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分吃包子馅     
小洁不爱吃蔬菜,尤其像包子馅里的胡萝卜、芹菜等。每次吃包子时,劝说、利诱(许诺她吃了馅会怎样怎样)、讲道理都无济于事。如果反复劝她连皮带馅一起吃,她会只吃个包子皮、剩下馅,第二个包子就不吃了。 星期二,又吃包子。洗手时,我就跟小朋友说:“快洗干净小手,咱们去吃香香的包子。”包子送来时,我故意大声说:“哎哟,什么馅的包子这么香?你们闻到了吗?”孩子们纷纷说:“闻到了!”我把包子分到小朋友的盘子里,他们大口吃起来。 可小洁仍拿起包子,熟练地把馅挤出来,把皮儿吃了。我说:“小沽,再吃一个吧!”她看看我,说:“刘老师吃馅,我吃皮儿!”犹豫了一下,我吃下了她送过来的  相似文献   

2.
一天,晨间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洗手、入厕,把脏兮兮的厕所留给了教师去打扫,但今天我特意不去收拾。第一个集体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刚走到厕所门口就惊叫起来:“好脏啊!老师,厕所里好难闻!怎么没冲啊?老师忘了吧!”更有孩子走到我面前略带责怪地说:“老师,卫生间还没收拾呢!”我假装才发现这一情况,皱着眉头说:“是啊,这么脏,怎么搞的?刚才还很干净啊!”我边说边走到水箱边轻轻地一拉绳子:“不是很简单吗?冲一下就干净了。”孩子们都不再作声了。接着,我把曾在杂志上看到过批评国人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厕所又脏又臭的事讲给孩子们听。…  相似文献   

3.
“加点心啦,加点心啦。还有谁没洗手,赶快去洗手。”说着,我准备分点心。突然,从孩子们中间传出一句:“老师,还有你没洗手。”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很尴尬地说:“谢谢你的提醒,老师这就去洗。”是的,每次加点心,要求每个孩子把手洗干净,而老师却忽略了  相似文献   

4.
“洗手帕”这件事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可以说是很难——玩水,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也可以说很容易——乱洗一通,高兴时洗洗,不高兴就不洗。可是,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目的地使用,对孩子们独立性的培养极有用处。“哟!这块手帕多脏呀!”当我在孩子们眼前展示一块脏手帕时,孩子们都叫了起来。我说“老师把它洗洗干净。”于是我一边洗,一边讲述洗手帕的步骤,最后用水把肥皂洗掉。小朋友们看到一块脏手帕变得干干净净,就说:“老师,我也想洗。”看来孩子们对洗手帕这件事产生了兴趣,我趁热打铁,把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洗手帕,他们很愉  相似文献   

5.
水宝宝哭了     
这两天,我发现小朋友在洗手的时候,总是不能及时地关上水龙头。有的是擦肥皂的时候让水龙头开着;有的是因为后面有人等,自己洗完就不关了,虽说“节约用水”四个字已不知讲了多少次,但并没有引起孩子们应有的重视。于是我编了一个故事《水宝宝哭了》,讲给孩子们听。“水宝宝的妈妈告诉水宝宝:‘孩子们,不管到哪里,我们都要做一个有用的孩子,要帮助人们把衣服洗干净,把小手变得清洁,让小草、小树喝上水……’。‘妈妈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做一个有用的孩子’。说完话,水宝宝们就离开了妈妈。有的水宝宝来到了矿泉水厂,工人叔叔把它们加工成了矿…  相似文献   

6.
一串小脚印     
饭前便后要洗手是一项很平常的卫生要求,而孩子们却总是做不好。饭前洗手因为是集体进行的,孩子们还都能做到,而便后洗手,有的孩子因为贪玩或急着做其他事情就容易忘记。为此,我每天都要提醒许多遍,道理也讲了,要求也说了,可是效果仍然不理想。如果在厕所门口监督,他们能自己去洗,但我们不可能总盯着厕所,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有几个“漏网之鱼”。有什么办法能提醒孩子们,让他们自觉去洗手呢?“娃娃家”的小脚印给了我启发。于是,我在厕所通向水房的路上,贴了一串桔红色的脚印,脚尖对着水房。看见这串脚印,孩子们快乐极了,他们上厕所后争先恐后地  相似文献   

7.
每天离园前五分钟,我总要对孩子们说:“请大家看看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穿整齐了吗?内衣塞到裤子里了吗?”孩子们会七嘴八舌地说:“我里面的衣服露出来了。”“我的裤子快要掉下来了。”“我的鞋带松了。”我一边帮孩子整理一边说:“老师看谁的小手会  相似文献   

8.
■谈     
4月的一天,妈妈一进门就问我:“伟伟,洗手了没有?”我回答:“没有。”妈妈说:“快来,把手洗干净!”我边走边说:“手干净得很,还洗什么?”妈妈说:“今  相似文献   

9.
周健美 《山东教育》2002,(36):37-37
每天离园前五分钟,我总要对孩子们说:“请大家看看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穿整齐了吗?内衣塞到裤子里了?”孩子们会七嘴八舌地说:“我里面的衣服露出来了”“我的裤子快要掉下来了”“我的鞋带松了”……我一边帮孩子们整理一边说:“老师看谁的小手会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接着我带领孩子念儿歌:“快把衣服拉拉好,裤腰提提高,鞋带系系牢,爸爸妈妈笑哈哈,夸我是个好宝宝。”这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努力按照儿歌里的要求去做。穿戴整齐的孩子主动帮助动作慢的孩子,个别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并逐一…  相似文献   

