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俭 《新闻窗》2011,(4):118-119
《广州日报》与《成都商报》,是目前平面媒体中年广告额突破10亿元的两家报纸,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对报纸的设计、包装格外重视。广州日报的"导读索引"版,开全国报业之先河,突破了机关报的"常规",被多家报纸仿效,《成都商报》作为一张市场化相对成熟的报纸,  相似文献   

2.
生活有大美     
《品味四讲》蒋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心"旁一个"亡",忙就是心灵死亡。蒋勋于衣食住行平淡处,道出生活的无尽闲适。《品味四讲》是蒋勋在"美的沉思"节目中谈论生活美学的广播稿,原题是"生活有大美",是一部介绍生活美学的书。对于生活中具体的美,我们都有自己的体验和认识。我们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指代中国历史上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四大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将容貌之美描摹得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3.
《东方杂志》的办刊宗旨随时代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包括创刊初期的"启导国民、联络东亚",到20世纪20年代前期的"为舆论的顾问者"和20年代后期的"成为中国人公有的读物",再到30年代"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后到抗战期间"发扬文化传播学术"。在这一长达45年的演变过程中,《东方杂志》紧扣时代的脉搏并结合编者作者同人的思想旨趣,致力于记录时代发展,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无论在文化建设上还是在媒体发展过程中,其意义都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4.
何立  王庶 《视听纵横》2010,(3):46-47
农业作为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产业,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很大。新闻媒体践行"三贴近",就是要实实在在为农民解难题、办实事,民生新闻作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已经深深扎根于民间,  相似文献   

5.
到今年3月底,我在《青年时报》主持评论工作,就要满7个年头了!不免想到"七年之痒"这个说法。《新闻实践》要我谈谈编辑评论的体会,应承下来后却一直迟迟无法交稿,也许就是这个"痒"字在心中作怪。我不想敷衍编辑,不想写成一篇经验介绍或自吹自擂的文字,而想把自己心中某些"痒"处暴露出来,请大家给挠一挠。当下时兴"微博体",不妨就以"微博体"的形式来说。  相似文献   

6.
党报作为"新闻纸",不仅具有新闻共性,也具有鲜明个性,那就是党报的政治性、舆论引导性和服务性。不同的办报理念,代表不同的个性。《南方周末》的"高度决定影响力",《湖北日报》的"责任造就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14,(6):16-17
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是基于互联网借助移动客户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甫一诞生便像野马般狂飙突进,代表了一种突破传统信息媒介行业边界、体制界限的创新和自由精神,也曾经历过一段野蛮生长期,甚至滋生了传播涉恐、涉暴、涉黄等乱象。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被许多人称为"微信十条",就是要给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套上"辔头"。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握好舆论引导工作"时、度、效"的要求,这不仅是对新闻宣传规律的精炼概括和高度总结,也对地市党报时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为时评的"时、度、效"?"时",就是要及时、适时发声,抢占"第一发声"主动权;"度",就是要拿捏好分寸,掌握好尺度;"效",就是要发挥新闻评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正能量作用,彰显舆论引导之效。  相似文献   

9.
《城市画报》以"新生活的引领者"作为自己的办刊定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画报》的专题策划思路和编辑写作风格,并依据丹尼斯·麦奎尔提出的传播关系模式理论探究该刊物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郑州报业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实力的都市报有《大河报》、《郑州晚报》、《东方今报》和《河南商报》。它们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争夺郑州市的市民读者上。郑州都市报市场从《大河报》的"一枝独秀"到与《郑州晚报》的"两军对垒",再到《东方今报》的"横空出世",《河南商报》的改制改版,其间不良竞争行为时有发生。在2007年签署《郑州都市类报纸发行自律公约》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初现有序竞争态势,主要体现在低价倾销现象消失,订报纸送礼品现象、虚报发行量和虚假宣传等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党报作为"新闻纸",不仅具有新闻共性,也具有鲜明个性,那就是党报的政治性、舆论引导性和服务性。不同的办报理念,代表不同的个性。《南方周末》的"高度决定影响力",《湖北日报》的"责任造就公信力",《天津日报》的"权威媒体,大报风格"……《大同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其党报的党性不能脱离报纸的新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中央电视台每周一期的《综艺大观》引发万人空巷。转眼20年过去,一路走来,从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在荧屏上"独占鳌头""孤芳众赏",到2005年前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雄霸一方",再到当前各家卫视竞相开办综艺节目的 "群雄逐鹿"局面,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轨迹大致上经历了"明星互动→平民偶像→平民真人秀→生活服务脱口秀→专业真人秀→明星真人秀"这样一个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评论》2010,(10):25-25
《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许倬云/三联书店/2010 中国文化系统不是单一文化系统的观念足以涵盖的。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这一个出现于东亚的"中国",有其自己发展与舒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0,(14):69-70
使用"蓬荜生辉"要弄懂什么叫"蓬荜" "蓬荜生辉",意思是使陋室增添光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五:"尼姑谢道:‘小尼僻居荒野,无德无能,谬承枉顾,蓬荜生辉。"  相似文献   

15.
郭军 《新闻世界》2011,(5):12-13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编辑人员,要义不容辞地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社会成员中宣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宣扬人文关怀;用健康积极的新闻作品感染读者。编辑要在新闻选择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在新闻编辑中要尊重当事人,在版面设置上凸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对乡情的极度执著黄方能将创作的聚焦点有意识地对准自己的故乡——璧山,将之作为自己的叙写中心与抒情对象,从而达到一种意寓的指征与象征的传达。他在《回望故乡》的扉页中特别注明:"谨以此书献给璧山上下的父老乡亲们"①,后记中又特别提到:"我的任务是写好我的故乡","我们璧山在县际地图上也才邮票那么大",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要从成份上分,大致分两类:干部和群众,即"官"与民。其位置如何正确地摆呢?还是《江山》这支歌唱得地道:"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而干部="官",就该"天地之间是个人"。然而,古今某些"官"儿就不是人,他们不说人话,不干人事,不吃人饭,不近人情,当的是"爷"!  相似文献   

18.
选好题材。在新闻节目内容上,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要追求"本土化",摒弃"贵族化",视角"平民化"。发挥距离农村最近、方便倾听农民心声的优势,改进自己的新闻报道方式,联系基层单位解决问题,为农民提供服务,实实在在地在基层实践"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历史变迁的背景下,《玲珑》杂志应运而生。对《玲珑》对女性自身形象和社会形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玲珑》杂志引进西方潮流,号召女性在自身形象上重视外在端庄秀丽、精神积极,注重自身的内涵修养;在社会形象上,强调女性要有事业心和独立性,还要维持家庭的幸福美满。此外对办刊者的办刊行为进行了研究,《玲珑》杂志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但其办刊者在对女性形象的认识和新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仍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史军 《新闻世界》2010,(10):24-25
"民生"电视新闻的灵魂就在于"说话",就是要把"话""说"好,而这个"说",就是讲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