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时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师的工作重点,也是幼儿教师必须长期开展的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抓实、抓细,于细微处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点,而且幼儿当前所处的这个阶段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期。好的习惯以及知识技能的学习处在同等关键和重要的地位,所以不能够因为传授知识技能,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特别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考虑到幼儿园与家长均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实现家园合力、共同打造家园一体化教育,更能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早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产生的积极作用越大,而且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经历的第一个学习阶段,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逐渐成为幼儿教育关注的重点。就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邓平 《文教资料》2013,(2):149-150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本文从探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概念入手,试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分为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对幼儿提出适当的期望;趣味教育法;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重视细节;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学前教育应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6.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身心健康、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个性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丹东市5—6岁在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家园合作教育训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合作、相互配合,促使幼儿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最主要的两个生活和学习环境。一个人的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环境、教育、营养、良好行为习惯等,其中,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幼儿园与家庭必须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担负起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幼儿阶段是培养、发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应善于在学习活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真正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各个层面入手,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培养策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其各种能力的发展提供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本文从我园开展国学教育园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出发,以如何将国学教育与幼儿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有效衔接,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从规范为先、渗透为主、配合为辅三方面系统阐述了幼儿国学文明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旨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国学教育之精华,以达到知行合一,为幼儿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0.
习惯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为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从家庭、幼儿园两方面入手,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本讲主题:讲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使广大家长认识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抓与不抓、早抓和晚抓,效果大不一样,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从而提高家长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黎艳丹 《教师》2019,(4):125-125
3-6岁的幼儿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关系到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健全能力的培养。绘本以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手法,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教会幼儿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文章围绕卫生习惯、学习习惯、饮食习惯、安全习惯四方面探讨绘本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实践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幼儿园阶段学生大多为36岁的幼儿。该年龄阶段幼儿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幼儿将来的学习、生活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可以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4.
李洁 《考试周刊》2015,(13):194
<正>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幼儿受益一生,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而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幼儿园生涯养成的,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工作中有侧重地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入手,锻炼幼儿,使其有规可循,养成习惯。现就如何培养我班幼儿的正确书写姿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稍不注意就会沾染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农村的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不主动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扔、把玩具随手一丢、随地大小便、乱写乱画等现象,因此农村幼儿的行为习惯尤其需要培养。我们应将农村幼儿的各种良好习惯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生活环节、游戏活动、感知体验中培养劳动习惯以及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农村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做好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意义重大。先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价值进行阐述,之后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对策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许影 《成才之路》2020,(10):100-101
幼儿园是幼儿脱离父母进入集体生活学习的第一站,因此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明确幼儿的良好行文习惯的内容,并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树立榜样、激发兴趣、营造氛围等积极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阶段加强养成教育,让学生养威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广大教师与家长所共同关注与不断追求的目标。那么在幼儿阶段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对人塑造的过程,这不仅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更能让人终生受益。在新时代幼儿园养成教育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个人的发展、提升自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学前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出发,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展开讨论,希望对广大幼儿教师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高虹 《教师》2014,(12):15-15
幼儿常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必须从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园、家庭、社会要相互协调一致,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