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燕 《上海教育》2013,(13):68-69
为指导0到3岁散居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我园长期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早教指导活动,但由于我们幼儿园与社区中心相距较远,家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指导工作失去应有的实效。近年来,我们大胆创新,成立家庭互助小组,以合作互助的教育模式来实现对0~3岁婴幼儿家庭指导的研究,提升0~3岁婴幼儿家庭指导的实效性。家庭互助小组,是以结对友好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互相学习育儿经验,  相似文献   

2.
我们石狮乡有32个混合班,过去,混合班教学上,一直存在着三种偏向:一是教学要求小学化;二是教学方法一刀切;三是偏重大年龄组幼儿,忽视中、小组幼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迫切感到,研究、改革农村混合班教学,提高混合班的保教质量已成当务之急。因此,我们于1988年3月在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组的提议和指导下,成立了“幼儿混  相似文献   

3.
由上期所刊登的《从重新认识大脑看关系中的0~3岁婴幼儿保教》(一),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婴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经验来自与那些有接触价值的成人、同伴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供的与婴儿年龄和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因此,与人交往尤其是与更具知识的成人的关系是0~3岁婴幼儿保教的关键、基石和核心。由于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与同龄孩子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因此,我们这里着重阐释成人与孩子的关系。对于高质量的0~3岁婴幼儿保教来讲,贯穿在其中的关系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一、高度捆绑性——建…  相似文献   

4.
张爱莲 《学前教育》2010,(10):41-43
尽管让婴幼儿过早离开家庭进入集体机构,并不完全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但是由于家庭带养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家长教养子女的信心不足,上海市城市和郊区一半以上的0~3岁婴幼儿家长期望将孩子送进教养机构接受集体教养;根据黄娟娟2003年对185位已开办3岁前婴幼儿托班的幼儿园园长的调查,上海市幼儿园招收不同年龄婴幼儿的班级比率为:12个月及以下的占1.6%,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重点在3~6岁幼儿的教育,幼教师资培训内容也主要局限在3~6岁这一年龄段,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相对薄弱。要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近年来,我们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十分重视婴幼儿早期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以保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质量。一、建构早教师资培训保障机制1实行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孩子年龄越小差异越大,0~3岁的婴幼儿与3~6岁幼儿,无论在心理特征上还是在行为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必须基于孩子的身心特点展开教养工作。因此,从事0~3岁婴幼儿教养工作的教养…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幼儿园(班)的布局大多是乡镇举办一所中心幼儿园,各村多办有幼儿班。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这样的布局不是很合理,弊端较多。首先是村村都办幼儿班,规模偏小,布点分散,不便管理。其次是由于生源较少,多数班只好开成混合班,不利于提高保教质量。其三是每个村的幼儿人数不多,甚至只有10来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村村投入大笔资金,去购买各种大型教玩具,结果是必要的保教条件不具备,质量低下,与中心园形成明显的反差,致使部分家长舍近求远,每天往返一两个小时接送孩子到乡镇入中心园。这样,既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又使中心园学额超员较多,而村办的幼儿班学额严重不足,甚至开不出班。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海安县章郭乡作了大胆的尝试:在建设好中心园的基础上,决定撤销各村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3岁~6岁不能入园、入班的农村散居幼儿也能接受早期教育,我们建立了亲子活动站,利用每周二、四、六或一、三、五下午1小时~2小时的时间,由家长带孩子到站共同活动。活动期间,活动站的教师会给家长必要的指导,以促进孩子身心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县农村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已广泛开展起来。大部分幼儿园纷纷敞开大门,每隔一或两周而向社区义务组织一次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许多乡镇开办了家长学校和早期教育家庭辅导站。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这些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的。但在农村社区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还存在诸多共性问题。为准确把握早教指导中的问题和困难,我县分别设计了社区早期教育家长和教师调查问卷,在全县26个乡镇进行了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以期查找出共性问题,寻求适宜的解决办法,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指导行为。  相似文献   

9.
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之后 ,回想自己的托班带班经历 ,我深有感触。在此结合自己的实践 ,谈一些托班环境创设方面的体会。创设爬、行自如的 ,能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的空间———《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试行 )》托班活动室的区域分隔既要注意安全性 ,又要注意多样性。就拿地毯来说 ,我们既要提供大块地毯 ,以满足托班孩子喜欢滚、钻、爬的年龄特点 ,也要提供仅能容纳一到两名幼儿游戏的小块地毯 ,以保证孩子们的活动安全。在活动室设置台阶式空间是一个好办法。孩子可以把它当作小舞台尽情表演 ,也可…  相似文献   

