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6,(6):18-19
虽然禽流感继续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但人类抗击禽流感的步伐也没有停止。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麦克·莱维特3月6日说,美国将研制第二代禽流感疫苗,以抵抗目前正在蔓延的被称作“印尼毒株”的新型H5N1型禽流感病毒。从“越南毒株”到“印尼毒株”研制新型禽流感疫苗的必要性来自病毒的迅速变异。自H5N1型禽流感病毒2003年肆虐香港以来,科学家们注意到病毒一直在进行变异。3月6日,美国卫生部官员和医学专家在亚特兰大举行了一次传染病会议。与会者表示,今年在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部分国家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很可能是由H5N1型禽…  相似文献   

2.
正在经历了H5N1、H7N9禽流感后,最近浙江、广东等地相继出现了H5N6禽流感病毒。相比H5N1、H7N9禽流感病毒,公众对H5N6还略感陌生。有专家解释说,H5N6是H5N1禽流感病毒与H6N6禽流感病毒重配后产生的一个"儿子",它几乎继承了H5N1禽流感病毒的所有特点,只是散发的偶发病例,没有有效的人传人现象。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2006,(3):11-11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正在培育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转基因鸡,以应对这种高致病性病毒对人类社会的长期威胁。  相似文献   

4.
<正>流言:前不久,北京连续出现两起输入性H7N9病例。一时间,有关预防禽流感的各种"警示"在网上热传,如"吃禽类会得禽流感""穿羽绒服会得禽流感",等等。这些都是真的吗?真相:专家表示,导致人感染H7N9病毒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中。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够通过经妥善处理后的禽类  相似文献   

5.
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在中国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截止4月8日,感染人数至24人,死亡病例上升至7例。这种在禽类属于低致病率、而在人类造成高死亡率的病毒,引起科学界的高度关注。H7N9禽流感病毒分析,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基因溯源近日已有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禽流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主要引起禽类流感。1997年首次证明禽 流感病毒(A/Ho ng Kong/156/97)H5N1亚型可感染人,其后在我国内地、香港及荷兰等地又至少发生了5起禽 流感病毒的人间感染。目前,禽流感病毒正在我国及亚洲部分地区肆虐,已造成很大的经济 损失和社会影响,禽流感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新发传染病。本文拟就禽流感病毒的基 因特征、致病性及特异检测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流感病毒,禽流感是其中的一大类,它们出现在鸟这样的禽类身上,各种病毒中只有非常少的一些能够成功地突破物种之间的生理阻碍,从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最近让全世界感到恐慌的是,某些禽流感病毒感染了人类。比如,一种叫做H5N1型的禽流感痛毒在过去5年中造成了348例病例,使60%的被感染者死亡。  相似文献   

8.
日本、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出现重大突破,他们确定了病毒基因中两处关键部分,只要这两处发生变异,它就能更容易地感染人类。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革新》2013,(12):48-49
不久前,我国科学家首次宣布,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这是由浙大一院与香港大学联合研发的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株"。该成果打破和改变了中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外国提供的历史,为及时应对新型流感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首次摆脱外国疫苗依赖症今年3月,我国首先发现一种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可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日表示,他们开发出一种解开致命性禽流感病毒H5N1编码的技术。该技术将帮助病毒专家和药物研究人员在研究H5N1病毒某个重要表面蛋白质时,免受被病毒感染的危险。此外,新技术还能帮助人们快速验证禽流感和其他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的禽流感爆发以来,国内多例经确诊的人H5N1病例,在流行病学上似乎难以解释,因为其住家附近均无明显的禽类疫情暴发案例,个别病例缺乏流行病学暴露史,个人没有接触过禽类及其产品。那么,这些病例从何感染?传染源又在哪里?这可能是当前H5N1侵袭人类的一个新特征,需要引起重  相似文献   

12.
《科协论坛》2013,(6):31-31
随着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增加,公众们都在担心H7N9禽流感会成为下一场SARS。5月5日上午,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做客首都科学讲堂,用科学的手段解密禽流感。据于康震老师介绍,目前的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征或疾病综合征,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度上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直至急性死亡。禽流感中又有高致病性和低高致病性禽流感之分。人可能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第一,直接和感染家禽接触。第二,与一些带病毒的家禽,特别是带病毒的侯鸟、留鸟、观赏鸟接触。第三,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一些物品和食物。第四,接触到活禽市场中的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3.
近日,泰国专家已经研发成功可以同时分离出不同类型流感病毒的试剂。据报道,这种试剂不仅可以分离出不同时期的流感病毒,同时可以鉴别出H5N1、H5N3、H5N5等3种不同类型的禽流感病毒。将分离得到的样本通过PCR仪器检测,各种病毒在电脑上直接显示出不同颜色。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汇》2005,(7):i0013-i0013
中国最近研制成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疫苗,它们能够彻底切断致命病毒向水禽、家禽及哺乳动物和人类传播,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对新华社记者说,特别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研制的两种新型疫苗最近已完全成功。并获国家批准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出现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广泛散布,而鸭子更被视为此病毒的天然宿主。鸭子为什么能成为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比较了受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H5N1病毒感染的鸭子,发现其肺部组织的基因表达会因病毒感染而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6.
疾病研究     
《科学中国人》2016,(22):16-17
全球人感染禽流感H5N1流行病学特征中国疾控中心余宏杰课题组通过系统收集长达18年的全球人感染H5N1禽流感个案数据,首次呈现了1997年至2015年全球人感染H5N1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阐明了自2014年11月以来埃及上升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变化,相关成果发表于《柳叶刀-传染病》。研究发现,人禽流感H5N1疫情主要发生在东亚、东南亚和北非国家,并在2003年至2008年逐渐从东亚扩散到东南亚、西亚和非洲。全球人禽流感H5N1总病死率为53.5%,但各地区有所差异。从全球范围看,67.  相似文献   

17.
遥远的东北,伴随2005年初冬的第一场雪,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来势似乎比寒流更猛一些,以H5N1型病毒为主的禽间疫情高度活跃,抗原变异重组,对人群构成严重威胁,全球迄今已确诊150多例H5N1病例,死亡高达51%。病毒随候鸟迁徙,穿城越国地远程飞散似乎刚刚拉开序幕,一场严峻的病毒阻击战,虽不见硝烟,却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18.
H7N9禽流感已导致更多的人染病和死亡。世界各国的相关研究人员正在密切关注和探索H7N9禽流感病毒的来源、毒力的大小、感染途径,中国各地也做好了防治H7N9禽流感的准备。尽管今天人类对H7N9禽流感认识还不充分,但不断公布的研究和防治禽流感的结果正  相似文献   

19.
郝近大 《百科知识》2009,(14):19-20
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蔓延与传播,“达菲”这个名字逐渐为人们所知晓。 达菲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NCBI流感病毒数据库获取2013年~2017年间H7N9禽流感病毒HA基因全序列,并采用数值映射和PCA聚类方法分别进行序列分析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2017年期间,H7N9禽流感一直渐进进化,不具威胁。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需要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