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建筑抗震技术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建筑抗震技术。从日本宫城县所造成的破坏出发,分析了日本先进的建筑抗震技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卉  赵静  王鹏 《考试周刊》2013,(31):195-19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本文介绍抗震理论的发展过程,重点针对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建筑物抗震等级,为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一份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城市装修家:建筑师 建筑师是指依法取得建筑师资格证书,在建筑设计单位执行建筑师业务的人员,其工作包括各种民用与工业房屋及群体的综合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建筑修复、建筑雕塑、有特殊建筑要求的构筑物的设计等。我国实行建筑师执业资格制度,级别分为一级建筑师和二级建筑师。随着我国房产建筑业热度的不断升高,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师的职业化程度也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我国砖混结构建筑存量大,大部分抗震性能差,抗震加固形势紧迫。针对几种常用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技术,从施工、造价、力学性能、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一种施工简单、造价适中、力学性能合理、适用范围广的新型抗震加固技术——高延性砂浆夹碳纤维网格布新技术。介绍其应用及研究情况,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对合理选择砖混建筑加固技术和未来研究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建筑抗震规范以“抗”为主.为了满足抗震的要求,往往受材料强度的制约,不得不对房屋高度作出限制.这对地少人多的我国是个很大的浪费,而且抗震不减震,仍不免室内设备的破坏,造成经济上巨大损失.以隔震为主要形式的减震设计则可以解决这一矛盾.本文介绍了抗震建筑与减震建筑的主要概念、我国隔震试点工程的概况,并对今后的隔震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介绍了钢筋砼剪切型结构地震损伤模型及其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三水准设计目标的比较,提出了地震损伤目标的确定和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准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建筑抗震规范以“抗”为主,为了满足抗震的要求,往往受材料强度的制约。不得不对房屋高度作出限制。这对对少人多的我国是很大的浪费。而且抗震不减震,仍不免室内设备的破坏,造成经济上巨大损失,以隔震为主要形式的减震设计则可以解决这一矛盾,本介绍了抗震建筑与减震建筑的主要概念,我国隔震试点工程的概况,并对今后的隔震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隔震建筑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在地震中的良好隔震性能,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介绍了隔震设计的主要步骤,初步探讨了抗震结构设计与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抗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结合建筑结构课程教学,通过六点抗震教学措施,使得专科学生毕业走向建筑生产一线后,具备基本的抗震知识,理解并掌握常见建筑的抗震设计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代抗震的设计思路,以及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重点阐述了指出了我国规范对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抗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筑结构抗震的发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主要是由建筑物的破坏所引起。抗震就是和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进行斗争。本文通过对抗震设计理论,抗震试验,抗震设计原则阐述,并讲述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的现状,探讨了建筑结构抗震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标准、抗震设防标准体系及其适用范围和现有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设计使用年限起算及适修性评估与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抗震设计原则和抗震设计构造要求进行设计,正确应用计算机软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而且还要加强概念设计。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建筑等可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其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相应未采取隔震或减震的建筑。  相似文献   

14.
由汶川大地震引发对建筑抗震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建筑结构工程师和讲授《建筑抗震设计》的教师的角度,就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启示及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设计师是美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其中,建筑设计师,为我们营造便利舒适的家,建造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的建筑。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师很多,但有一位日本建筑师却是“另类”。  相似文献   

16.
李博  刘欣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1):102-103,76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多年不遇、无法预报、破坏严重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在工程中尽可能的减小震害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对大量建筑震害情况分析,从概念设计方面着手,归纳总结了若干防范措施.本文综述了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通过与国外规范的比较指出我国规范对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5·12四川大地震摧毁了绝大多数的学校建筑,伤害了大量的学生和老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沉痛的教训和反思.鉴于此,本文选择日本作个案,对其与学校建筑物抗震有关的法律、法规、抗震标准和抗震措施等进行了研究,总结其应对地震的经验和特点,以促进教育系统内外人士反思,为完善我国学校建筑物的抗震立法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水平的进步,消能抗震设计已成为建筑抗震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着重讨论抗震材料的性能要求及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中小学的高抗震性建筑、防灾教育与抗震应急体制建设确保了大震中师生较少伤亡,并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灾后庇护。日本中小学校的防震教育与抗震体制还发挥着更积极的作用:增强了全民族的防震、抗震意识,普及了防灾抗灾科学知识,加强了生命教育,增强了学校、社区乃至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王宇新 《职业技术》2006,(24):42-42
分析了光对建筑,城市和建筑艺术的重要作用,建筑师关注光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