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索将科研成果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基于科研项目驱动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起基于科研项目的"产学研"多因素协同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大学日前出台多项措施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该校将淡化研究生导师资格终身制,建立导师招生资格的年度审核制,由院级学术组织根据年度招生需要确定导师招生资格。同时,将导师招生资格与职称"脱钩",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的转变。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天津大学把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作为改革突破口,将构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使两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建立"3I"培养体系,即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启迪研究生创新性思维、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研究生创新潜力的重要保障。在分析研究生学术生态现状和借鉴发达国家优化学术生态环境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优化模式。通过研究生、导师、学科、学校和社会历史文化五个方面的变革,"五位一体"模式旨在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通过构建培养过程关键要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理论模型,对中国14所高校学术型研究生的2424份有效问卷进行回归和中介效应分析后发现,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教学、导师指导、科研实践、学术氛围和学术规范都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学术规范影响最强,科研实践影响最弱且对博士生创新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学术活动和激励政策对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生培养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科研自我效能感正向部分中介了课程教学、导师指导、科研实践、学术氛围、学术规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中介效应达到76.85%。因此,学校应注重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制度的执行力度、提升研究生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的质量、激发研究生科研创新自信心等。  相似文献   

5.
创新能力就是一个人(或群体)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开设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营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环境;抬高导师的门槛,强化导师责任制;重视研究生社会实践,探索"产、学、研"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应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使得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对调整艺术设计研究生培养方案--对研究生课程进行改革;改革导师队伍建设--实行主、副导师制的新型导师队伍建设制度;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是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研究生个人学习规划,四是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推行联合培养方案--建立"培齐机构--用人单位"联合培养模式;转变研究生就业观念--以创业促就业等方面着手,构建出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性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建设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研究生学术共同体,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有效组织模式。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建设不仅是学科交叉研究的需要,也是研究生团队意识培育的需要,其建设应该遵循目标一致性、知识互补性、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原则,从团队结构、学术情境、服务体系和激励考核机制等方面来加以构建。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今高分子材料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的导师团队单一、国际化交流程度低、培养模式简单等问题,本课题拟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以江南大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依托,从培养理念、国际导师团队构建、培养目标定位、产学研结合和教育质量评价等多个角度入手,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新模式,以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总体水平,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目前"特需"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特需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特需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创建符合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高水平研究生队伍及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等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探索找到了符合特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创新研究生培养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根据化工学科特点,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了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建立了严格健全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加强了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了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创新了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