。春季的水情鱼情有三大特点:一是水体透明度较高,浮游生物复苏,亮水处的鱼多寻找有草的水域觅食,同时也为了隐藏身体.躲避天敌的伤害;二是在有日照的白天,有草生长的水域升温快,浮游生物多,鱼儿常来活动;三是鱼类繁衍离不开草,因为鱼繁殖的卵,需要在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上着床、发育。由此可见,春钓草窝正是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李益 《钓鱼》2006,(2):33-33
“冬天晌午太阳照,背风向阳深水钓。”这是出自于《淡水垂钓200法》书中,有关冬钓的谚语。而笔者于2005年12月11日、16日、17日前后出钓三次。三次钓鱼的结果证明,上述的钓谚已完全失去了实用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钓谚有个新的认识,以免误人害已。而笔者最近几次的钓鱼,得到的最  相似文献   

19.
颜恒 《钓鱼》2006,(8):34-35
从词句的构成形式看,“久阴初晴好钓鱼”这句钓谚,不会是古代谚语,它不时出现在钓鱼媒体上,主要被引为冬春两季钓鱼时气象变化的一种现象,虽然仅仅作为应景之词,一笔带过,但因出自某些老作者之手,又被冠之以“钓谚”,再被粗心的编辑认可,就起着不小的诱导作用了。  相似文献   

20.
夏钓十三题     
宋桂林 《钓鱼》2013,(12):26-27
“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这句钓谚,只要是个钓鱼人,都知道大概意思。在钓鱼时,一定要选择有水草的地方下竿垂钓,才能有好的收获,这也是我们钓鱼前辈们总结出的经验,尤其是一些老年钓友和使用长竿短线的钓友,更是非水草不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