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十年以来,西方文论多用于阐释中国古代文论,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出现了"失语"的状态。从文化解读看,中国古代文论的活力显然不足,怎样增进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成为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主题。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的文学研究,是一种对语言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实现两者间的进一步融合沟通。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作为一剂医治中国文论"失语症"的良药被广泛的热议与研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牵涉到"如何转换?","怎样转换?"的问题。在现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朱光潜《诗论》、宗白华《美学散步》给我们提供将古代文论转化为现代批评话语的方式: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当代学者提出了古今对话的策略,使古代文论通过古今对话、现代阐释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性,在空间上要从全球化的学术视野角度理解,要与西方文论相通和互补,使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具有可对话性,而反对削足适履。在时间上,要在尊重历史的原则下重视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创造性地激活中国古代文论中有生命力的成分,并从当下文学研究和欣赏实践的视角去体察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实现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学实践的对话,反对过度阐释。中国古代文论不只是一种历史现象,而是现实的源头。要善于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现代性的因子,使之适应当下的学科规范要求。在方法论上,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要从现代意义上的范畴、体系和论证方法来领会,使其与当今全球文论的研究具有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4.
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的《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运用中西对话、古今对话、史论结合等教学策略,把一门晦涩难懂的古代文论课程讲授的生动而引入入胜,为大学古代文论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历史的、微观的、宏观的研究[1]7.这些研究始终存在着一个研究思路和阐释原则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研究的成果大打折扣.例如,宏观研究常把中国古代文论置于古今中外所形成的视界中去考察把握,从古今对话、中西对话中得出必要的结论,甚至提出新说[1]10.但在古今对话、中西对话时就有一个阐释立场和价值选择问题,稍不留神就会流于庸俗类比、随意阐释,使研究流于浅陋.历史的研究、微观的研究也有此类问题.对此,陶礼天教授的《中国文论研究丛稿》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启发.著者将中国古代文论置于国学背景之下,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既致力于专人专著的深入探讨,又注重中国文论的宏观研究,视野开阔,具有鲜明的学术个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诗学重感悟、重体会,西方诗学则体现出较强的理性和逻辑性。文学理论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影响,探源异质文化下中西文论的发展,探讨中西诗学对话的可行途径,有利于中国传统文论走出困境、重焕光彩。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诗学重感悟、重体会,西方诗学则体现出较强的理性和逻辑性.文学理论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影响,探源异质文化下中西文论的发展,探讨中西诗学对话的可行途径,有利于中国传统文论走出困境、重焕光彩.  相似文献   

8.
当代文论话语的重建应该以关注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现实为基石,一方面立足于本土优良的文论传统,探索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价值,对其实现“转换”和超越;另一方面应以开阔的视野构建合理的平等的对话语境。作为人文学科,文论话语还要能面对当代消费文化的挑战,重建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卜松山先生以中国文学文论为中心进行的跨文化研究,对于中西文论的对话与交流,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他以西方文论和美学的视野,综合运用中西文论研究的方法,如文本解读与范畴阐释相结合以及“知人论世”的方法等,对叶燮的《原诗》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独特阐释,成为他跨文化对话观的审美实践的成功典范。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切入论题上的“知人论世”、研究思路上的“考镜正变”到理论视域中的“他者“洞察这三个方面,实践了他以中西文论平等对话为核心的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古代文论正在进行现代转换,而且大有举步维艰之势。根据德国哲学家J·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概念,并结合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对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进行一次思考,或许可以找到新的研究图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文论的“失语”的根源之一是忽视了对古代文论的学习和吸收。要建设当代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文论,必须吸收古代文论的理论精华,继承其思维方式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对话理论源远流长,前苏联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创设了对话理论。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将对话理论引入教育界。最早采用对话教学的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建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古代文论未能实现现代转换 ,其原因是复杂的。从古今文学形态、意识形态与文化语境、思维方式及理论形态诸方面的巨大差异可以看出 ,要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困难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建构应跳出“西体中用”或“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来探求新的道路。比较切实可行的选择 ,是以现代化为“体” ,以中外文论资源为“用”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性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视角应该建立在接受与过滤的基础上。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下,我们应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过滤上。这是由三方面决定的:一、中国古代文论自身特点决定的;二、当代文论的发展要求的;三、文艺学建构的历史性要求决定的。过滤的方式我们则应采取比较与对话的途径和他者视角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文论教学中立足于传统文化视野,即是说在古代文论教学中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挖掘古代文艺理论典籍中的文化内涵,展示出传统文化特色和魅力。儒释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所以,古代文艺理论典籍中的文化内涵,具体而言就是指中国古代文论中所蕴含的儒、释、道文化精神,它们是支撑起中国古代文论精神气质的主干。以这种宽阔的文化视域来关照中国古代文论的整体教学思路,有利于解决目前存在于高校古代文论教学中的一些弊病。其一,有利于纠正教学过程中“论”与“史”分离的不良倾向。研究者一再强调要把古代文论和文学史、批评史…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西文论对话存在不平等,在中国处于“弱式文化”的今天,要想使中国文论“在中外文论对话中凸现与复苏”不现实,只有先增强自己的文化实力,改变自己的“弱式文化”地位,中国文论才有可能“凸现与复苏”。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思索──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五人谈编者按本期刊登了中文系5位青年教师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的笔谈。我们欢迎有更多的青年教师、青年学者以各种形式就一些热点问题参与学术界的对话。为此,本刊将继续提供版面。处于每个世纪...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文论的交流与对话中,如何“西方文论中国化”问题成为中国学者不能回避的话题,也是中国学者在解读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应该选择中国文论还是西方文论的尴尬心境的真实写照。在“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学者应该与西方学者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以互识、互证、互补、互利为基础,以中国古代文论为根,以西方文论为叶,从而成功实现西方文论中国化,为重构中国文论体系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9.
谷欢 《教学随笔》2021,(1):72-73
王尚文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他的语文教育对话思想见解独到,理论深邃,在我国语文教育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对话理论响应时代浪潮,融合和发展其人文论和语感论思想,从教师、学生、文本、教材编写者多个维度剖析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活动,强调语文教学活动的对话性和教育性,教学生学会对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文论“失语”的根源之一是忽视了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和吸收。要建设当代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文论,必须吸收古代文论的理论精华,继承其思维方式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