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敦煌飞天     
《红领巾》2007,(2):26-27
飞天,就是可以飞的神。它们把香气当饭吃,身体也会发出香味,能唱出美妙的歌声。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莫高窟(kū)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相似文献   

2.
敦煌飞天以美好的寓意、俊美秀丽的构图、飘逸潇洒的飞姿、灵动绝伦的舞蹈展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杰出典范。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艺术美的享受,还有无穷的启示和滋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敦煌飞天形体姿态来自百戏杂技、乐伎舞蹈、武术体育、猛兽飞禽的观点,列举大量实例进一步地论证探讨。  相似文献   

4.
又是秋天。2000年的秋天,由《扬子晚报》10月29日刊发的《南京发现“栖霞飞天”》的一则不足千字的消息引发了一系列相关报道、游客的参观高潮与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实地考察,并由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市园林局联合召开了国际性的“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研讨会”(2001年3月24日——3月26日)。2002年的秋天,《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一书的出版是这次国际研讨会的直接成果,终于也可以将“栖霞飞天”的话题沉淀成平实的文字,作为一个秋天的回忆与收获。 “目前的这本书,是我手头编著较晚而又一直很想快点出版的一本书。这主要是由于栖霞山石窟确实应该有其历史地位,而其  相似文献   

5.
斯里兰卡狮子岩天女壁画内容丰富,将女性的姿态、容貌、服饰展示得淋漓尽致,运用浓郁的色彩搭配、线条描绘将斯里兰卡的女性形象刻画得生动有趣。敦煌飞天则注重利用线描方式和飘带刻画、衬托飞天的飘逸感,从而凸显舞蹈韵律。但斯里兰卡狮子岩注重写实天女的真实存在感,画面真实细腻、色彩鲜明,借助涌动的云朵增强天女的姿态的动态感,而且姿态优雅气质。唯一有所不同的就是敦煌“飞天”是在佛教和道教交融的状态下所出现的,从服饰、飘带和体态与天女形象存在较大的区别,意在强调“飞”的状态和反映舞蹈动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莫高窟第454窟天请问经变榜题的考查,笔者认为这铺经变是依据文轨《天请问经疏》所画,这一方面反映了《天请问经疏》在敦煌的流行,另一方面也表明,对于敦煌壁画与榜题来说,佛经注疏也是取材的重要部分,益显佛教的中国化、世俗化。  相似文献   

7.
说明:作者后面第一个括号内数字为87年期数,第二个括号内数字为自试刊起的总期数。 石窟艺术飞天—乾阔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信仰与审美—石窟艺术研究随笔之一大足石刻中的绘画性因素—兼谈敦煌艺术对大足石刻的影响四川道教康崖造像述议漫谈敦煌艺术及其有关问题试论莫高窟唐代前期的山水画看教煌壁画也谈中国绘画透视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画的题材种类(一)榆林窟第25窟壁画艺术探讨形象思维与法性—石窟艺术研究随笔之二榆林窟第3窟《千手经变》研究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画的题材种类(二)段文杰(一)‘十)史苇湘‘一)(十)宁强(一)(+)王家…  相似文献   

8.
从古代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从明代人万户飞天到早期的“曙光号”飞船,对神秘宇宙的探索是中华民族期盼了几千年的梦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终于圆了人们的飞天梦!  相似文献   

