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现桩 《考试周刊》2009,(13):35-35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当今语言学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本文从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语言的本质和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任务和方法等角度对这两大语言学派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TG)和菲尔默的格语法(CG)是当代语言学界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性质,语言学家的任务,研究方法和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对这两大流派进行对比研究,加深人们对两大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符合语法性(Grammaticality)与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这两个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发现语言学家们起初是过分强调符合语法性,根本不考虑可接受性问题;继之,转换生成语法学家们区别了符合语法性与可接受性这两个概念,认为前者应该加以研究,后者不值得作为研究对象,再后来,系统功能学派的理论未区分符合语法的语言与可接受的语言;现在,可接受性日益受到重视,语篇语言学及语用学都在研究它。  相似文献   

4.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当今语言学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探讨的是人类语言的生物属性或自然属性;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探讨的是人类语言的社会属性。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笔者从理论基础、语言观、语言研究的任务和方法等角度对这两大语言学派的并同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构式语法和生成语法进行对比研究,理论基础主要以Goldberg和Chomsky的语言学著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两种语法的语料、研究对象、习得、模块、层次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构式语法和生成语法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的互补,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有利于人们更加全面更系统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和真谛,从而促进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当今语言学界的两大流派,他们之间在理论渊源,研究任务、方法和语言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各有建树。但也不能忽略两者之间的共性和不足之处。对这两大流派的比较可以加深对当今语言学现状的大致了解,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TG)和菲尔默的格语法(CG)是当代语言学界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本文试图从语言的性质,语言学家的任务,研究方法和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对这两大流派进行对比研究,加深人们对两大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由于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的一次革命,Langacker所提出的认知语法是基于对乔氏生成语法批判之上的.本文从哲学基础、语言研究模式、语义观等三方面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语法和数学语法对许多人来说不是很清楚的两个概念。本文通过回顾语法研究的历史,特别是通过追溯英语从传统语法到描写语法,乃至现代各语法流派的发展和研究过程,以及通过探讨各语法流派埘语法教学的影响,试图来阐明语言学语法与教学语法之间的关系。文中还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指出了教学语法对我国语法教学与研究的指导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鑫熙  林琳 《学周刊C版》2010,(2):174-175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兴起的解释语言现象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或研究范式.其两大支柱理论——分别以Langacker和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从语法和语义两个不同侧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共同奠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学科基础。本文试图对二者做个比较分析.以期加深对这两种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文学性是诗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朦胧诗作为中国新诗的代表之一,其文学性的阐释还不够深入。认知语法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学范式,其语法本身有意义、语法选择体现思维选择的基本理念,可以为朦胧诗文学性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即从诗歌语言的特征入手,探讨其意义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从概念化和哲学意蕴这两个层面进行朦胧诗文学性的解读。这样的研究理路的优势在于能够发现以往朦胧诗研究没有发现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曾经解释不十分明晰的问题提供基于认知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儿童语言习得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对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的描写、习得规律的阐释,在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乃至神经病理学等领域都具有极为重大的研究价值。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和语言学结合起来,可以相互促进,使研究更深入。语言中有两大范畴,即语义范畴和语法范畴,儿童在习得语言的时候,这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语言学的研究有何启示?我们试结合儿童的语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构式语法认为人类的语言由无数的语言构式组成。构式语法以前的研究多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本文对皮尔士符号学和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两个理论体系作了对比研究,从符号学的角度诠释了构式语法。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是目前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两种语言学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完整的体系,对语言和语素有透彻的研究,但在句法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不足;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是语言学上的革命,它发展了语言理论的解释力,但还远没有达到它的理论目标,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法强调语法形式与意义或功能的匹配,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语法教学基本原则,注重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注重对语言使用的抽象和概括,注重语法形式与意义或功能的结合以及注重探究语法现象背后的理据。认知语法观及其指导下的语法教学原则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够有效地回答和解决基础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这对于全面认识西方语言学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从生成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着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依据以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揭示的语言内在规律,从而全面地认识转换生成语法。  相似文献   

17.
生成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乔姆斯基创立的现代语言学流派。乔姆斯基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天赋假说,并运用该理论去描写和解释语言。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独立于其它认知能力之外的一种任意的、自治的形式系统。认知语法则认为语言就是认知的表现,所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可以从认知层面上找到解释。本文介绍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产生的背景和哲学基础,重点分析和对比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存现句生成理论,并对他们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生成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首先在于它很好地解释了语言认识论中的两个悖论:刺激匮乏悖论和语言翻译悖论;其次,生物语言学框架下的生成语法研究揭示了语言器官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属性:递归性与结构性。生成语言学对包括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内的语言教学同样会引发深刻的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本分析汉语语法范畴诸家观点指出,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语法形式外延的扩大使语法范畴由综合语推衍到世界其他语言类型,其涵义及分析手段也有很大发展,从而为汉语语法范畴研究打开通道。同时也指出汉语语法范畴研究的“泛化”“散化”倾向,认为需要注意语法范畴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以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的探讨,从实践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相对缺乏。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认知语法的研究成果能加深教师对语法习得过程进而对二语习得过程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规定性的讲授方法,关注语法的语义特性,加强整体性教学,使学生体验语法特性,增强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性,从而获得较强的语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