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论长城文化对甘肃的影响张耀民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在地处中国地理中心的甘肃省的历史存在长城对甘肃文化的深远影响,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笔者试就这方面作一些探索,以求识家指正。一、长城在甘肃境内的历史存在今甘肃境内,历代所筑长城,自战国魏至明,...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民族问题的章节就占了四分之一。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不断交往和融合。它们和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历史。由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出现,离今天的年代已久,有的已为人们所陌生。这里,将中国古代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作一简单介绍,敬请同仁指教。一、汉族的由来远古时,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互为婚姻,它们是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炎黄部落原居陕西、甘肃一带。在长期的生活中,它们与周边各少数民族互相影响、交往,经过夏朝、商朝、西周的历史发展,大约在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当时,北方的鬼方、西戎、犬  相似文献   

3.
元代广西土府、土州、土县等土司行政管理机构集中分布于桂西左、右江及红水河流域一带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职衔,官皆世袭,整个广西西部地区普遍处于土官土司制度的统治之下。这是元代王朝中央从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在继承历代王朝尤其是唐宋封建王朝在广西民族地区推行的羁縻统治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的一种有别于内地汉族地区的特殊统治方式,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元代桂西土司机构的建置及其规范化,是元代广西土司制度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它表明元代王朝中央对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控制较之前代趋于强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史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均有体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应重点把握。在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史的学习中,学生要理清主要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历史线索,要重视对少数民族史上杰出人物的评价,要注意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要关注历代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当今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相关政策。下面笔者对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一、犬戎1.犬戎是古戎族的一支,殷周时,活动在今陕西省彬县与岐山一带,为殷周西边的强敌。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2.春秋战国时,犬戎与汉族…  相似文献   

5.
专题指导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概况;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还包括中国古代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等基本知识。 传说约4000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构成了以后华夏族(汉族前身)的主干成分。以后,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中国古代史的复习,要充分注意有关民族史的内容,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分布范围、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它们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复习时可采用空间方位与性质归类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东北、北、西北、西南、东南几个方位掌握边疆的民族分布和历代王朝对边疆的开发和管辖。然后,再按性质归类掌握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的和战关系。 论从史出。没有牢固的史实,就无法阐述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呼和浩特地区,自周秦以来就是我国古代北方重要行政区之一。全面、系统地搞清历代呼和浩特地区的行政建置和民族构成,是我们研究呼和浩特地方史、北方民族史和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两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建置和民族构成予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王朝更迭、取代不一、但作为能统一中国全境的皇帝,就其民族成份来说,除汉族以外,还有元、清二朝。综观历代,能把大漠南北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即今内外蒙古地区)全入版图,并能在这一地区取得较长时期相对安定的,当推清代。它之所以能取  相似文献   

8.
从唐宋以来闽西州县的建置来追寻它文明开发的轨迹.尤在周边沙县、永安、南靖等地,其县界历史上与闽西邻近县域彼此交又变更较多.据历代史籍的记载,廓清闽西县际的疆界,综述古代闽西的属地范围.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及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 ,比较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遗产。加之西部少数民族聚居 ,各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所以 ,西部地区可以称之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民族风俗博物馆” ,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人文奇观。走进西部可以在人文景观方面领略如下奇观。古人类遗址 早在新石器时期 ,西部地区就是人类的繁息之地。中华民族的先民在这里留下了活动的足迹。其主要遗址有秦安大地湾 (甘肃 )、西安半坡、临洮马家窑 (甘肃 ) ,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在新石器时期的活动 ,成为西…  相似文献   

10.
陈珺寅 《文教资料》2010,(27):22-23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历史的进程中演变、积淀,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汉族先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通过对《说文解字》中马部字的挖掘,我们可了解马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我国有5000年以上的文明历史,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到处都可以发现历代遗存下来的雄伟建筑,园林名胜,文物古迹。这些丰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曾位居世界前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和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与骄傲。这一切,不仅可以增进我们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并且鼓舞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祖国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历史的进程中演变、积淀,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汉族先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通过对<说文解字>中马部字的挖掘,我们可了解马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河西学院学报》2016,(6):108-112
古代甘肃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栖息的热土,同时也是从中原地区汉族移民边疆地区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从秦朝到元代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级阶层的汉族移民通过多种方式迁移到甘肃地区,为甘肃地区的开发建设、中原王朝边疆的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甘肃地区汉族移民呈现出持续性、不巩固性、类型来源的多样性和强制性与自发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历代文人多有唯我独尊的大汉族主义,惯说:匈奴侵略汉朝,突厥侵略隋唐,蒙古侵占中国等等。此种不良影响,既久且广!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强调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不单对现在的55个少数民族应该注意讲平等,讲团结,对中华民族系统内的古代少数民族,也应该采取同样的立场、观点,一视同仁,承认他们都是汉族的兄弟民族。对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王朝的军事  相似文献   

15.
北方各民族的墓葬壁画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本文选取北方少数民族墓葬行猎题材壁画为对象,通过分析、探求其审美特征来梳理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绘画审美思想交流、融合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会宁从隋代至清代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割据纷争,社会历劫动荡,与靖远县历史沿革几经变迁,县域离合各异。关于会宁的历史沿革,《会宁县志》和前人已多有述及,然尚有争议和错讹处颇多,唯县域变迁前人尚未论及,今查之《水经注》、《中国历代地图集》等史籍及地方志,考订会宁历史时期的县域变迁,然又不得不述及前人已述的建置沿革。故本文从会宁治所的立废分合,民族战争及内附徙置等政治、军事、社会方面,考订历史时期会宁的历史沿革与县域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17.
威宁县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杂居区。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威宁进行了社会改革,扶持当地经济,改善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取得了许多成绩,这是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结果。但是研究发现,在少数民族杂居区尤其是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民族杂居区,对少数民族过多地片面照顾,会造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群众新的对立和矛盾;新中国建国初期,强调要克服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是非常正确的,但是过分强调民族问题,反而强化了民族之间的差别。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8.
我省地处祖国边疆,由于历史上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特别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使各少数民族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地贯彻了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为了使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为各少数民族,培养大批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干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及其先民们,包括曾在这块国土上活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古代民族共同创造的。“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就是在不断吸收周边各个民族的基础上,日益壮大而形成的。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的各个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以坚韧的精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界将过去视古代少数民族为“夷狄” ,且在近现代也歧视少数民族的 ,称为大汉族主义。同时 ,也视少数民族中人排斥汉族的 ,称为地方或狭隘民族主义。只有将古今我国各民族一视同仁、平等看待的 ,才认为是正确并合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原理的。而近些年 ,也出现了这样一些反常倾向的著述 ,作者自己是汉民族 ,却非历史的将古代所有少数民族中多少有过社会历史贡献的首脑人物 ,孤立、过头地拔高 ,片面吹夸他们个人如何英雄了得 ,只讲正面 ,不讲或少讲负面 ,不去全面地叙讲评价他们的历史 ,甚至将众所周知必不可少并对其后也有重大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