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环境化学"课程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教学,将课程中复杂凌乱的知识点整理归纳在一张思维导图上,在授课过程中,逻辑结构和知识内容一目了然,便于教学。同时通过学术沙龙、分组授课、小组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愿意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复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思维导图为"环境化学"课程的教与学提供了一种实用高效的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门课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需综合运用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内容复杂繁琐,常规讲授的授课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该门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参考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授课模式,提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法,将设计课题与课程有机结合,旨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中逐渐掌握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侦查措施课程多遵循"台上讲、台下记、知识多、消化慢"的老套路,很难适应当代复杂多变的犯罪态势。只有积极探索和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侦查措施互动性学习共同体的方法和模式,才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改变"教师授课"为"学生主讲",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性有效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电压技术"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样,如何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成为教学的难点。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没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考试时只知道死记硬背,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为适应高电压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对课堂知识竞赛在"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课堂知识竞赛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高电压技术领域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传统C#课程教学受授课学时的限制,知识的传授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满足学生对C#课程全方位的学习需求。本文对网络资源在C#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丰富的网络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拓展课堂授课的知识面,满足学生多领域学习的需求,疑难解答是课堂答疑的延伸,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C#课程的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新的课程方案实施以来,高中学生学习领域的广和课时数的少成了很突出的矛盾,怎样解决新课程知识点多授课时间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把握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性及不同需求,采取"因学定教、分类指导"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把每一节课都实施为"精品"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以下是一些拙见:一、教学设计精确:追求真、实、新、活授课内容精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注意知识内核准  相似文献   

7.
运营管理课程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从知识转移视角出发,课程教学知识转移模型由知识转移主体、知识转移媒介、知识转移情境和知识特性等因素组成,根据美国德雷克大学的运营管理教学实践,知识转移视角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应采用如下对策:采用多种手段增加教师知识存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授课针对性;教学方式由个人教学向团队教学转变;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电磁场理论是电子通信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提出多种改善课堂授课效果的方法,包括补充"场"的知识和应用背景,比拟法的引入、和媒体的有效结合以及多种教材的整合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改善了课堂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9,(6):23-24
介绍了概念图的概念及作用,说明了在高中生物学新授课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4种策略,总结了概念图教学的4种优势:组织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工具,作为评价的功具来梳理知识。  相似文献   

10.
园林树木学是我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骨干课程,针对该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建设,从教学模式与内容到教学手段与方法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授课过程中运用"2点1面"式教学方法,由以往单纯的叙述知识形式提档升级为将知识点(点)融于所属的知识体系(面)中讲解,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确定讲解知识点的切入点(点)的授课模式,即"2点1面"教法。这种教学方法,变学生机械的"记忆知识"为积极的"理解知识",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教学效果和体验感,提高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该方法着力探讨"怎样教会学生"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老师"教的好"与学生"学不好"之间的教学矛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