10.
文颐 《学前教育》2009,(10):44-45
从幼儿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所学课程大多并不包含0~3岁婴幼儿保教的内容,对婴幼儿了解有限,更谈不上亲子活动设计能力、心理咨询能力。而医学背景人员对教育教学了解甚少,不适合承担早期保教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虽然各地劳动厅开办的“育婴师”职业认证课程比较适合早教老师,但其课程不系统、课时少、培训时间短,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因而达不到应有效果,学员的专业核心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1.
一、了解托班幼儿语言的现有水平幼儿语言活动一般包括朗读儿歌、讲故事和运用语言与别人交往等,那么,在托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语言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通过观察本班幼儿的语言活动,再对照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我对托班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有了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12.
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生活在生产劳动的环境之中,他们终年同直接参加农业生产的家长和其他成人交往,对体力劳动习以为常。不少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在幼儿园跳跳蹦蹦,不如多识几个字,多算几道题。因此,农村混合班的保教人员要向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要让家长们懂得体力劳动不等于体育活动,不能代替体育活动的道理,了解幼儿体育活动的意义和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的膳食安排是保教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使婴幼儿膳食做到“科学、精细、周到、受欢迎”,我们杭州新华实验幼托园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0~3岁婴儿正处于渐渐学习独立进餐的阶段,他们的饮食刚从乳类过渡到谷类,所以托班幼儿每日中午的进餐时间不能少于40分钟,保教人员应耐心辅导他们正确进餐,帮助他们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使他们新长的乳牙得到锻炼。为了激发孩子的食欲,我们在煮粥米饭或制作馒头时加入适量的奶粉,做成“牛奶饭”或“牛奶馒头”。这些主食不仅吃起来香软,而且保证了每日钙、蛋白质的摄入量。针对婴儿乳牙正逐渐…  相似文献   

14.
荆学洁 《山东教育》2012,(27):12-14
几年来,我们一直从事托班的保教工作,在不断地学习领会和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工作规律。有的孩子从家庭直接进入小班,而有的不满3岁的孩子则是先入托班。托班阶段不只是孩子由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过渡期,而且孩子比直接上小班的年龄更小,这就意味着做好入园适应工作更加艰辛和重要。刚入托班的孩子由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环境,总会哭着、喊着、拽着家长衣服不上幼儿  相似文献   

15.
黄利 《教育导刊》2005,(11):1-1
在生活中,关于一些幼儿3、4岁识字过千,5、6岁独立阅读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使众多的家长心向神往,希冀自己的孩子也能跻身其中成为神童.因此,就有家长训练孩子0岁开始识字,晚一些的在孩子1~2岁时也开始进行识字教育了.孩子真的越早识字越好吗?我们看看过早识字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看了贵刊87年11期《谈混合班分组教学的动与静》一文后,我觉得农村混合班采用“一动一静”的安排需进一步研究。事实上,农村幼儿混合班课堂上的动静搭配并不像文中所提出的那样,大组幼儿在学念儿歌,小组幼儿安心给各种物体图形涂红色;小组幼儿学说红,大组幼儿折红花,给五角星涂色。这样的动静搭配,在幼儿混合班垦根本无法进行。因为4岁左右的孩子处于好动好想好学  相似文献   

17.
《家教指南》2006,(5):F0002-F0002
紫薇实验幼儿园为徐汇区的上海市一级一类幼儿园。该园1997年5月创办。以家庭教育指导为特色。是一所面向0-6岁婴幼儿和父母的综合性早期教养机构。学校内设有2-6岁全日制班20个,近600名幼儿;另设有0—3岁双休日父母育儿学校21个班。共360个婴幼儿家庭。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办起了许多学前游戏小组。学前游戏小组是由学前儿童的家长自行筹资开办的。它的宗旨是照顾(不是教育也不是保教并重)孩子。四十年代中期,“救救孩子基金会”最先创办了这种组织,随后,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也纷纷仿效。“学前游戏小组联合会”成立以后,学前游戏小组得到了迅速发展。在1963年至1968年五年间该联合会就组织了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2009,(7):94-95
3岁~6岁婴幼儿段/1 幼儿情绪情感专题 幼儿情绪情感能力发展的现状 调查对象:本园大、中、小班166名幼儿的家长。 调查内容:反映幼儿、家长和家庭特点的基本情况12项,反映幼儿情绪情感识别能力5项、调控能力5项、表达能力5项,反映家庭情绪情感培养6项和家长重视程度5项。  相似文献   

20.
日托所 为3岁以下的幼儿服务,每天开放10~12小时,其规模不大,招收人数在30~40个左右。一般每.8~12个幼儿组成一个混合年龄组,由1~2名合格的教师和1~2名助手照料。每个孩子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换尿布、洗澡、睡眠等。日托所拥有很大的自治权,教职工、幼儿及家长共同决定其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