9.
最近吴晓宇、贾波特、刘一休与时间机器在探讨空中飞行的问题。于是他们对热气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吴晓宇他们坐在学校的科技功能室里,开始与时间机器一起探讨学习。吴晓宇切人正题:“像‘嫦娥奔月’‘敦煌飞天’这样的神话传说都反映出我国古代人民有着‘飞天’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0.
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最先以《呜呼祖国之文物》为题,分六次连载于1909年11月1日至11月11日的《民吁日报》,早于1909年11月7日才发表、且实为一篇学术报道的日本田中庆太郎《敦煌石室中的典籍》6天,实为敦煌学史的开山之作,标志着中国敦煌学历史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写意画     
本文大体描述了写意画形成、发展、繁荣的发展过程及其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点出了写意画以写意花鸟画为典型。从“线”这一中国画与书的联结体谈到“写意精神”。作为一种民族性的美学范畴,中国写意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气象与形式,由形到神,达到艺术画的完美统一。作者着重对花鸟画进行了分析,以王维、徐渭的画作特点对早期的花鸟笔墨形式和破墨技法进行了.探析,然后论至清代拟人化的花鸟、空灵流动的构图、个性化的抒发和近代上海画派的金石入画、形色交融等。表现了写意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精神和意外意、味外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与书法是相互影响极为深远的两种艺术。书笔入画源远流长,代有发挥。主张书笔入画是因为中国画线条本身难以自足,书法线条却不断地发展完善,而两者对线条较多的审美共性促进了这种引进。中国画在长期的引进中汲取了书法线条的形感美、力感美、动感美、情感特质等等,从而丰富了自身。研究和推进书笔入画对中国画今日的发展将提供一种新的参照和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一般说来,同一绘画体系下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其艺术理念与技法材料都应当是在同步发展的。可是工笔画发展到宋代这一文学艺术全盛之时,人物、花鸟、山水在表现手法上出现了不同,山水画因其表现对象特殊性导致与人物花鸟不同的技法与风格,但是同为勾线染色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却在造型法则上发展不平衡。花鸟画呈现出精致人微的高度写实的造型法则,而人物画是一种相对概括与提炼的装饰性的写实法则。二者同样生在“皇家”出自“院体”却出现了“同体不同法”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是因为二者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传统、各自的绘画理论、封建礼教的影响、题材的功能有所侧重、以及尺幅大小的几个方面原由使然。  相似文献   

14.
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而作为物质意义上的材料是没有精神可言的,但在材料运用过程中,艺术家主观的精神表达融入了画面,此时的材料便承载了精神表达。因此,油画艺术中各种材料的运用是构成油画不同精神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油画艺术的发展史就是油画材料的发展史。从古典主义到现代艺术,从坦培拉到现代油画材料不断发展的应用,油画材料一步步从精神表达的载体发展为主体形式而直接和观者对话,从材料运用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心灵的发展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体现着艺术家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图像史的发展线索来探讨图像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在图像时代里,当代绘画艺术正是吸取了流行图像的一些元素才与传统的绘画艺术的概念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6.
从美术中构图、色彩、形象、材料这几个方面讨论了装饰画与装饰性绘画的不同,以加深对装饰性绘画与装饰画的认识,更好地区别二者。  相似文献   

17.
儿童哲学启蒙教育是自由教育过程,就是要把美的意识贯穿于这个过程本身,绘本则为这种教育过程提供一种有效媒介。论文以实践教育哲学为视角,结合儿童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特征,从儿童哲学情境的含义及特点出发,探索了儿童哲学情境创立的条件,并分析了绘本在儿童哲学情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绘本哲学启蒙教育包含绘本讲读、绘本绘画、绘本戏剧表演三个方面内容,而三个部分都和哲学情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在绘画艺术中,构图是作品的关键所在,是画面的基本形式与结构,是绘画语言的核心。这种绘画语言的组织形式不仅决定作品的性质,而且决定作品的视觉效应和感染人的程度。没有那一个因素像构图一样,与绘画作品的思想、构思、情节联系的这样紧密。构图是绘画作品中全部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是检验构思视觉效果的依据,是揭示形象的全部艺术语言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赖辉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2):181-183
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灵活多变的空白、散点透视法以及画面时间的呈现,体现出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独特魅力。以上特征对于我们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画是基于西欧美学的审美意识,熔铸东方和西方绘画精髓的产物.通过分析日本画产生的因素和日本画的绘画作品来研究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