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范长江的党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广大新闻工作者可谓耳熟能详。范长江在新闻实践上所做出的成就令无数中国新闻工作者为之骄傲,当代新闻工作者把范长江同志视为“记者的楷模”。过去新闻界和  相似文献   

2.
王亮 《新闻采编》2001,(3):40-41
涉入采访是隐性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采访意图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件的真相。记者“冒充”某一特殊身份涉人到新闻事件中是涉入采访的显在特征。 在中国新闻史上,涉人采访早已有之。1936年秋,著名记者范长江奉《大公报》社命,化装成一名公司职员,只身深入西蒙额济纳旗,刺探日本人入侵西蒙的动向,就是一次成功的涉入采访。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新闻竞争空前激烈,“抢  相似文献   

3.
王亮 《青年记者》2001,(3):47-48
涉入采访是隐性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采访意图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件的真相。在中国新闻史上,涉入采访早已有之。1936年秋,著名记者范长江奉《大公报》社之命。化装成一名公司职员,只身深入西蒙额济纳旗,刺探日本人人侵西蒙的动向,就是一次成功的涉入采访。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新闻竞争空前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范长江同志诞辰100周年.他从一个爱国主义、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共产主义的新闻战士,从直接从事新闻第一线的采访工作到做新闻事业的领导者,都堪称中国新闻界的典型与榜样.今天,我们进一步缅怀范长江同志对我国新闻事业的突出贡献,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记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学习范长江同志追求革命真理,忠诚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并为之奋斗不止的思想品格,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深入实地采访的工作作风,虚心好学、善于思考、勤奋写作、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清正廉洁、爱憎分明、一身正气的高尚品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蒋辉 《新闻实践》2009,(4):49-49
本刊讯 今年10月16日,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著名记者范长江诞辰100周年。范长江家乡——四川省内江市正紧锣密鼓地积极筹备系列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6.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答: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杰出战士。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不少作品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名篇。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范长江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习与研究范长江的采访思想与实践,对于搞好新世纪的新闻采访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范长江采访思想的核心。范长江指出,“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他非常强调新闻必须是事实,决不能虚构。他还提出人民新闻工作的四个信条,其中第一条就是:“消息绝对真实”。他说,“当一个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诚”。他认为“真实是人民报纸的最大特色之一”,只有真实“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才能确…  相似文献   

8.
孟秋江是抗战时期与范长江齐名的著名战地记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其新闻生涯从范长江"新闻救国"思想的启蒙及策划编辑出版《中国的西北角》开启,进而从一名普通职员成长为著名战地记者和知名报人,其弃政从文的职业转向和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堪称传奇。本文引入职业认同视角,回溯孟秋江成长和从业的社会历史情境,考察其职业发展的心路历程和对记者职业的内心体认,烛照中国新闻记者的职业化路径,并给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增强"四力"树"新闻报国"之志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范长江(1909—1970),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为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在1935所进行的行程一万余里,历时十个月的西北采访活动,首次向处在国民党新闻封锁下的广大读者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情况,揭开了当时神秘的大西北黑暗与危机的内幕。西北之行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的出版,奠定了他在中国新闻史上名记者的地位. 使不少范长江研究者感兴趣的是:当时只有26岁的范长江,作为一个没有受过专门新闻教育的报社通讯员,为什么能在西北之行中一举成名,引入眼目? 无庸置疑,远大的抱负、丰富的思想、广博的知识和探索的勇气都是构成长江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在长江身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成才素质——问题意识。在他的西北之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新闻活动中,新闻工作者从  相似文献   

10.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之一,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中国的西北角》是反映上世纪30年代中国西北风土人情和政治形势的通讯,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名篇。本文以范长江相关理论文本和报道实践为依据,分别从追逐真实的勇气、关心民众的情怀和学无止境的精神三个方面探讨范长江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杰出战士。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不少作品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名篇。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为了学习和继承范长江献身于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为人民的事业坚韧不拔、奋发进取的优秀品质和深入实际、艰苦卓绝的工作作风,为在新  相似文献   

12.
经中宣部新闻局同意,中国记协主席团、书记处联席会审议决定成立范长江新闻基金会。基金会将颁发的范长江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中青年新闻最高奖。目前。范长江新闻基金会筹备组正在抓紧筹备工作。范长江同志是新闻界的一面旗帜,是我国杰出的新闻战士。他在青年时代采访西北,写成了新闻杰作《中国西北角》成为闻名全国的进步新闻记者。他是中国记协前身——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为创造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范长江新闻基金会旨在继承和发扬范长江献身于  相似文献   

13.
在评价范长江的时候,既要顾及现在的价值体系,也要尊重当时的历史语境,同样,研究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应该把立足点放在他是如何由一个朴素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记者.本文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切入点,结合范长江整个新闻作品,对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及范长江在新闻史上的历史定位做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优秀的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残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派通讯员身份从北平赴成都,开始了赴西北考察采访。他以惊人的勇气,深入实际的精神,走遍川、陕、青、甘、宁等地区,历时十个月,写下大量旅途通讯,连续在《大公报》上发表,轰动全国,随即成为《大公报》特派记者。这个时期的作品,汇集在流传久远的《中国西北角》。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只身进入西安采访,后转赴延安,报道了事变真象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次范长江新闻思想和实践讨论会1986年11月20日在四川大学举行。范长江是四川内江人,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写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作品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地通讯,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新闻史上,范长江3个字,堪称彪炳千秋。范长江最辉煌的一笔,就是他对中国西北角的考察采访。1935年的中国,由于蒋介石政府一味妥协退让,侵华日军肆无忌惮,全面推进。红军主力北上抗日,蒋介石却全力进行围追堵截,企图消灭正在长征中的红军。当时,栖身于北京大学、心悬于国家危难的范长江苦苦的思索着两个问题:红军的前途将会如何?日军占领若干大城市之后,我国的西北必将成为抗战的大后方,那里的情形怎样?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人都迫切地需要一个答案。但是,答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苦苦的思索之后,范长江决定:深入大…  相似文献   

17.
范长江先生的新闻名著《中国的西北角》虽然写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但我们今天重读这本著作,依然能从中获益良多。范长江专业的新闻素养和卓越的采写技能对现今新闻界、学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四川省内江日报社任职记者。恰逢内江市承办纪念"新闻巨子"范长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不少新闻界泰斗和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应邀来访。作为范长江先生故乡报社的记者,我有幸采访了莅临内江的中国记协名誉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同邵老的一面之缘,对我的新闻观产生了不小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曾经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享有盛誉的新闻记者,他们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正义感和历史责任感,一生追求革命真理;他们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和新闻论著;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不畏艰险、果敢坚定的革命风格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范长江、邹韬奋、史量才、戈公振、恽逸群、赵超构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英名,永垂史册,彪炳千秋!韬奋先生曾经请范长江先生写《怎样做新闻记者》的文章,那时,范长江以自己的新闻实践为基础,“回忆自己暗中摸索的痛苦经验”,归纳为五条…  相似文献   

20.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的优秀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派通讯员身份,走出书斋,从北平赴成都,开始赴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