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铜锌原电池作为学生学习原电池的基本模型,不具备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普适性,从而导致师生对原电池的理解存在诸多困境.对北京市某示范高中的158名高一学生进行测试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电极材料必然活泼性不同","电极材料的不同是产生电势差的本质原因",学生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局限于铜锌原电池模型.基于此,构建了原电池认知的通用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中高年级每学期的数学教本中都设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该部分内容凸显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和教学,有着比较强的针对性、概括性和总结性。在教学中,由于每学期本部分内容安排的课时不是很多,一般2-3课时,因此,如何抓住这仅有的课时数把教学任务和目标达成,需要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准确的目标定位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等环节。因此,如何把这部分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安排发生了变化,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篇幅短,课时少,然而高考对化学的考查离不开物质的变化.在新高考模式中,教师难以有效教学,学生难以有效掌握,我对新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几点思考.一、元素化合物在新教材中的地位和现状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学习内容拓宽,学时和教材篇幅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力求“少而精”.新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  相似文献   

4.
《原电池工作原理》是鲁科版化学2(必修)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的内容"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的要求是,"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能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简单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刘光兵 《物理教师》2010,31(1):F0003-F0003
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颁布后,全省各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大都能够做到“开足”、“开齐”.按照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高中新课程课时与学分安排建议表》,物理学科在必修阶段每周只安排2课时,这相对于以前每周4~5课时来说减得太多了,物理教师普遍反映都不知道怎样教学了.那么,在这样的课时安排情况下实施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学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7.
"金属腐蚀"是原电池原理的实际应用部分.以该主题为背景,以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为认知脚手架,建立金属腐蚀与原电池模型之间的关联,学习从模型的两个维度(装置和原理)分析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应用模型解决复杂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学要有新认识、新理念、新突破.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中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一定基础.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教师要帮助学生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要改变课程教学过分强调选拔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小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中高年级每学期的数学教本中都设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该部分内容凸显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和教学,有着比较强的针对性、概括性和总结性。在教学中,由于每学期本部分内容安排的课时不是很多,一般2-3课时,因此,如何抓住这仅有的课时数把教学任务和目标达成,需要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准确的目标定位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等环节。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已经有一个学年了,笔者通过各级培训及一年来的教学实践,感受颇深.新教材给教师带来焕然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但在愿望与现实、教学的内容与课时的安排、教材的体系与学生的认知、课标的要求与教辅的泛滥、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考试等之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惑.新课程的实施、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历史的必然,教师必须是"直面问题,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差异越来越显著.初中教学充满"义务制"教育色彩,而高中教学侧重选拔性的能力要求,也就是基于选拔性考试的课堂教学.我们知道初中数学教材难度较低,偏重于常量、定量研究与计算,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较低.而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开始增加对数学概念、原理的定性研究和应用性知识的探究,不仅难度高、内容多,而且课时相对较为  相似文献   

12.
<正>电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原电池、化学电源、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这四部分内容。原电池的内容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学习由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溶液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原电池的原理。本文将对电化学基础中的原电池这方面内容结合相关例题做一定总结。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改革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重任。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乡土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则更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案例与相应知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一课时"城市化过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对乡土案例进行分析,实现教材重、难点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苏教版化学1专题一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在学生进入高中学会了表示微观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之后,用意有两点,一是复习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二是从化学的视角对研究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以方便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将教材问题和生活问题进行统摄,重新组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体现了教师对化学课程标准理解与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这一课时从生活中简单混合物分离展开,通过变式改进,丰富内容,并根据混合物的组成与性质特点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原电池是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二册)2021年版第2章第2节的内容。在课标中对应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本节课为新授课(第1课时)。本节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延伸与应用,是后续有关电化学知识的基础。传统课堂多注重原电池工作原理应用的教学,而忽视原电池工作原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及模型的应用。文献中有“概括高一原电池认知模型建立的有效教学策略”[1],  相似文献   

16.
一、新课程思想政治课强调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要求.在周课时少(2课时)、新教材内容多(高中一、二级要完成原老教材中三年的教学内容)的条件下,如何实施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7.
赵红霞 《考试周刊》2013,(53):145-146
<正>一、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内容安排松散累赘。新课程倡导淡化学科,强化自然生成,强调知识的应用。因此,在新课程模块教材中不再出现原人教版教材中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等化学学习逻辑知识体系,而是通过知识的不断"呈现"让学生慢慢地体会。这样的安排虽有其合理性,但势必造成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偏见。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产生"化学知识只要记住即可,没有规律可循"等错误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的处理常常只能点到为止,轻轻带过,模块教材内容偏重"广度",既无法帮助学生"知其  相似文献   

18.
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内容包括电解和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原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知识也是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最难掌握的知识。由于这两部分知识内容相近,很多化学名词相似、相近,原理又相反,学生学习时认识模糊,容易混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复习这两部分知识时将其分开独立学习,单独总结出很多“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选修课旨在对学习基础好,爱好化学的学生,加深化学知识,提供一些动手、动脑机会,以发展兴趣,扩大知识面,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选修课的内容有:1.化学讲座.围绕上课内容选题如结合原子结构讲述"原子结构发现史".结合原电池的教学、介绍化学电源发展史,结合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教学,介绍"质量作用定律"及"催化理论的现状及应用"等等.2.化学实验.这部分内容广泛,学生欢迎.大部分选自教师的演示实验.如"实验室制氨及氨溶解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新课程的教学研讨,主要集中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评价等方面,而较少涉及美育的内容。这说明当前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美育的认识不够、实践较少。教育不仅关乎人的知识,而且关系人的心灵。美育有助于保持学生的精神平衡、和谐与自由,塑造学生完满的人性,是新课程化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在化学教育中实施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应引起化学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