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尊重和适应国际视野下对大学实践教育的关注,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对本科生科研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对培养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时代需求和对我国传统教师教育中现实问题的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进行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的探索。我们认为,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与一般科研实践活动存在区别,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应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我们的实践也表明,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职后专业化发展,促进高师教师科研水平及教学科研相结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础科研训练是对医学院校本科生进行科研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开展本科生基础科研训练。我国医学院校一直致力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文章从基础科研训练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教育中的意义入手,探讨了如何依托科研课题进行基础科研训练,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基础科研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医学类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环节。通过参加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机会,大学生能够尽早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一方面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科研素养,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和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促进高校教师科研指导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吴桂容  何彩梅 《高教论坛》2013,(2):36-37,57
结合《普通生物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进行改革,增强本科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兴趣;二是搭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三是改革考核模式,加重实践环节的考核。  相似文献   

5.
科研能力培养是高层次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我国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文围绕理工类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从建设体现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发挥本科生导师组制指导科研、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教学组织形式、完善评价与保障机制等方面展开,探索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合理模式及途径,对促进理工科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提高其科研水平和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高影响力的教育实践,融教学和研究为一体,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内容改革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借鉴美国本科生科研的经验,提出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制度化路径:创建本科生科研管理中心组织;丰富本科生科研支持项目;建立完善本科生科研指导教师激励机制;搭建本科生科研交流平台;将本科生科研融入课程。  相似文献   

7.
浙江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加强本科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浙江大学从制度建设、硬件建设、项目途径、活动方式、政策激励等方面加大力度,逐步构建了国家、省、学校和学院四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体系,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本科生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现存国内外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现状基础上,结合国内高校本科生教学的具体情况构建了一套符合国内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新模式,以期对促进我国大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研学分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科生中设立科研学分,对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加速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围绕设立本科生科研学分的现实背景和意义、国外大学本科生科研学分的启示、对我国本科生科研学分设立的思考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0.
孙荪 《江苏高教》2023,(2):86-90
在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下,大学生参与科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但在本科生科研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学校的政策支持不够,教师指导不够等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943名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的调查,经过回归分析发现:学校政策支持、导师指导对本科生科研能力获得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导师指导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建议重视学校政策支持与条件保障建设,为教师参与指导提供激励措施,促进教师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