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入是其思想来源,与洋务派不同,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商战以反对外国侵略;  相似文献   

2.
反对和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的注意和重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第一个问题:要从理论、历史、思想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反对和克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涉及许多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历史、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具有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相比的显著特征,诸如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是近代法律思想得以发轫的重要因素;其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爱国、救国、治国,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性质上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律思想传播运动,而始终伴随着政治斗争;内容上包括反帝、反封和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其发展历程上反映了中国专利主义及其意识形态传统势力的根深蒂固;具有继承性、外发性、屈辱被动和非自觉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吸收、转化的,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法制思想诸如变法思想、民主宪政思想、自然法思想、自由平等思想、权利意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等资产阶级法治理论,通过一大批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的论述、阐发,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思维方式是一定文化的特质,是一定文化之所以成为该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就应该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是那么恒久。决定这一点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方式,即讲求一元、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追求和谐的独特思想;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尤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人与国之间关系的和谐,由此衍生出独特的中华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马林 《成人教育》2001,(8):61-62
随着澳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人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确立了成人教育法律制度。与澳门成人教育法律制度直接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有两种:一是澳门教育制度法律(以下简称教育制度法律);二是澳门成人教育法令(以下简称成人教育法令)。教育制度法律和成人教育法令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澳门成人教育法律制度。由于澳门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人群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澳门成人教育法律制度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汪志强 《黄冈师专学报》1995,15(2):69-72,84
本文以儒家礼法观念和仁政思想为参照系.分析研究了《汉书》所反映出的班固的法律思想,将它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王张礼治为主.法治为辅,礼法结合,德刑相参;二是反对严刑峻法,主张约法省禁;三是重视任贤执法。全篇并指明了班固的法律思想如同整部《汉书》以儒家的正统观念论是非的特点一样,打上了儒家正统观念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于右任不仅是国民党元老和左派人物、著名的书法家和诗词家,而且是受人敬重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者。他反对清朝懦弱的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积极宣传和鼓吹革命思想;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反对国民党右派;坚持抗日和民族利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坚持爱国主义,反对分裂祖国和渴望祖国统一,体现了强烈而鲜明的民族观。究其成因,应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略论邓小平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的民族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族工作的实际而产生的,其根本观点就是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团结和共同发展;从中国民族情况的实际出发,必须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民族工作中,坚持从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坚持少数民族的事由他们自己当家作主,做到凡事同少数民族商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儒家和法观念和仁政思想为参照系,分析研究了《汉书》所反映出的班团的法律思想,将它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主张礼治为主,法治为辅,扎法结合,德刑相参;二是反对严刑峻法,主张约法省禁;三是重视任贤执法。全篇并指明了班固的法律思想如同整部《汉书》以儒家的正统观念论是非的特点一样,打上了儒家正统观念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近代文化民族主义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有别于西方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但以往史学界对此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近代文化民族主义问题作一全面,系统地探讨,本文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是代代中国社会的一种进步性思潮,它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文化侵略,抵拒国内思想西化思潮的泛滥,提高国人的民族文化自觉性与自信心,以及推动传统学术近代化诸方面,均起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亦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浓厚的民族文化自恋情结的存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也表现出其消极,保守的一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某些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历来学者对先秦法家的法治主义研究颇多,但对其传播思想鲜有关注.值得重视的是,法家对传播功能、传播内容、传播体制、传播策略等方面的认识颇富创造性,其传播思想与实践对于法治主义的传播与推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事业单位改革中的法律制度存有缺失,影响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必须符合事业单位法律特征的要求,依法界定政府的管理职能,注重法律适用的平等,注重法律的价值取向,依法确保程序的正当。  相似文献   

13.
制定法局限性与判例法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实行制定法国家 ,制定法自身具有滞后性、原则性等缺点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缺乏灵活性。在法律实践中 ,判例法及其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法律界人士所关注 ,并将判例法方法论不同程度地引入本国法律制度及法学研究中。我国也应借鉴判例法 ,完善我国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法律教育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基本原理和系统的法律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诊所式法律教育则克服了这个弊端,将二者有机结合,是符合法律教育理念转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法学院校主要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如何能够为民族地区输送合格、优秀的法科毕业生,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法制发展进程。法学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的使命使民族地区的法学教育者们更为注意民族地区法学教育的特色。更为合理地设置教学体系、课程安排对于培养优秀民族法律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析法律移植与法律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移植是法律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且最富成效的发展手段。但由于各国的法律传统、国情、法制现代化的动力等不同,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法律移植,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而是他国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目标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依法治理腐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邓小平认为,治理腐败,要标本兼治,既要重视治标,更要重视治本。邓小平不仅强调要依靠法制监督制约权力,还十分重视法律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他认为惩治腐败靠“人治”是靠不住的,“法治”才靠得住些。他要求要完善法制,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他强调指出,制定法律要完备,执行法律要严格,惩治腐败分子要严厉。  相似文献   

18.
法家关于法的治国思想主要是以重刑治国的"以法治国"的思想,也提出了制定的法律必须得到一体遵行、"壹法"、"一尊"等主张;儒家关于法的治国思想主要是"德主刑辅"的思想,儒家的刑与法家所主张的法在根本内容上并无不同.其对现代法治和谐的正反两面的启示主要是:要重视法与人的和谐;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与实质意义上法治的和谐;"治民"与"治吏"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先有文化后有法律,法律以文化为土壤,为文化增加了理性的成份,而文化与法律的结合也多少消解了一些法律自身的峥嵘.基于法律与文化之间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律思维的培养一定要充分重视文化背景的作用,法律思维的借鉴也一定要重视文化背景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股东滥用公司人格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愈发引起法学界的关注。文章拟从人格滥用之背景出发,根据新公司法的精神界定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并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进行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