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对1997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各级别前4名运动员(共30名)的身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运动员体脂%为10.23%,去脂体重、去脂体重/体重、去脂体重/身高等值均随比赛名次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去脂体重与比赛名次高度相关(r=0.951,P<0.05);运动员的体脂%和去脂体重均随级别的增加而升高,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的体脂%较高,与小级别运动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国内同项群如拳击、柔道、摔跤等项目优秀运动员相比,其体脂%最低(10.23%),去脂体重/体重比值最高(89.6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30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褶厚度法和围度法进行身体成分测试,采用30 s Wingate功率自行车运动进行无氧代谢能力测试.结果: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与瘦体重/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瘦体重/体重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男、女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负相关,与疲劳指数呈正相关;体重、瘦体重、瘦体重/体重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正相关,与疲劳指数呈负相关.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中国跤男、女运动员机体的做功和运动能力与体脂百分比、瘦体重、瘦体重/体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对运动员理想体重的确立、减体重的生理生化理论与方法、减体重的适宜幅度及其对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员减体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减体重的原则及措施等进行综述。1减体重的生理生化理论1.1体重与身体成分从生理学角度看,体重是指身体成分的总重量。人体体重的变化必须以身体成分的概念来表达,才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1.2身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李云霞等对快速减体重后参加比赛的举重运动员体成分进行调查后发现,同一级别男运动员中,比赛成绩较好者,体脂百分含量较低、去脂体重较…  相似文献   

4.
文中调查反映我国大级别男、女举重运动员的体脂百分率都偏高。减少体内过多的脂肪,有利于运动能力提高和提高运动成绩。建议采取措施,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水份,增加去脂体重,提高肌肉质量。  相似文献   

5.
郭洪海  耿丽  李欣  陈蕤 《冰雪运动》2011,33(3):48-54
在训练过程中,营养与训练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控制运动员体重行之有效的手段,对提高运动员雄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体脂含量的评价、合理的膳食营养安排和运动营养食品补充等营养学方法监控体脂含量,在训练中确立理想体重的标准、调整运动负荷等手段控制体脂含量。在合理控制体重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营养结构,把握控制体重与正常的训练计划相结合的尺度,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运动潜能、提高比赛成绩建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机抽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共51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分为3组,前4名为第1组,5~8名为第2组,未进入前8名的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素质和赛前心理状态。结果:男运动员在身高、体重、脂肪比率,肌肉含量、去脂体重、WHR、BMI、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握力、立定跳远、反应时和平衡性方面,第1组、第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握力指数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其他组(P<0.05);女运动员的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第2组在身高、脂肪比率、去脂体重和握力方面显著性高于第1组和对照组(P<0.05~0.01),坐位体前屈和反应时显著性低于第1组(P<0.05~0.01)。第1组运动员在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显著性均低于第2组和对照组(P<0.05~0.01),而自信心第1组、第2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力量和柔韧性是影响男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是影响女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也是影响武术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状态自信心对比赛成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体育协会运动科学委员会设立的“女子运动的适应性”专题研究中,主要讨论了女运动员的体脂含量和竞赛成绩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多数运动项目中,成绩和体脂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如图<一>是1500米中距离项目男女运动员的比较坐标图(纵轴为成绩,横轴为体脂%)。从图一中可看到,全部的体脉含量同比赛成绩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体脂含量较低,则运动成绩较高)。回归线也大致成一直线。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计算,如果女子体脂  相似文献   

8.
脂类及其生强功能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它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中。脂肪主要分布在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内脏周围有及肌间等脂脂组织中。成年男子的脂肪含量,约占体重的10~20%,女子稍高。我国男运动员体脂的平均含量为12%左右,女运动员平均为16%左右。与国外运动员比较我国优秀女运动员的百分体脂相对较低,去脂体重相对较高,说明肌肉力量的训练和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提高运动成绩有利,而男子则没有这种优势。脂肪是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由于脂肪不溶于水,贮存时不伴有贮水,而贮存一克  相似文献   

9.
在竞技举重比赛中,优秀运动员之间运动成绩差距也越来越小,体现在第1名和第3名以及前8名之间的成绩。有的往往只相差2.5kg,有的甚至成绩相等,但名次的排列却截然不同。举重竞赛是按运动员的体重不同,分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只有属于同一体重级别范围内的运动员才能在一起比赛;竞赛规则规定在同一级别比赛中,当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运动员成绩相等时,则判体重轻者获胜,而现在称量体重的精确度为0.01kg。中、小级别女子举重运动员减体重参加轻级别的比赛是举重比赛最常见的现象。如果中、小级别女子举重运动员体重减得科学、恰当,就有可能在较轻级别中创造优异成绩,取得更好的名次,甚至打破纪录。反之,体重减的不好,可能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中、小级别举重运动员比赛体重因素对名次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拳击、举重、摔跤等重竞技运动员以及散打运动员在比赛时按照体重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因此,运动员在比赛前希望获得比较明显的体重控制,争取参加较小的比赛级别,从而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然而,赛前体重控制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