10.
学会独立生活,是我们对幼儿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从孩子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逐步渗透自我服务方面的教育。如小班幼儿,如何入厕、盥洗?怎样进餐?如何穿衣服?对于孩子自理方面的进步及时肯定、表扬。在循序渐进中,孩子们会掌握洗手、入厕、进餐等多种技能技巧,小手会变得越来越灵活,而且能逐渐意识到“自已事情自己做”是光荣的。然而,要真正用好孩子的“小手”,让其充分动起来掌握生活的技能与技巧,单靠幼儿园的教育还远远不够,许多事情需要家园达成共识,使之有机…  相似文献   

11.
误解     
保育老师清洗小朋友的擦手毛巾是每周必做的工作。有一天,那是星期三,我就听到保育老师说了一番话:“今天才星期三,毛巾就脏了,尤其是李金柱的毛巾特脏,肯定小手没好好洗。”尽管老师强调了正确的洗手方法。有些孩子还是会趁机偷懒,不打肥皂就说把手洗好了。我决定要查一查,  相似文献   

12.
东东刚上幼儿园,聪明、活泼,就是不爱洗手。妈妈对老师说:“我让东东洗手,他总是不愿意洗。吃饭前让他洗手,他说他用叉子叉着馒头吃,不用洗;吃饼干前让他洗手,他说他套着饼干的包装袋吃,也不用洗。从外面回到家让他洗手,他也是胡乱地洗洗,应付一下。现在,上幼儿园了,老师,您一定要帮他改掉这毛病啊!”如果您是东东的老师,您会怎样做呢?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广东张楚楚)  相似文献   

13.
漂亮的含义     
早上,尤若晨的妈妈把我拉到一边生气地说:“若晨哭着不肯来,因为朱子淳昨天说她不漂亮。”望着若晨妈妈生气的样子,我连忙安慰道:“你先上班去,我一会儿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吃过早饭,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怎样的孩子最漂亮?”“衣服很干净的孩子最漂亮”“脸洗得很干净的孩子最漂亮”“会自己穿衣服的孩子最漂亮”“会帮妈妈干活的孩子最漂亮”……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漂亮”的含义,这令我颇感意外,因为居然没有一个孩子说:“长得好看的就是漂亮”。在孩子的眼里,漂亮就是干净、整洁、勤劳。我特别留意了尤若晨,发现她的头发乱…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里,饭前便后洗手已是幼儿养成的一个雷打不摇的习惯,但在洗手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幼儿在洗手时,把水龙头打开,手上的脏物、细菌便会沾到水龙头上,当幼儿认认真真把手洗干净去关水龙头时,脏物、细菌又沾到了他们手上。这样,手是洗干净了,但在关水龙头时,却又一次被“污染”了。而且水龙头是公用物品,每天幼儿洗手都必然用它,这样易形成循环污染。  相似文献   

15.
饭前,孩子们都把洗干净的小手高高地伸到我面前:“老师看一看,我的小手干净吗?”只有瑶瑶小朋友掘着小嘴,把手背到身后,一声不响。我走过去,轻轻地说:“瑶瑶,把你的小手也伸出来呀!”她却涨红着脸,怎么也不肯伸出来。浩浩在旁边告诉我说:“老师,她把指甲都啃光了!”我轻轻地拉出瑶瑶的小手一看,真的,瑶瑶两只手的指甲全被啃得光秃秃的,连指甲附近的皮都被咬得一块一块的。看着这双小手,我想起以前班上也有个别孩子啃指甲的现象,但都没有瑶瑶严重。这是一种病吗?午饭后,我询问了医生。医生告诉我说,某些小孩是因为有些…  相似文献   

16.
洗手之后     
在吃点心之前,小朋友要洗好小手,安静地等待老师发点心。就在这短暂的等待时间里,总有一些好动的孩子会用小手乱摸东西,结果把洗干净的手又弄脏了。  相似文献   

17.
有段时间,孩子们擦手用的毛巾很脏。尽管我一再提醒孩子们,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再用毛巾擦,但情况依旧。倒是孩子之间的一场争论,使我班的毛巾状况有了改观。一天,值日生笑颜气鼓鼓地来告状:“老师,娜娜又没有用肥皂洗手!”我带着质疑问他:“你怎么知道的?”“我奶...  相似文献   

18.
洗毛巾     
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来自一般的工人农民家庭。在老师的教育下,他们已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但如果老师不检查,有的孩子还是不把手洗干净,擦手的毛巾都是黑乎乎的。为了培养孩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我决定从让孩子们自己练习洗毛巾做起。我先教孩子们学唱歌曲  相似文献   

19.
每天吃完点心后,孩子们只顾着叽叽喳喳地说话,根本想不到要注意教师的信号以进行下一个活动。今天与往常一样,我拍了三下响亮的节奏后,活动室里才安静下来。“小朋友,你们喜欢活动室里安安静静还是闹哄哄?”我问。很多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安安静静。”“喜欢活动室里安安静静的小朋友举手。”一下子许多小手都举得高高的,我注意到有一个小朋友没举手,那是哲哲。“喜欢活动里闹哄哄的小朋友举手。”只见哲哲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哲哲,你来说说你和大家不同的想法。”他犹豫了一下,见我和颜悦色地望着他,一向沉默寡言的他说了心里话:“我觉得…  相似文献   

20.
老师也排队     
每次喝水时总有人来“告状”:“老师,某某插队。”“老师,某某挤我。”尽管我多次教育孩子们要遵守秩序,可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我行我素。今天体育活动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去接水喝,秩序可想而知。我也端起杯子径直往水桶走去。蓦地,我停下了脚步:我要求孩子们排队,自己却随到随喝,这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又怎能教育好孩子呢?于是,我走到队伍最后排起了队。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快看快看,老师也排队了。”“我们快快排好队。”顿时,队伍变得井然有序。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教师的身份享用某些“特权”,在要求孩子如何如何的同时却忘了要求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